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号的分离过程,像一场精密而沉默的芭蕾。
庞大的主体舰身在YG83星团边缘的微光中调整姿态,腹部巨大的舱门缓缓开启,如同巨鲸分娩。三艘体型稍小但依旧壮观的“希望级”重型运输舰,以及护航的“游骑兵”攻击艇中队,依次从母舰怀中滑出,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尾流,在深邃的太空背景下划出优雅的轨迹,最终汇合,组成一支规模可观的远征舰队,朝着星团内部那抹诱人的蔚蓝色调驶去。
“守护者”号则如同一位目送孩子远行的母亲,静静悬浮在原地,舰体上无数的传感器和武器平台依然警惕地指向外部深空,直到运输舰队的信号在星团内部的引力干扰下逐渐变得微弱,最终,它再次调整姿态,开始向那片令人不安的暗红星域进行第一次谨慎的短途跃迁。
与此同时,inside the lead transport ship “开拓者号”的指挥中心,气氛则是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另一种基调。
**林露** 站在主观察窗前,双手轻轻按在冰凉的复合玻璃上,几乎屏住了呼吸。眼前,启龙星正以令人窒息的美丽,缓缓展露全貌。
这不是透过屏幕和数据看到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扑面而来的感官冲击。
星球被大片的白色云层包裹,如同裹着一层轻纱。云隙之间,广袤的陆地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与地球迥异的绿色调。那绿色更深,更浓郁,夹杂着些许青铜色和蓝紫色的斑块,暗示着植被可能含有不同的叶绿素衍生物或其它光合色素。大陆的轮廓蜿蜒曲折,巨大的山脉像星球裸露的脊梁,蜿蜒起伏,山巅覆盖着皑皑白雪,与地球极为相似。更引人注目的是那纵横交错、在恒星光照下熠熠生辉的水系网络——巨大的湖泊如同散落的蓝宝石,奔涌的江河如同贯穿大陆血脉的银色丝带,最终汇入占据星球表面近百分之五十的蔚蓝海洋。
“天啊……”林露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纯粹的震撼与喜悦,“它太美了。”
“确实壮观。” **宏宇** 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他更关注的是数据面板上滚动的实时信息,“重力加速度0.98G,大气压力海平面约1.02个标准大气压,氮氧比例与地球高度近似,二氧化碳浓度略高但在安全范围内,有害辐射水平低于预期……几乎是为人类量身定做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工程师的严谨:“当然,未知病原体、过敏原、潜在危险生物等因素仍需实地验证。”
**赵娜** 坐在指挥席上,面前数个屏幕同时显示着全球扫描数据、轨道参数以及正在快速部署的初期传感器网络状态。“行星自转周期28.3标准时,公转周期402当地日。磁场强度稳定,能够有效偏转大部分恒星风和宇宙射线。初步扫描未发现大规模人工结构或能量源,但存在十七处待查证的微弱异常信号,已标记优先级。”
“空气质量分析结果出来了,” **刘颖** 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她正在医疗舱监控着首批准备登陆人员的生理指标,“未检测到已知的高危微生物气溶胶或毒性气体。但扫描显示大气中存在多种未知有机微颗粒,建议所有初期地表活动严格佩戴呼吸过滤器,直至完成生物适应性评估。”
“明白,刘医生。”林露回应道,目光依旧没有离开那颗星球,“我们会像对待一个充满宝藏但也可能带刺的花园一样,小心对待它。”
这时,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插了进来,是来自即将伴随“守护者”号行动的 **赵航** 的远程通讯:“喂喂喂!地面组的同志们,看到这美景,有没有一种想立马脱了宇航服下去撒个欢儿的冲动?我都羡慕死了!你们可是要去开荒种地了,我们还得去那黑黢黢的地方‘贴脸侦查’。”
林露被他逗笑了,紧张感消散了不少:“赵航,你就别眼红了。等你们凯旋,说不定我们已经在湖边给你修好那个‘最大停机坪’了。”
“嘿!说话算话啊露姐!”赵航的声音带着笑意,“不过你们可得小心点,谁知道那绿油油的草丛里藏着啥,别被外星兔子给叼走了。”
“放心吧,我们有最可靠的伙伴。”林露看了一眼身旁的宏宇和指挥席上的赵娜。
宏宇面无表情地接了一句:“外星兔子?如果存在,其机械骨骼结构和动力系统或许有研究价值。”
赵娜则头也不抬地补充:“根据赵航飞行员过往记录,被兔子叼走的概率低于其驾驶飞行器进行非常规机动的概率。”
通讯频道里传来赵航夸张的抱怨和几声其他人的低笑。
玩笑归玩笑,工作迅速展开。在赵娜的精确引导下,由十二颗卫星组成的初期监测网络被成功投射到启龙星轨道上。它们如同忠诚的哨兵,开始编织一张覆盖全球的感知大网,实时反馈着气象、地质活动、能量波动等海量数据。
“轨道监测网部署完成,数据链接正常。”赵娜报告,“未发现即时威胁。可以开始登陆程序。”
林露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指挥中心的所有成员。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既兴奋又略带紧张的面孔,其中很多是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他们第一次踏上真正的外星世界。
“各位,”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我们即将踏上启龙星的土地。这是一颗美丽的星球,也将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家园。但记住,家园需要建设,也需要守护。在兴奋之余,请务必牢记安全规程。我们代表的不只是我们自己,更是身后的人类文明。”
她顿了顿,下达了指令:“按照预定计划,首批登陆编队,出发!”
