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镇长的能力和对我们项目的关心支持,我们是有目共睹、感念在心的!”褚世安立刻接过话头,声音洪亮,态度恳切,“马书记和关镇长对我们的好,我褚世安可是一直记在心里,也务必会体现在我们西矿集团的实际行动上!”他这番话,既是对徐若杭发言的有力声援,也是对王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瞬间将略显尴尬的气氛扭转回来。
楼听松仿佛早已预见到这个结果,脸上并无惊讶之色,只是像一位真正的故地重游者,目光悠远地眺望着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繁忙的工地,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何明远听到徐若杭开始运用他之前建议的思路——巧妙地将矛盾引向希望西矿出资解决周月娥问题——心里不由得一阵发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稍稍远离了领导们的核心圈。火种已经递出,至于会烧成什么样,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关镇长,”褚世安顺势将话题深入,语气变得更为务实,“除了刚才徐主任提到的进场道路扩建占地问题,以及那位大姐的征地纠纷,咱们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需要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具体问题吗?”
关小月略一思索,清晰地回答:“褚总,目前涉及群众用地的核心问题主要就这两项。至于政府内部的事务,请您放心,我们县委书记早有明确指示:所有政府内部的问题,由我们政府自己解决好,最终只把清晰的结果和顺畅的环境交给你们企业。”她再次明确了政府的责任边界,姿态主动。
“好!今天省公司的领导也在,我们清江公司的班子主要成员也都在,”褚世安当机立断,展现出企业一把手的魄力,“咱们就在这儿开个现场办公会!首先,关于进场道路扩建占地问题,”他目光扫视众人,“我的意见是,我们不再要求群众无偿捐地。整条5公里长的进场道路,我们西矿集团按最终拓宽至12米的标准全额出资补偿!补偿款支付给村里(新占用的8米)和镇里(原有的4米路基),这条路的相关权益就正式归我们西矿所有。关镇长,您看如何?”
关小月闻言,脸上顿时绽开笑容:“哎呀,那真是太感谢褚总了!这可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这意味着一大笔资金可以注入村集体和镇财政,用于其他民生事业。
“不过,我有一个附加条件,”褚世安话锋一转,语气沉稳,“道路两侧必须保持现有的土地性质,作为我们矿区未来产业拓展的预留规划用地。不允许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在道路两侧各20米的区域内,兴建任何临时或永久性的构筑物。这一点,必须写进协议。”
关小月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这能算条件吗?王门镇交通本就不便,除了农业,最大的指望就是西矿项目。这条路本就是为矿区服务的,西矿愿意投资未来、预留发展空间,县里、镇里求之不得!“完全可以!这个条件我们接受!”她爽快应下。
“各位领导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意见?”褚世安象征性地征求林穗宁和楼听松,以及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
在场的都是搞经济出身的央企干部,心里都清楚这几百万花得值——一次性买断道路及两侧控制区,就彻底避免了未来矿区正式投产后,各路神仙蜂拥而至,在路边乱搭乱建搞配套服务,把矿区外围搞得乌烟瘴气、难以管理的局面。这是一笔极具远见的投资。
“我同意世安书记的意见。”林穗宁这次率先表态,她似乎也意识到了之前的失言,急于弥补。 清江公司其他班子成员自然纷纷第一时间表示赞成。 楼听松依旧沉默不语,这属于清江公司自主经营决策范围,他作为省公司纪检组长,不便对具体业务发表意见。
褚世安见无人反对,继续推进第二项:“关于刚才那位周大姐反映的土地问题,”他看向总经理刘建民,“建民总,这件事由你亲自负责跟进对接。” 接着他对关小月说:“关镇长,如果最终调查核实,确实能协调出连片的20亩林地(前提是权属清晰),并且符合我们的用地需求,我们可以不走‘招拍挂’程序。由政府先行收储,然后我们西矿集团直接从政府手上长期租赁,支付的年租金总额,可以参照甚至等同于当初给农户的征地补偿款总额。您看这样是否可行?”
徐若杭在一旁听得心头一跳——这思路,与何明远之前私下跟她分析的解决路径几乎一模一样!核心前提就是:周月娥主张的51亩是历史事实,只是在混乱的指界过程中被相邻地块的农户“顶占”了20亩(该农户的地可能不在红线内)。只要政府能重新勘界,厘清这20亩地的归属,并将其置换或补偿给西矿,西矿支付相应款项,问题就能圆满解决。
关小月心中更是大喜过望!周月娥这事在镇上闹得沸沸扬扬,如果查实确是当年工作疏漏少了人家20亩地,她这个镇长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现在褚世安主动提出这个方案,等于是西矿集团出钱,既补偿了周月娥(通过政府操作),又帮镇政府化解了一个历史遗留的“雷”,简直是一举多得!
