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西省政府大楼内,那间紧邻省长办公室的小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高效。视频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分割出几个画面,分别对应着即将汇报的几个城市主官。韩俊峰省长坐在主位,神色沉静,目光锐利。左呈秘书长坐在他左手边稍后的位置,而何明远则在韩省长右手边靠后坐下,摊开了崭新的笔记本,手握钢笔,如同一个即将投入战场的士兵,全神贯注。
司理则坐在何明远斜后方,既是压阵,也是最后的现场指导。他对何明远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上午九点整,视频调度会准时开始。首先接入的是随南市的画面,市委书记陈桦和市长张全科出现在屏幕上,两人神色都带着明显的凝重。
“韩省长好!各位领导好!”陈桦和张全科在屏幕那头问候。
“开始吧。”韩俊峰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寒暄。
陈桦作为市委书记,率先汇报。他显然做了充分准备,语速很快,条理清晰,但汇报的内容却让人心头沉重。何明远飞速记录,很快提炼出随南市面临的三大核心矛盾:
一、项目投资与要素保障的矛盾。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承压,多个省、市重点项目进度滞后于预期时间节点。关键在于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严重不足。土地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效率低;项目建设资金,尤其是配套资本金和地方专项债资金到位率不理想,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投资实物量的形成。
二、产业发展与市场动能的矛盾。工业增长基础不牢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减停产企业,部分企业订单不足,经营困难。传统优势产业如批发业等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受线上冲击和模式陈旧影响,增长乏力。新的增长点培育不足,创新驱动能力明显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偏低,缺乏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
三、财政资源与政府效能的矛盾。 一方面,历史遗留的隐性债务问题如同悬顶之剑,化解压力巨大,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政府手脚,也与过去某些时期存在的政绩观偏差有关。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财政资源约束下,部门协调不畅、行政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玻璃门”、“旋转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
何明远一边记录,一边心中凛然。随南市的问题非常典型,几乎是许多内陆、转型期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缩影,但似乎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尖锐。他注意到一旁的司理听得极其认真,不时在自己的本子上做着标记。
韩俊峰省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直到陈桦汇报完毕,他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穿问题的力量和一锤定音的权威。
“陈桦同志,张全科同志,随南市的问题,根子还是在思想和机制上。”韩俊峰一针见血,“项目推进慢,要素保障不足,表面看是客观条件限制,深层次反映了我们主动作为、破解难题的锐气和能力还不够。”
他没有停留在批评层面,随即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示,何明远赶紧集中精神,确保一字不落地记录:
“首先,要落实金融惠企政策,把工具用足用好。”韩俊峰目光如炬,“随南市要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政府引导基金等政策性工具。特别是针对你们提到的民贸民品企业,我建议,可以将现有的贷款贴息率从2.88%的起步水平,根据企业信用和项目前景适当提高,单个企业的年度最高贴息总额,可以考虑从500万提升到1000万,贷款贴息期限也可以从1年尝试延长到2-3年,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他们渡过难关,转型升级。”
何明远笔下飞快,心中震撼。省长对具体政策细节和参数竟然如此熟悉,信手拈来,这需要对全省经济工作和各项政策有极其深入的掌握。
“其次,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韩俊峰继续说道,“这一点,不仅随南市,各地市都要密切关注。省里正在筹备组建一个总规模200亿元的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特别是支持初创期、科技型的民营企业,我们初步考虑,对主要投资于这类企业的子基金,省引导基金可以给予最高100%的超额收益让渡!这意味着,赚了钱,大部分甚至全部让利给社会资本和基金管理人!目的就是要引导资本投向那些最需要支持、也最具潜力的领域!”
这个政策力度极大,连屏幕那头的陈桦和张全科都明显露出了振奋的神色。何明远也感到心潮澎湃,这才是真正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施政魄力。
“最后,也是当前最紧迫的,必须突破要素保障的瓶颈!”韩俊峰的语气加重,“项目和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的坚实保障。在土地上,各市自然资源局要牵头,高效盘活存量土地,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要拿出硬措施清理。要确保项目用地从规划、报批到供应,全流程畅通无阻。我要求,对项目用地问题,必须实行 ‘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的台账管理和动态销号机制!每一个问题都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解决时限,挂图作战,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确保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绝不能让项目等土地,更不能让土地问题成为推诿扯皮的借口!”
