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天衡自信满满。
嬴政素知这个儿子办事稳妥,便点头应允:\"既如此,此事就交由你操办。
\"
此刻正在花园嬉戏的扶苏等人尚不知晓,他们即将迎来怎样密集的课业。
虽说宫中课业轻松,但学宫的课业强度可截然不同。
啪地一声,快乐就这么消失了。
随着招生日临近,咸阳城愈发熙攘。
为维持秩序,嬴政特意调遣数千精兵。
城内客栈酒肆尽数客满,连秦楼楚馆都人满为患。
百姓家中有闲置房间的,也都租出去小赚一笔。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只能露宿街头。
\"这位兄台,能否让我二人借个角落?\"两个少年走进废弃的茅屋,里面已有个衣衫褴褛的背剑少年。
\"随便。
\"少年头也不抬地应道。
两位年轻男子道谢后寻了位置坐下。
\"这位兄台想必也是来应考炎黄学宫的吧?不知如何称呼?\"
其中一人热情地向布衣少年搭话,从行囊里取出一块粗粮饼递过去。
布衣少年凝视对方片刻,按了按空瘪的腹部,伸手接过面饼:\"韩信。
\"
\"韩公子!\"
说话者拱手道,\"在下萧何,这位是挚友曹参。
\"
......
随着考期临近,咸阳城内熙熙攘攘,每日都有大批应试者聚集在学宫大门外。
但因距正式开考尚有数日,加之卫兵严守宫门,众人脸上都浮现着焦躁神色。
此刻汇聚于此的人们,心中大抵翻涌着三种情绪:跃跃欲试的憧憬、患得患失的不安,以及对于选拔方式的好奇。
虽官府明文告知此次仅是试行,离正式科举尚远,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可谁不期盼自己成为那寥寥幸运儿?若炎黄学宫成效显着,科举制度必将全面推行。
在万众翘首中,数日光阴流转,学宫朱漆大门终於缓缓开启......
嬴天衡迈入炎黄学宫时,宫门外摩肩接踵的景象令他剑眉微扬——应试者数量远超预期。
更引人注目的是诸子百家各派代表已在此设坛讲学,粗略望去便有数十人,儒家、阴阳家、道家等显学尽数到场。
虽表面一团和气,但各派间隐有泾渭。
偶有交谈者,言谈间亦带着试探与戒备。
当那道玄色身影出现时,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聚焦过来。
\"参见太子殿下!\"
嬴天衡略一抬手:\"诸君不必多礼,且自报家门罢。
\"
身形佝偻的老者率先出列,左臂机关关节咯吱作响:\"老朽奉巨子之命特来襄助,墨家班氏见过太子。
\"
\"原来是机关大师班前辈。
\"嬴天衡含笑颔首,\"墨家鼎力相助,本宫甚慰。
\"
旁侧忽传冷哼:\"区区机关小道也敢夸口?\"
褐衣男子抱拳出列:\"公输家公输仇,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
\"
嬴天衡目光扫过众人:\"公输先生报国之心可嘉。
然学宫乃百家争鸣之地,望诸君日后求同存异。
\"
公输仇与班大师对视一眼,双方都识趣地压下火气,毕竟在嬴天衡面前谁都需敬让三分。
且不说此地是嬴天衡的势力范围,单凭他天下第一人的威名,就无人敢轻易造次。
忽见一袭蓝黄劲装的绝色女子款步而来,身后随着两个孩童。
男孩憨厚呆愣,女孩眼波流转。
\"惊鲵拜见太子殿下!\"女子抱拳行礼,随即转身轻唤:\"言儿、阿赐,快向殿下问安。
\"
\"惊鲵?她不是农家烈山堂主么?\"人群中响起窸窣议论,\"竟会是罗网的惊鲵!\"
当年惊鲵借田猛遗孀身份潜入农家,凭嬴天衡的手段,伪造身份易如反掌。
这些年在不良人暗中扶持下,她在农家势力日益壮大。
自农家刺杀嬴天衡未遂后,六大长老与侠魁田光尽数殒命,农家元气大伤。
惊鲵趁势收拢大权,如今自然无需再掩饰身份。
\"做得漂亮。
\"嬴天衡微微颔首,\"日后便留在炎黄学宫吧。
你这双儿女资质不错,本太子会亲自栽培。
\"
惊鲵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谢殿下恩典。
\"
田言暗暗观察嬴天衡,却发现这位太子殿下的心思竟深不可测。
她得体地行礼:\"谢太子殿下。
\"说着轻拽弟弟衣袖。
田赐咧嘴一笑:\"大哥哥真好...\"
\"不得无礼!\"惊鲵急忙呵斥。
嬴天衡却不以为意:\"童言无忌,倒是难得。
\"
此时阴阳家月神上前施礼:\"月神见过太子殿下。
\"
\"嗯。
\"嬴天衡淡漠回应。
这态度令月神暗自忐忑:莫非阴阳家曾开罪于太子?
