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深夜,将醉醺醺的陈仲强送回家后,何明远并未直接返回宿舍,而是站在清冷的夜风中,拨通了一个电话。
“关大哥,没打扰您休息吧?有件急事,想当面跟您汇报一下。”何明远的语气凝重而急促。
电话那头的关学峰似乎并未入睡,立刻回应:“没事,你说地方,我过去找你,或者你来我办公室?”
半小时后,何明远再次出现在了东江市纪委大楼,关学峰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关大哥,上次跟您提过的,从西矿外部关联企业倒查‘影子股东’的思路,有进展吗?”何明远开门见山。
关学峰给他倒了杯水,眉头微锁:“思路非常好!我们按照这个方向初步摸了一下,确实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甚至牵扯到了几位政府职能部门的关键人物,里边还有省管干部。我们已经向省纪委做了专题汇报,省纪委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彻查到底,但也强调要依法依规,证据确凿。”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攻坚中的疲惫:“现在的困难是,线索还是太零散,很多关键环节取证困难,那些‘影子’藏得太深,资金链条在境外就被切断,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突破口不好找啊。”
何明远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等关学峰说完,他忽然笑了笑,语气变得有些神秘:“关大哥,如果……我有一个现成的‘活账本’、‘线索库’呢?”
关学峰眼睛猛地一亮:“谁?”
“我们省公司审计部的部长,陈仲强。”何明远压低声音,将晚上与陈仲强喝酒时,对方那些醉意朦胧却信息量巨大的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特别是那句“我手上有些东西,杨组长连听的胆量都没有”和“知道,不说”。
关学峰听完,神色变得极其严肃,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陈仲强……是个老审计,如果专业能力很强,风评也不错。他真的又掌握了大量核心线索,那价值就太大了!但是……”他话锋一转,“怎么样才能让他开口?让他配合?这种老同志,顾虑最多,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安全的保障,他绝不会轻易吐露半个字。”
何明远早已想过这个问题,他凑近一些,声音压得更低:“常规办法肯定不行。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在他下班的时候,找个绝对可靠的理由,比如配合了解某个具体案件情况,悄悄地把他请到市纪委来?然后,对外严格保密他的行踪,甚至……可以制造一个他‘病倒住院’的假象,彻底打消他的后顾之忧,让他能够安心、安全地把知道的情况都说出来。”
关学峰沉吟了片刻,眼中锐光一闪,猛地一拍大腿:“风险很大,但值得一试!这件事我来安排,必须绝对保密!明远,你这个信息太关键了!”
在何明远的“穿针引线”和关学峰的周密部署下,一场极其隐秘的行动展开了。陈仲强被“顺利”地请到了市纪委专案点,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恐惧和犹豫后,关学峰亲自与他长谈,表明了上级纪委的决心,并提供了严密的安全保障承诺。最终,对事业的责任感、对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以及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正义感,战胜了恐惧。陈仲强这座“沉默的宝藏”终于被打开。
在陈仲强“住院”的三个多月里,借助他提供的精准方向和关键线索,边西省纪委、东江市纪委协同作战,从政府层面的一些关键岗位和人员入手,顺藤摸瓜,缜密侦查,悄然张开了一张巨大的法网。调查之深入、取证之艰难,远超外界想象。这张法网之下,已然包括了白源那位在省工信厅担任要职的岳父大人——他利用职权,通过白源作为内应,为多家关联企业承揽西矿业务、获取内部信息提供了巨大便利,涉嫌严重职务犯罪。
鉴于案件重大,且主要涉及中央企业西矿集团,经边西省纪委专题向国家监察委员会汇报后,国家监委正式下发指定管辖通知,明确涉及西矿集团边西省公司的相关违纪违法问题,统一由东江市纪委监委负责查办。
三个月后,时机成熟,收网时刻到来!
东江市纪委监委统一行动,协调公安、银行等多部门力量,同时在省城东江和多个地市展开抓捕和留置行动。行动迅雷不及掩耳,震撼了整个边西省!
