终于!
这场最初的“欢迎仪式”,让这些气势汹汹的外国使团,气势大减。
不过,他们终究是带着目的而来的。
所以,等他们进入大殿,老爷子端坐皇位之上时。
安南国的代表,一位看起来柔弱的女子,很快走上前来,直接说明了此行的目的。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
“我是安南王国陈氏王族之女,陈青莹。”
“这次来到贵国,是因为我国六成的百姓,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他们饿得脸色发黄,身体消瘦,连干活的力气都没有。”
“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很多孩子还没长大,就被饿死了。”
“所以……”
“我们听说,如同太阳和月亮般伟大的大明……”
“在神明的指引下,得到了上天赐予人间的种子。”
“这些种子能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让全天下的人不再忍受饥饿。”
这位女子是安南国的使节,身份堪比一国之主。
她容貌秀美,声音轻柔动听,眼神中带着湿润的泪水。
她的语气温婉,却又充满恳求。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
“您如同东方的神明,把温暖与光明洒向自己的百姓。”
“可是,作为邻国的我们……”
“也需要这些上天的种子。”
“所以……”
陈青莹停顿了一下。
她的眼神带着柔弱和期待,缓缓扫过殿中的众位大臣。
许多文臣不忍直视。
心中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
她似乎察觉到了众人情绪的波动。
轻轻跪下,那纤细的身影,带着几分楚楚可怜。
深深一拜!
“尊敬的东方帝国陛下!”
“我安南此行,只为求取这些神明赐予的种子。”
“恳请陛下开恩……成全我们!”
就在她拜下之后,高丽的使节也走上前来。
只是,与陈青莹的柔弱相比。
他的语气显得僵硬许多。
“陛下,高丽地处极寒之地,这些年为了活下去。”
“我们与大明的军队多次发生冲突。”
“但这不是因为我们好战。”
“只是我们想活命。”
“所以,若您能赐给我们一些种子,高丽的百姓会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我们的国家也将与大明和平共处……”
“不再有战争!”
随着两国使节说完,其他各国的使节也纷纷上前表达诉求。
最后,帖木儿的使节塔里古也开口了。
“大明的陛下……”
“很明显,我们也需要这些种子。”
……
皇帝坐在高位上。
目光缓缓扫视大殿。
看向犹豫不决的文臣,看向态度冷淡的武将。
也看向身边的儿子和孙子。
“你们怎么看?”
他开口问。
这问题太过敏感。
朝堂之上,没人立刻回应。
见无人说话。
皇帝缓缓开口。
“其实,这些外使的心情,我明白。”
“可是,我大明人口众多,新粮本就不够,实在没有余粮可赠。”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一变。
各国使臣的脸色,皆是微微一沉。
但紧接着,老爷子话锋一转。
“不过,我等心怀慈悲。”
“皇后慈悲,诸皇子、皇孙亦是慈悲。”
“最不忍见者,便是黎民受苦。”
众人神色又缓和下来,面露喜色。
但转瞬之间,老爷子缓缓起身,目光投向朱标。
“只是,朕心中有一事,百思难解。”
“若诸位使者,能为朕解此惑。”
“那一切皆可谈!”
“皆可谈!”
话音未落,朱标已示意内侍,缓缓在殿中展开一副早已准备好的……
五言律诗!
众人目光纷纷落在那卷轴之上——
【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
【独抗五十载、枯骨城中凉!】
【沙场为国死、忠魂凛然在!】
【血尽望明月,何时归故乡?】
百官、皇子、皇孙,连同各国使节,皆是一脸疑惑。
老爷子轻叹一声,声音低沉。
“此诗,乃我大孙所留……”
“请诸位解其意!”
此时,谁也没料到,老爷子竟突然抛出这一难题。
蓝玉强忍笑意。
傅友德摸了摸额头。
詹徽轻捋胡须。
而站在一旁的几位皇子与亲王。
晋王与燕王虽曾听闻过往,却也是首次亲见此事。
心中皆生好奇。
可就在所有人思绪翻涌之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落在老爷子口中那个名字上——
“大孙!”
朱允炆身子一震。
又是他!
又是这个名字!
这些日子以来,大明发生的一切变化,似乎都与那人有关。
还有那座小院。
有时,朱允炆夜半惊醒,梦中还会回到那座小院。
大孙!
为何爷爷再次提起这个名字?
难道……
他真的还活着?
……
而此刻,各国使节则是一脸茫然。
幸好,他们识得汉字。
尤其是安南使臣陈青莹,她的汉字书写熟练,明显是早年所学。
相较其他人捉襟见肘,她反倒略显从容。
“陛下,若真能解出此诗含义,便可得新粮?”
她几乎是一眼看到诗句,就能从字面直接解读出其中的含义。
更何况。
在各国的使团之中,其实多少都安插了“汉臣”。
这些官员,大多是在早年金兵、蒙元入侵时,走投无路才投奔各方势力的。
汉臣!
在如今各国内部,可是炙手可热的存在。
他们天生擅长治国、理政。
哪怕是草原上那些被称为蛮族的汗国,也离不开他们。
此时,陈青莹提出疑问。
老爷子缓缓开口。
“解释清楚,还得做到!”
“因为,这是个交换。”
老爷子语气冷淡,说出自己的条件。
这句话,也让陈青莹明白。
这首诗,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但她还是继续解读。
【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
“第一句,从字面就能看出,这是一首关于‘战争、守城’的诗。”
“全城只剩下白发老者,就算死,也不会放开手中的陌刀。”
【独抗五十载、枯骨城中凉!】
看到第二句。
陈青莹神色一沉。
她心里隐隐浮现出一丝不安。
“独自抵抗五十年,死去的战友尸骨,早已冰冷。”
“难道连尸骨都无人收殓?”
她低声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