\"诸位。
\"嬴天衡抬手压下议论,\"今日是学宫招生之日,本太子设下三道考核:首轮剔除滥竽充数者;次轮测试真才实学;末轮则由诸君自行择徒。
\"
炎黄学宫的二轮考核旨在甄别学子品性,学风端正乃立宫之本。
这两关过后,大半已有入宫之资。
\"原定招录千人。
\"嬴天衡负手而立,\"因赴考者众,特增五百名额。
\"
此言引发微微骚动。
各家代表交换眼色——数万考生竞逐千五席位,可见遴选之苛。
墨家班大师拨开人群拱手:\"殿下,我墨门弟子三百余人候考,可否再扩些名额?\"
\"取士贵精不贵多。
\"嬴天衡目光掠过黑压压的人群,\"若农家教化有方,来年自当增额。
况新宫初建,千五百人已是极限。
\"
红日西斜时,考官们终于完成初筛。
三千俊才获得终试资格,即便此番落选,也将记入候补名录。
[
炎黄学宫内汇聚了二十余个学派,包括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兵家等。
尽管诸子百家号称百派,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不过数十,能形成完整学派的更是寥寥无几。
通过前两轮选拔的三千余名学子,此刻整齐列队于学宫广场,仰望着阶梯高台上的嬴天衡及其两侧的各派代表。
嬴天衡面色复杂地瞥见人群中的夏无且——这位备受礼遇的老者常引发旁人好奇,却无人敢当面询问。
\"诸位既已通过初试,待各派师长宣讲后便可自主择师。
\"嬴天衡声音传遍全场,\"但需知本次仅取一千五百人。
未入选者不必气馁,待学宫扩建时将优先录取。
\"
伏念率先出列:\"吾乃儒家伏念,欢迎同道切磋。
\"场下反响热烈,儒家作为当世显学自然拥趸众多。
墨家班大师随即吟诵:\"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其兼爱主张同样赢得如潮回应。
当卫庄踏前宣示\"纵横学派仅收四人\"时,场中沸腾更甚。
鬼谷传人素来只收双生弟子,此番破例扩招已属难得。
银发剑客的话音在广场回荡,为这场择师大会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炎黄学宫只招收四名学生的消息,让现场顿时沸腾,如此低的入选率令人咋舌。
作为推行精英教育的殿堂,卫庄更是秉持优中选优的原则,绝不接纳资质平庸之人。
医家的代表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她怯生生地说道:\"医者仁心,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若有志于减轻世人病痛者,皆可前来拜师。
\"
端木蓉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传来夏无且急切的呼喊:\"我!选我!\"
嬴天衡见状默然无语。
其他学派也相继介绍自身理念,并招揽学员。
待诸子百家宣讲完毕后,嬴天衡便让学子们自行选择心仪的学派,前往对应大厅接受最终考核。
此时远在楚国——
作为仅次于秦国的强国,项氏一族世代守护着楚国。
今日项府张灯结彩,喜气盈门。
将军府内,目若朗星的中年男子难掩喜色:\"我项家后继有人了!\"
项燕抱着刚出世的孙儿仔细端详,忽然神色一凝:\"重瞳!\"
身旁的青年忙问:\"父亲,怎么了?\"
\"快看这孩子,竟是天生重瞳!\"项燕激动道。
青年上前察看,发现新生儿双眸确实叠着两轮异色瞳孔,不细看极难察觉。
\"天赐异象!\"项燕赞叹道,\"我项家也要出个惊世之才了!秦国有个嬴天衡,我项燕的孙儿岂会逊色?\"
项荣适时提醒:\"父亲且先为孙儿赐名。
\"
项燕颔首:\"早已想好。
姓项,名羽。
\"
(关于项羽生父,史料记载不一,此处取项荣之说)
炎黄学宫的考核尘埃落定,来自各地的学子们各自选择了心仪的学派,踏入不同的传习之所。
道、儒、阴阳、墨四家最为兴盛,兵农二门亦有所获,其余学派则稍显冷清。
最终遴选结果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三千名应试者仅一千四百余人得以入选,鬼谷传人卫19庄竟未相中一人。
这结果在学宫大殿引起阵阵议论,有人欢喜有人更添愁绪。
嬴天衡执卷而坐,指尖划过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名录。
他注意到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录取者中士族子弟竟占七成,而殿外熙攘的人群里分明九成都是粗布麻衣的寒士。
这个在他手中诞生的学宫,终究还是成了贵族子弟的盛宴。