韩俊峰的指示具体、严厉,又给出了清晰的路径。随南市的汇报在省长的明确要求中结束,陈桦和张全科表态将坚决落实。
接下来的视频连线,按照计划每半小时一个城市,分别是东江市和清江市。何明远全神贯注,笔走龙蛇。他迅速掌握了一个关键原则:当韩省长讲话时,如果面向所有地市,提出普遍性要求,那么记录的重点就是这些宏观政策和指导方针,需要整理后可能以省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全省参照执行;如果省长直接点名某个市,指出其具体问题,那么记录就必须极其精准,包括问题细节、省长的具体要求、完成时限等,这将是督察处重点跟进督办的内容。
他努力捕捉韩省长每一句话的精髓,并在会议间隙,见缝插针地将整理好的记录要点,清晰、工整地呈送给韩省长过目确认。韩俊峰浏览的速度很快,偶尔会用笔在某处轻轻一点,或者低声补充一两个词,何明远立刻心领神会,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他再将这些记录整理好,交给等候在外的办公厅督察处工作人员。整个流程紧张而有序,不容有丝毫差错。
司理在一旁默默观察,看到何明远虽然初来乍到,但适应极快,记录要点准确,反应敏捷,流程处理也得当,眼中流露出放心的神色。
第一天的工作,在高速运转中飞逝。何明远在司理的悉心指导下,逐渐熟悉了秘书工作的基本节奏和流程。从文件传阅、会议安排,到领导行程衔接、内外联络,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傍晚,韩俊峰省长忙碌的一天终于告一段落,在何明远和司理一左一右的陪同下,坐车返回领导住宅区。
因为司理第二天就要正式前往随南市赴任,在韩省长家楼下,他与何明远郑重道别。
“明远,以后就靠你自己了。”司理用力握了握何明远的手,“省长的工作习惯你都了解了,遇到拿不准的,多向左秘书长请示,也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好好干!”
“谢谢司秘书长!我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指导!祝您在随南市工作顺利!”何明远真诚地说道。
送别司理,何明远独自一人,沿着静谧的、灯火阑珊的内部道路,走向自己的宿舍。晚风吹拂,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脑海中翻腾的思绪。
回味这一天,他最大的感受不是疲惫,而是震撼。
韩省长一天的工作,几乎是争分夺秒,行程密集,决策频仍,涉及领域从宏观经济到微观企业,从土地审批到民生就业,信息量巨大,责任重于泰山。省长几乎没有什么私人时间,更谈不上与他这个新秘书有任何工作之外的交流,所有的互动都围绕着高效处理政务展开。
更让何明远感到压力的是,韩俊峰省长对全省各地的社会、经济数据了如指掌。在今天的视频会上,当某个市汇报某个经济指标时,韩省长甚至能立刻指出其与上月、去年同期数据的细微差异,或者直接点出其下属部门报来的某个数据可能存在口径误差或逻辑问题。这种对数据的极致掌握和敏锐洞察,让在场的所有汇报者都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马虎。
何明远深知,作为省长的贴身秘书,如果自己对基本情况、基础数据不了解、不熟悉,就无法准确理解领导的决策意图,无法有效筛选和提炼信息,甚至在记录和传达时都可能出现偏差。这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是责任问题。
回到安静的宿舍,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打开电脑,开始搜索、查阅边西省近年的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各厅局的专业分析报告……那些在会议上听到的、记录本上写下的地名、数据、指标,在他脑中不断闪现、组合、分析。
他明白,他必须尽快完成从企业管理者到政府核心幕僚的角色转换。而第一步,就是要像韩俊峰省长那样,将全省的经济社会数据图谱,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这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理解、是分析、是融入血脉的认知。只有站在这样的信息高地上,他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省长秘书,才能在这权力与责任交织的中枢之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夜渐深,何明远宿舍的灯光依然亮着。对他而言,真正的挑战和学习,才刚刚开始。过去的荣耀已成历史,现在的他,需要在这片更广阔、更复杂的天地里,重新证明自己。而数据,将是他必须攻克的第一座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