三艘运输舰调整姿态,引擎喷射出更强烈的光芒,如同三颗坠落的流星,义无反顾地扎向启龙星蔚蓝与绿色交织的大气层。
穿越大气层的过程是剧烈而颠簸的。舷窗外,因剧烈摩擦而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将窗口染成一片橙红,发出沉闷的轰鸣。船体微微震动,所有人都系紧了安全带,感受着这进入新世界的“洗礼”。
几分钟后,剧烈的震动平息,视野豁然开朗。运输舰已经突破了云层,在数千米的高空平稳飞行。下方的景象更加清晰、震撼。
广袤无垠的森林如同绿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天际线。树木高大异常,许多树冠呈现出伞状或塔状结构,与地球上的松柏或棕榈有些神似,但细节迥异。一些树木的枝叶间,隐约可见巨大的、色彩艳丽的絮状物,像是某种巨型鸟类的巢穴,或者本身就是奇特的植物结构。
蜿蜒的河流在阳光下如同银色的丝带,河水清澈,可以看到河床的轮廓。一片巨大的湖泊静卧在群山环抱之中,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和山峦,美得令人心醉。远处,一座高耸的雪山巍然屹立,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寻找预定的登陆点,”林露指示道,“靠近那片大湖的平原,兼顾水源、视野和地势。”
运输舰降低了高度,掠过森林的上空。近距离观察下,可以看到森林中并非死寂。一些小型、敏捷的、披着彩色羽毛或鳞片的生物在树冠间跳跃穿梭。远处,一群类似翼龙的生物展开巨大的肉翼,借助热气流在高空盘旋,发出悠长的、空灵的鸣叫。
“生物多样性初步确认,”林露一边记录一边说,语气兴奋,“生态系统活跃,但目前未观测到具有明显攻击性的大型陆生动物。”
终于,运输舰找到了理想的登陆点——位于大湖东侧的一片广阔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根据扫描显示肥沃,靠近水源,背靠一片坡度缓和的山丘,易于建立防御和获取石材。
“就是这里了。”林露确认。
宏宇立刻接管了指挥:“各舰注意,按照预定阵型降落。工程单位准备,落地后立刻展开一级防御屏障和基础模块。”
运输舰底部喷射出强大的气流,缓缓降落在长满齐膝高、形似芦苇但叶片呈紫蓝色的草丛的平原上。舱门开启,一股清新而陌生的气息涌入——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植物的清甜,还有一种淡淡的、从未闻过的、类似于薄荷和琥珀的奇异香气。
林露是第一批踏上启龙星土地的人之一。她穿着轻便的防护服,戴着透明的呼吸面罩,脚踏在略显松软的土地上,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是重力、气味、风声、光线……所有感官信息的综合,告诉她,这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可能成为新家的世界。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套触摸着那些紫蓝色的“芦苇”。叶片坚韧,边缘有细微的锯齿。
“样本采集,编号qLS-p-001。”她轻声对记录仪说。
环顾四周,视野开阔。碧蓝的湖水在微风中泛起粼粼波光,远处的森林如同绿色的城墙,更远处的雪山是绝佳的地标。天空是清澈的蔚蓝色,带着一丝淡淡的紫晕,可能是大气成分差异造成的。
“感觉如何,林博士?”宏宇的声音从面罩通讯器里传来,他正指挥着工程车辆从运输舰中驶出,巨大的轰鸣声开始打破行星的宁静。
“像……像第一个踏上美洲大陆的探险者,”林露回答,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充满希望,也心怀敬畏。”
突然,赵娜冷静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所有地表人员注意,轨道传感器检测到西北方向,距离约一百二十公里处,有间歇性、低强度能量脉冲,与背景辐射模式不符。信号源位于……鸿宇博士之前标记的裂谷区域。信号强度正在缓慢增强。”
所有人的动作都微微一顿。
林露和宏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果然,这片天堂般的土地,并非毫无秘密。
“什么性质的信号?”林露问道,努力保持镇定。
“仍在分析。结构复杂,非自然地质活动典型模式。重复周期不稳定,但……有规律可循。”赵娜回答,“建议提高警戒等级。”
宏宇立刻下令:“加快一级防御屏障部署!所有工程单位,优先建立外围警戒哨和自动武器站!侦察无人机准备升空,对信号源方向进行初步侦查!”
宁静的降落点瞬间进入了紧张的临战状态。巨大的充能屏障发生器开始嗡嗡作响,半透明的能量场如同一个倒扣的碗,开始在基地外围形成。带有轻型武器的无人侦察车驶出屏障范围,建立外围防线。数架侦察无人机呼啸着升空,朝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林露看着眼前迅速变化的景象,刚刚那份踏入新世界的浪漫情怀被现实的紧迫感冲淡了不少。她抬头望向西北方,那里是连绵的山脉,鸿宇提到的裂谷就隐藏在其中。
启龙星的第一印象,是令人窒息的美,是似曾相识的亲切,但在这美丽与亲切之下,似乎涌动着未知的暗流。
“看来,”林露轻声对自己,也是对通讯频道里的同伴们说,“我们的‘龙吟’基地,从落地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它的‘吟唱’了。希望不是战歌。”
无人侦察机传回的第一批画面,开始出现在赵娜的屏幕上。画面中,那条巨大的裂谷幽深黑暗,两侧崖壁上覆盖着茂密的、发出微弱荧光的奇特苔藓,而在裂谷的深处,似乎有某种非自然形成的、光滑的岩壁结构,若隐若现。
未知的挑战,已然来临。
(第10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