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刻意放缓正手升级的节奏,屈正阳主动提出和樊振东练反手对抗。训练馆的午后阳光正好,两人站在球台两端,樊振东的反手拧拉如炮弹般袭来,屈正阳的反手快拨却显得有些吃力,连续几球都因为力量不足被樊振东正手补杀得分。
“不行啊正阳,你这反手跟正手简直是两个极端。”樊振东捡球时笑着摇头,“昨天打马龙靠正手遮羞,今天练反手原形毕露了吧?”
屈正阳擦了擦汗,心里有点无奈。不是他不想好好打,而是反手快拨(入门,LV.1,熟练度38%)的底子实在太差,就算有系统辅助,短期内也追不上正手的进度。【检测到宿主反手技术与正手差距过大,建议开启专项融合训练,结合形意钻拳发力提升穿透力。】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
“谁说我遮羞了?再来!”屈正阳不服气地挥拍,心里对系统说:“开启反手快拨专项模拟,融合钻拳发力。”
【专项训练启动,虚拟对手:樊振东(仿真度90%),目标:提升反手快拨力量与角度,完成10板有效得分可获经验值30点,熟练度+4%。】
虚拟场景中,樊振东的拧拉依旧凶悍,屈正阳刻意模仿钻拳“螺旋发力”的要领,手腕拧转时带着轻微的旋转。“啪”的一声,球擦着边线得分,系统提示:“钻拳融合度+2%,力量渗透+3%。”
现实中,屈正阳下意识复制了虚拟训练的动作,反手快拨突然变线,直奔樊振东的正手空档。“哟,有进步!”樊振东惊讶地挑了挑眉,赶紧滑步补位,“这角度够刁,力量也比刚才足了。”
屈正阳心里一喜,正想乘胜追击,手腕却传来一阵熟悉的酸胀——刚才的发力还是太急了。【检测到腕部负荷82%,建议降低发力强度,优先提升衔接速度。】系统的警告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接下来的几球,他刻意放慢节奏,专注于步法与反手的衔接,不再追求力量。可樊振东的进攻越来越猛,很快就以11-5赢下这一局。“服了吧?”樊振东递过一瓶水,“你这反手得好好补补,不然成人组选拔赛遇到张继科那种反手怪,肯定被打崩。”
提到成人组选拔赛,屈正阳心里一凛。他确实太依赖正手了,要是对手针对性压制正手,反手根本顶不住。“那你教我啊,樊指导。”他顺势开口,既能提升技术,又能打消樊振东的疑惑——总不能说自己靠系统练球吧?
樊振东眼睛一亮,立刻拿起球拍示范:“你看,反手快拨别光动手腕,要靠腰腹带一下,像这样……”他边说边做动作,“还有击球点,要提前,别等球落下来再打,那样力量根本发不出来。”
屈正阳认真看着,脑海里的虚拟训练同步开启,系统将樊振东的动作拆解成数据:“腰腹发力时机:击球前0.05秒,击球点位置:身体侧前方30cm,手腕角度:15度。”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我试试。”屈正阳站好站位,樊振东发球后,他刻意按照系统提示调整:腰腹提前发力,击球点往前挪了2cm,手腕轻轻拧转。“啪”的一声,球带着明显的钻劲飞出,直奔樊振东反手大角。
“漂亮!就是这个感觉!”樊振东兴奋地喊,“比刚才好多了,再试试!”
两人一练就是两个小时,直到王教练过来催吃饭才停下。屈正阳的手腕已经酸胀得抬不起来,但系统面板显示,反手快拨的熟练度涨到了48%,经验值330\/400。“晚上加练会儿步法,争取把经验值凑够升级。”他在心里盘算。
晚饭时,樊振东还在念叨反手技术:“你今天进步真快,尤其是击球点的调整,一说就会,比我当年开窍多了。”
“那是樊指导教得好。”屈正阳笑着回应,扒了口米饭,心里却在想——要是没有系统的拆解分析,就算樊振东说得再明白,他也不可能一下找到要领。这种“天赋异禀”的假象,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晚上的步法训练,屈正阳特意找了许昕对练。许昕的“神仙球”总能把球送到刁钻的位置,逼得他不断调整步法。【检测到宿主步法衔接出现断层,建议融合八卦摆扣步与形意寸步,提升变向速度。】系统提示响起。
他立刻调整,绕台前用摆扣步,衔接时用寸步,移动速度果然快了不少。许昕啧啧称奇:“你这步法真是越来越邪门了,跟长了弹簧似的。”
训练结束时,系统提示经验值达到400\/400,等级升至5级,解锁系统功能“瓶颈突破”,获得属性点1点。屈正阳毫不犹豫地把属性点加在反手快拨上,熟练度瞬间涨到58%。
回到宿舍,樊振东已经睡着了。屈正阳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既有兴奋也有担忧。和樊振东的切磋让他找到了提升反手的捷径,但也让他更加清楚,自己的“进步”全靠系统支撑。一旦暴露,不仅辜负了樊振东的真心,更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握紧拳头,在心里默念:“再隐秘一点,再努力一点,等反手也练起来,就能真正配得上‘八一队主力’的称号了。”而那份藏在心底的秘密,就像训练馆角落里的球拍,只有在无人时,才敢悄悄展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