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太厉害了!”
马皇后不断感叹,“这些东西,第一眼看着平平无奇,但越看越觉得精妙无比!”
“里面的固定拼读方式,甚至能让小孩快速掌握大量汉字!”
“比《说文解字》那种枯燥的方式好多了!”
“也比教小孩识字时,毫无头绪轻松太多了!”
“这样一来……这样一来……”
激动的马皇后,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朱雄英接着说:“这样一来,孩子不用太早去啃那些复杂的字,可以从拼音入手,从最基础的字词开始……”
“然后慢慢组合、排列、造词……”
“它看起来简单,对识字的人来说,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
“但对于一个完全不会认字的小孩来说……却非常实用。”
“这哪是没用的东西!”马皇后听不下去了。
“要是这算鸡肋,那我倒要看看,什么才算有用!”
“谁要是敢在我面前说这是鸡肋……我……”
她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
察觉到自己的语气,有点“上头”。
她微微一笑,缓和了一下气氛。
这时。
马皇后忍不住问:“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些方法可一点都不简单。”
“只有积累大量识字经验,再加上对字音的深入研究,才可能研究出来。”
朱雄英笑了笑。
“确实,您眼光很准。这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凝聚了许多前辈的智慧才慢慢成型。”
“对于刚开始识字,尤其是小孩子来说,非常实用!”
“而且,识字的速度也会提升。”
“甚至连准确性都能提高。”
“比如最常见的字,像‘月’‘越’‘岳’‘约’‘曰’这些。”
“如果用传统方式,每一个都要单独讲解。”
“但用拼音的话,一个‘yue’就全搞定了!”
“在一个陌生的字面前,只要知道读音,孩子就能马上念出来。”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说文解字》的事了。”
朱雄英说话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带着笃定。
“这是一本极重要的书,是汉文化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拼音,不是为了替代汉字。”
“而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入门。”
“它是启蒙的一种工具,是一种辅助。”
“让那些刚开始学习的孩子,有一个简单的桥梁。”
“更重要的意义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如果整个大明都推行开来,就能形成一种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
“无论是南边还是北边,东边还是西边,大家都能顺畅交流。”
“不会出现两个人明明是同个民族、用同样的字,却听不懂彼此说的话。”
他话音落下。
马皇后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不仅如此!”
“远远不止是交流方便!”
“一旦推广开来,天下百姓都能识字,这种力量,比千军万马还要强大!”
“当大明每一个人都能读懂汉文化的经典典籍——”
“体会其中的含义,领悟先贤的教诲……”
“这将凝聚起前所未有的民族精神!”
“这份功绩,足以影响千秋万代!”
朱雄英微笑着点头。
他明白,这位皇后的眼界,果然不是常人所能及。
不过一会功夫。
她已看穿了这背后更深的可能。
“你为何要把这样珍贵的东西,教给不认识的人?要知道,单凭这个,只要送上朝廷,别说是朱重……就算是皇帝,也会赐你一个翰林学士的头衔!”
“你年纪轻轻,前途无量,不如入朝为官。”
马皇后又开始劝说。
但这一次。
朱雄英却摇头了。
“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愿意专注在最基础的启蒙教育上。”
“学子们追逐大儒,大儒则专研儒家经义中的‘舍身取义’之类的大义。”
“这样的人当然可敬,是中华文化的脊梁。”
“但大家都只看高处,只看远方……”
“却没人愿意低头看看脚下。”
这一番话。
让马皇后怔住了。
在她眼中,这位年轻人已是顶尖人物。
但他说出的每一句话,却又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她越发觉得,这个她再熟悉不过的年轻人,从骨子里,就应该是大明最耀眼的那一个。
而朱雄英的话还在继续。
“启蒙读物,真正用心研究的人太少。”
“大家都在盯着朝堂,想着功名……”
“却没人真正去看看,那些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们。”
“大明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最值得期待的,是这些孩子。”
“所以,帮助他们开智、识字、理解世界的读物,至关重要。”
“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还是普通人。”
“一个背《三字经》要花七天、十五天,甚至一个月的普通人。”
“他们并不特别,若几个月不温习,一年两年不碰,便会忘得干干净净。”
“但正因他们学得慢、容易忘、难教,就该被放弃吗?”
“正如您所说,只要大明百姓识字的人越来越多,百姓的觉醒终将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让每个大明子民都清楚,我们的祖先,是三皇五帝!”
这时——
朱雄英的声音陡然拔高!
“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让沐浴在文化光辉下的炎黄子孙,能挺起胸膛站在这个世界之上!”
“文脉的辉煌,使我们面对异族时,能投去毫不掩饰的轻蔑!”
“这轻蔑,早在炎帝尝百草、黄帝播百谷之时,就已深深刻进我们的骨血!”
“这是从心底,从灵魂深处透出的俯视!”
“是从上而下的凝视!”
“所以……”
朱雄英已经站起身来,望向这些孩子。
语气如重锤落地!
“大明,理应越来越强!”
“好!”
“好!”
“好一个越来越强!”
“好一个越来越强……”
这时——
马皇后满脸笑意。
她望着这个年轻人,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
“年轻人,你是我见过最出众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