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赛文果然神异。
他自幼便与常人不同。三岁那年,别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他已能背《三字经》《百家姓》,一字不差。母亲目地莲教他认字,只念一遍,他便记住。父亲曹丁丁炸油条时,他在摊前玩耍,竟将“一斤油条八毛钱”换算成“十斤八元”,准确无误。
四岁,他熟读唐诗三百首,尤其爱李白的《将进酒》。每逢镇上赶集,他站在油条摊前,朗声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得路人驻足,拍手叫好。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惊叹:“此子有诗魂,非寻常童蒙可比。”
五岁,他能解小学算术题。一次,父亲在账本上记错一笔账,多算了三块七毛。他看了一眼,摇头:“爸,错了,是两块三。”曹丁丁不信,重新计算,果然如此。他惊问:“你怎么知道?”赛文答:“数字跳进我脑子里,自动对齐了。”
六岁入学,校长亲自面试。考题是加减法和简单应用题。他提笔就写,十分钟做完,全对。校长震惊,翻看他带来的作业本——字迹工整,解题步骤清晰,甚至用了代数思维。他当即决定:“这孩子不能从一年级读起,直接跳级三年级!”
消息传开,全镇哗然。有人不信,偷偷测试他。一位老会计拿出一本旧账册,让他心算三个月的盈亏。他闭眼片刻,报出总数,分毫不差。人们开始称他为“神童”。
老师惊为天人。班主任李老师逢人便说:“我教书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聪慧的学生。他听课时,眼睛发亮,像能看透书页背后的道理。”数学老师更直言:“他的思维,已超越课本,常提出连我都答不上来的问题。”
校长亲自登门拜访曹家:“这孩子,是百年一遇的天才!我们要为他申请‘特困生助学金’,学费、书本费,全免!”他见曹丁丁犹豫,正色道:“不是钱的事。这是政策,也是贵人运。他有‘人缘贵格’,易获扶持,拒了,反损福报。”
目地莲推辞:“我们有钱,不必用公家的钱。”
校长坚持:“钱是小事。关键是这份‘贵人缘’。你若不接,便是逆天而行,恐招不测。”
他们最终接受了。
果然,曹赛文走到哪,都有贵人相助。
一次全县数学竞赛,题目极难。赛文解到最后一题,卡住了。那是道几何证明题,涉及圆与切线的复杂关系。他苦思良久,不得其解。考完后,一位监考的省教研员叫住他:“孩子,你思路对了,只差一步。”那人竟是省奥数总教练,姓陈,业内赫赫有名。他蹲下身,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图,一步步引导。赛文恍然大悟,眼中放光。
陈教练大为惊奇,问明情况后,主动提出:“我收你为徒,免费辅导。每周日,你来省城,我亲自教你。”
赛文欣喜若狂,曹家感激涕零。
从此,每个周日,曹丁丁骑着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载着儿子往返八十里山路。风雨无阻。陈教练果然言出必行,不仅教他奥数,还送他全套学习资料,甚至在他生病时,亲自煎药送去。邻里都说:“赛文是被神仙护着的。”
曹丁丁的油条摊,也因儿子“开光”。
平时生意平稳,日销百根左右。可每逢曹赛文放学回家,小店立刻人满为患。老顾客们说:“赛文一来,油条都香三分。我们是来沾‘神童气’!”有人专程从邻县赶来,只为看一眼神童,顺便买根油条。曹丁丁发现,赛文在场时,营业额能翻三倍。更奇的是,他炸油条时,火候格外稳定,油温不焦不生,出锅的油条金黄酥脆,连挑剔的老主顾都挑不出毛病。
一位风水先生路过,驻足良久,掐指一算,对曹丁丁说:“你儿是‘文昌星’转世,主文运昌隆。他所居之处,气场清贵,能旺家宅,助事业。你这油条摊,因他而旺,是‘借星运’之象。惜乎,此运有限,当善用之。”
曹丁丁半信半疑,却从此更加珍惜儿子。
曹赛文自己,更是体质超常。同龄孩子春秋换季常感冒发烧,他却从不生病。一次学校组织体检,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半天,惊叹:“这孩子,心肺功能,比运动员还强。心跳沉稳,呼吸绵长,重大疾病概率,几乎为零。”校医私下对校长说:“他这体质,是‘先天道体’,民间传说中修道之人的根基。若有名师指点,或可延年益寿,百病不侵。”
目地莲逢人便说:“我儿是来报恩的,所以老天护着。”她越发坚信,儿子是前世受过他们大恩的贵人转世,今生来还债,自然得天道庇佑。她每日清晨在桂花树下焚香,祈求神明保佑儿子平安顺遂,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