宫门外,几个衣裳打补丁的落第少年正互相搀扶着离去。
嬴天衡的目光穿过雕花窗棂,思绪已飘向远方。
他想起前日巡视考场时,看见一个赤脚少年蹲在墙角就着雨水啃硬饼,那人却在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传令下去。
\"他突然放下竹简,\"设工读之制,许贫寒学子以劳代偿。
\"侍官刚要记录,又听他补充:\"再立甲等赏格,每科前三名可获钱粮补给。
\"
暮色渐浓时,学宫西侧的庖厨已飘出炊烟。
几个获准入学的寒门弟子正在水井边打水,他们要用整夜的劳作来换取明天的听学资格。
嬴天衡站在廊下望着这一切,衣袖里的拳头悄悄攥紧——总有一天,他要让这些勤勉的身影也能堂堂正正坐在学堂前排。
这是为了鞭策学生们勤奋求学。
不过,这些奖励都由各大学派承担。
此外,所有学生不得携带侍女或仆从入学,必须亲力亲为。
这条规定主要是约束贵族子弟,嬴天衡不愿从学宫中培养出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庸才。
为确保学宫高效运转,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他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守则和管理制度,力求尽善尽美。
学生在学宫中的表现会被详细记录,这将直接影响年度考核与毕业成绩。
“嗯……”
“萧何……曹参……韩信……”
嬴天衡凝视着这三个名字,难掩惊讶。
炎黄学宫首次招生,竟将这三人都招揽进来。
他原计划等天下统一后再去寻访他们,没想到此刻他们已出现在此!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好!实在太好了!”
一零
七四六
“这几人必须重点栽培,日后定能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材……”
将名单放下后,嬴天衡起身离开。
作为炎黄学宫的首任宫主,他需要对第一批入选的学子训话。
也就是后世俗称的“领导致辞环节”。
登上高台,望着台下整齐肃立的各地学子,嬴天衡开始了他的讲话。
“诸位,我是炎黄学宫首任宫主,也是当今大秦太子,想必各位都认得我,客套话就不多说了。
”
“你们能从众多求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学宫第一批学子,堪称千里挑一。
”
“此刻的喜悦无可厚非,我也为你们感到欣喜,但这仅仅是开始。
五年后,不知有多少人能真正以毕业生身份走出这座宫门。
”
“能进入此地,是你们的荣幸。
学宫将赋予你们与众不同的未来。
但我更期待五年后,学宫能以你们为荣——为培养出如此杰出的人才而骄傲,让天下人听闻‘炎黄学宫’四字时肃然起敬!”
“同时,望诸位入学后切莫懈怠,尤其是寒门子弟。
你们走到今日实属不易,更当加倍努力,明白吗?”
“明白!”
台下众人齐声应答,胸中热血激荡,仿佛已望见未来那个功成名就的自己。
第一篇:
嬴天衡微微颔首,继续吩咐道:\"诸位暂且安顿在学宫内,先熟悉环境与规章细则。
录取名单很快会通报全国。
\"
\"过些时日准许你们返乡报喜。
正式入学后,每年可归家探亲一次。
未经批准擅自离宫者,必当重罚!\"
\"遵命!\"
众学子齐齐拱手应答。
\"都散了吧。
\"
待嬴天衡离去后,新生们相继结伴而行......
第二篇:阴阳家之行
章台宫内
嬴政手持奏章,不时望向殿门。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连日操办学宫事务的嬴天衡行色匆匆,方才在紫兰轩小酌未酣,就被紧急召见。
\"父王急召有何要事?儿臣的酒盏尚温呢。
\"
嬴天衡随意落座。
嬴政望了眼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暗自思忖是否对这小子太过宽纵。
\"这是不良人最新密报,你且过目。
\"嬴政暂压好奇问道:\"近日怎不见袁天罡踪影?\"
\"前次提及的千斤良种,儿臣分身乏术,便遣他率队寻觅,不日即归。
\"嬴天衡翻阅奏报答道。
\"今冬匈奴肆虐诸国,唯我秦境安然。
此乃用兵良机。
\"嬴政沉声道。
嬴天衡深以为然:\"可先取齐赵,再图魏楚。
武安君坐镇燕地的大军也该动用了,另遣部众攻赵。
\"
\"明日朝会再行定夺。
\"父子二人寥寥数语便决议两国存亡。
\"儿臣告退,还需赴阴阳家一趟。
\"
\"阴阳家?由你去吧。
\"嬴政虽未细问,却给予全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