一夜之间,超过三十名涉嫌利用职权为亲友、特定关系人操控、入股企业承揽西矿集团业务,进行利益输送的官员、国企干部、商人被依法留置审查调查!其中,厅级、副厅级干部三人(包括白源岳父),处级干部七人,科级及以下干部、国企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二十余人。案件涉及金额特别巨大,利益输送方式隐蔽多样,“影子股东”、代持、境外洗钱等手段层出不穷。
清江公司的白源,正在办公室里惴惴不安地打着电话试图联系突然失联的岳父时,西矿集团省公司纪检组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直接出现在他办公室,当场宣布了集团党组决定:鉴于白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即日起解除其一切劳动合同,予以开除!其相关问题线索,已移交东江市纪委监委。
白源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他苦心经营的靠山,他依仗的权势,在真正的铁拳面前,不堪一击。
这场风暴来得猛烈而精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震惊于腐败链条的隐蔽和猖獗,也为纪检监察机关重拳出击、破除“内部外部勾结”利益链的决心和力度拍手称快。
鉴于陈仲强在此次特大案件查办过程中提供的极其关键、专业的线索和审计支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东江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请上级党委、纪委批准,陈仲强调任东江市纪委常委,兼任监察室主任,正式从企业审计负责人转型为专职纪检监察领导干部。
赴任前夕,陈仲强特意在家里设宴,只邀请了何明远一人。
陈仲强的妻子准备了一大桌丰盛可口的家常菜,气氛温馨而放松。席间,陈仲强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但大多不再是谈论案件,而是推心置腹地跟何明远分享他多年在边西省公司工作中,对各类人事的观察和看法。
他抿了一口酒,颇为感慨地说:“明远啊,你看林穗宁董事长,当初放弃在省公司晋升常务副总经理的机会,主动要求到清江公司去当一把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她是被贬了。但现在看来,这一步走得极其高明,也极其正确啊!”
何明远认真听着:“陈大哥为何这么说?”
“省公司机关,看似位高,但就像在云端,容易飘着,不接地气。”陈仲强分析道,“清江虽然是个子公司,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产经营、党建工作、安全稳定、地方关系,样样都要抓,样样都得硬。这才是真正锻炼综合能力、积累扎实政绩的地方。林穗宁在那里干出成绩,把红色教育基地这样的重大项目抓起来,那就是响当当的资本!这比在省公司机关按部就班地熬资历,强太多了!这说明啊,任何干部,要想将来能走得远,飞得高,都必须脚踏实地,在基层经过扎实的历练。缺乏这一课,始终像是无根之木,难成大器。”
他这番话,既是评价林穗宁,也像是在委婉地提醒何明远。
接着,陈仲强话锋一转,看着何明远,语气变得更加真诚:“明远,有句话,老哥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大哥您尽管说,我洗耳恭听。”
“我觉得,你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考虑调离纪检系统,到业务部门去,到生产经营一线去。”陈仲强郑重地说,“纪检工作很重要,是守护底线、清除蛀虫的利剑。但你不一样,你还年轻,有想法,有冲劲,更有一种难得的、想要实实在在干点事的赤子之心。你的才能,不应该仅仅用在‘查问题’、‘找毛病’上,更应该投入到‘搞建设’、‘创价值’上去。”
他见何明远若有所思,继续解释道:“我们国家、我们企业,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创造价值、推动发展的人。你去业务部门,可以去管理一个大项目,可以去开拓一片新市场,可以去研发一项新技术,那才是真正挥洒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在那里做出的成绩,是加法,是乘法,远比在纪检系统做‘减法’(处理人)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利于你长远的、全面的发展。”
何明远被陈仲强的真诚和远见深深感染。他知道,这是陈仲强把他当成了真正的自己人,才会说出如此肺腑之言。他不断向陈仲强表达谢意:“陈大哥,谢谢您!真的非常感谢您能跟我说这些,让我豁然开朗,我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
然而,何明远这番过于客气和正式的感谢,反而让陈仲强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放下酒杯,看着何明远,语气有些复杂:“明远,你对我,是不是太客气,太见外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我心里清楚,这次我能到市纪委工作,离不开你当初在关书记那里的推荐和安排(他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能猜到),也离不开你那次把我‘灌醉’套话(他后来也想明白了)。按理说,应该是我好好谢谢你才对。可你倒好,一口一个谢谢,反而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何明远没想到陈仲强看得如此透彻,却选择看破不说破,此刻又如此直白地说了出来,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
陈仲强笑了笑,举起酒杯:“以后,没人的时候,就叫大哥。别陈部长陈主任的,生分!”他又对妻子说:“老婆,以后这就是咱弟弟!”
何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连忙端起酒杯,恭敬地喊道:“大哥!嫂子!我敬你们!”
陈仲强的妻子也笑着端起饮料杯。
三人举杯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一杯酒饮尽,所有的默契、感激、欣赏和未来的情谊,尽在不言中。这一刻,他们不再是上下级,不再是工作搭档,而是真正拥有了兄弟般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