“褚总,请您和刘总放心!”关小月立刻表态,语气坚定,“这件事回去后,我会亲自带队成立工作组,彻底调查清楚!我一定先给您找到这‘消失的20亩’到底在哪!然后,我们会尽量协调村集体,用其他位置、土质更好的连片林地与相关农户置换,确保交给你们西矿的地是位置佳、易开发的,绝不会让你们吃亏!”她瞬间展现了极强的执行力和诚意。
“好!关镇长痛快!”褚世安满意地点头,再次象征性地看向林穗宁,“林主任,您的意见呢?” “我同意世安书记的意见。”林穗宁再次表态。在她看来,偌大一个矿区项目,多规划20亩地根本不算什么,何况是花钱租赁,程序合规,还能解决矛盾,何乐而不为? 其他领导自然附和。楼听松依旧保持沉默。
“回去后,办公室抓紧整理一份今天现场办公的会议纪要,”褚世安对随行的办公室负责人吩咐,“正式成文后,抄送一份给王门镇政府备案。”
凭空为镇里争取到几百万的资金和一项长期租金收入,关小月接下来的行程中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她再看林穗宁,觉得她那点夹枪带棒的话根本不算什么了,甚至觉得这位省公司女领导关键时刻还是挺“支持”工作的,越看越顺眼。
剩下的路程,在关小月生动的介绍和引导下,褚世安、林穗宁、楼听松三人并排走在前面,听着地方风物故事,看着矿区建设景象,气氛融洽。沿途工地上具体的事务和细节,各自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都不会在这种场合轻易提出。
其他班子成员跟着刘建民走在稍后位置。陆云深则陪在邹景明身旁。
“云深啊,”邹景明低声对陆云深语重心长地说,“黑水项目上的任何事情,无论大小,你都要做到了然于胸,才能真正驾驭全局。我们面临的矛盾,既有内部产生的,也有外部引发的。世安书记之所以能掌控大局,就在于他对内外部矛盾都有着极高的敏锐度和预见性,并且总能找到巧妙的化解之道。这方面,你要多用心体会和学习。”他这是在借机点拨陆云深。
“是,景明总,我明白。”陆云深恭敬地回答,目光却不自觉地向身后扫去,他在寻找何明远的身影。他隐约感觉到,今天一些关键信息的呈现,似乎都与那个年轻人有关。
“晚餐和住宿都安排在了王门镇,吃饭就定在刚才楼组长提到的那家‘八婆婆小院’。”陆云深向邹景明汇报安排,实则也是一种试探,看领导是否有特殊指示——毕竟楼听松与那家店渊源颇深。
“嗯。”邹景明淡淡应了一声,未置可否。他心里想的却是:楼听松曾在铜山挂职副县长,与那位八婆婆必有更深联系。在这种时候,任何刻意安排都显得多余甚至愚蠢,真诚和自然才是最好的态度。他深知,楼听松的城府和智慧,远非林穗宁可比。林穗宁抓党建靠的是理论和条框,而楼听松却不动声色地用一个故事,就完成了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工作,没看见那些围着他听故事的干部职工们眼神都变了吗?
行程接近尾声,陆云深上前提醒:“各位领导,我们下午的调研行程即将结束。今晚我们夜宿王门镇,车辆已经在那边等候,请各位领导移步登车。”
“各位领导,今晚务必让我们王门镇做东,略尽地主之谊!”关小月热情地发出邀请。今晚出席晚餐的将包括省公司随行人员、市公司班子以及项目部的陆云深,其他普通工作人员则安排在项目部食堂用餐后再回住宿点。
“关镇长,这怎么好意思,总是给地方添麻烦。”褚世安客气道。 “不打紧,不打紧!这顿饭我们王门镇还是请得起的!”关小月此刻心情极好,底气十足。她早已趁机将这天大的好消息电话汇报给了镇党委书记马志刚。马志刚也是大喜过望,正从县里赶回来,要亲自陪餐。
“关镇长,晚餐我们已经提前安排好了。”陆云深连忙解释。 “只要是在王门镇的地界上,不管你们安排在哪吃,都得算我们请客!”关小月不由分说,态度坚决。
就在众人准备登车时,关小月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朝着人群后方望去,提高声音喊了一句: “何主管!” 正和同事们准备回项目部食堂的何明远等人闻声回头。 关小月笑着朝他招手:“何主管,你过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