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街道办跟来的十多名干事协助,将围观的群众驱赶回各自的四合院里。
接下来的操作不合适他们看到。
随后,一部分工作人员背对着现场,围起了一道临时的人墙。
在人墙的遮挡下,清洁队掏粪工老陈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聋老太身上那身被粪水浸透、紧紧粘在皮肤上的衣服剪开、剥离。
同时,安排其他人继续从四合院内的水龙头接水,一桶一桶地提出来,对着聋老太的遗体进行更为彻底的冲洗,尽可能地将残留的污物冲刷干净。
之所以要费这番周折,道理很简单:
如果就这样把遗体原封不动地送过去,解剖时散发的气味和视觉冲击可想而知,那简直是在挑战法医的承受极限。
解剖人员确实是见惯了各种尸体,对尸臭可能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但这绝不代表他们会愿意面对一具糊满粪便的遗体。
不过,现场进行这样的清理操作。
说到底,是不符合严格的办案流程的……
这也是因为聋老太在这世上早已没有亲人了,不会有人跳出来质疑或反对这种做法。
……
等他们冲洗干净,李所长让人回所里电话通知的法医和技术人员才到达现场。
来人开着一辆改装的白色的专门运输尸体的“法医勘察车”,其实就是一辆解放牌卡车改装后刷了白漆,车厢内部进行了特殊布置,用于隔绝和固定运载的遗体。
几名专业人员用橡胶裹尸袋将尸体小心封装,随后运往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也就是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当时被俗称为“仵作楼”的地方。
解剖进行得相对简单。
在确定体表无明显伤痕之后,主要对胃和肺部进行了解剖。
肺部呈现出典型的溺死特征:体积膨大,表面可见“溺死斑”,切面有大量混着粪渣的泡沫状液体溢出。
胃内容物则提供了另一项关键证据:除了少量未消化食物,胃里发现了大量与粪坑成分一致的液体,且部分液体已进入十二指肠。
这强有力地证明了,在落水时,死者还活着,并且有过剧烈的吞咽和呛吸动作。
法医秦明做完这一切,出具了解剖报告:死者系在意识清醒、自主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落水,并因溺水过程发生了典型的应激反应。
如此一来,可以确定不是被杀人抛尸。
而李所长对杨翠兰的审讯,因为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以及有了孩子后的心态发生变化,审讯并没得到什么有用信息。
加之杨翠兰的情况很特殊,家里有一个没人照顾必死的易中海。
没有切实证据,杨翠兰在审讯室关押24小时后就被放了出来。
事实上,此案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非常规之处,例如在现场……冲洗尸体,其根本原因与最终案件得以快速定性一样,都绕不开一个现实:
聋老太在这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
没有人会为她追究细节,没有人会为她追问到底。
……
最后的结果,因为聋老太是掉落在露天粪坑靠近道路的地方,案件定性为夜晚失足掉落粪坑,因无人发现导致的溺亡。
由此,四合院大boSS聋老太就这么在粪坑里结束了她罪孽深重的一生。
至于她的尸体,四合院里的人自然不可能去处理的。
最终还是街道办派人,拉去火葬场火化了。
甚至连骨灰都没留下。
……
等杨翠兰回了四合院,李所长也让人来院里宣布了调查结果。
虽然贾张氏对杨翠兰能完整的回到四合院很不满,但还是朝着后院的方向啐了一口:“该!老天爷都看不过眼,收了她这老妖婆!”
贾张氏这次说话总算是让四合院里的大伙顺心了一次。
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回想起聋老太往日拿着拐杖敲这家玻璃,砸那家窗子,抢这家的鸡,端那家的鱼。
再对比如今这被大家的排泄物泡发了的结局,竟没人觉得害怕,反倒有种说不出的痛快。
派出所的人一走,众人倒没继续聚着聊下去。
而是在杨瑞华、杨翠兰、贾张氏等人的带领下,一窝蜂地朝着后院聋老太的房间跑去。
本来还有不少人期望能找到些好东西的。
但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了。
翻箱倒柜之后,众人发现聋老太的存粮少得可怜,仅有的半袋棒子面和几个已经发硬的窝窝头。
不过聋老太的家具倒是实打实的。
尤其是那床,不仅木材很好,还是个大家具。
所有人都想要,但没人能搬走,最终愣是被一块块拆开。
等发现床下的暗格时,都以为要发现什么宝藏了,结果却又是失望,里边空间虽大,却空空如也。
至于聋老太手里的三百块钱,没花完的部分不知道是被谁找到并偷摸藏了起来,总之并没引起什么波澜。
……
随着房门被哐当一声带上,聋老太在这世上存在过的最后一点痕迹,仿佛也在这场疯狂的抢夺中被抹去。
她的生命始于前朝,终结于粪坑。
而她留下的微薄遗产,最终也以这样一种不堪的方式,消散于邻里之间的贪婪与冷漠之中。
95号院关于聋老太的这一页,就这么彻底翻了过去。
只剩下那间空空如也、弥漫着陈腐气味的屋子,无声地诉说着发生的一切。
地府,森罗殿。【注意不是要搞玄幻,就这么一段而已。只是为了让她的结局在后文里戏剧地再悲剧一次,你们绝对想不到,要是有人能想到,后文我就不写了】
聋老太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周身不再是被粪水泡发的样子,而是恢复了她五六十岁时,还算端庄的样貌。
只是那眉眼间的刻薄与怨毒,却比生前更加浓郁,几乎要凝成实质。
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声嘶力竭,朝着端坐于上、面容模糊不清的判官连连叩头:
“青天大老爷!判官老爷!您要为民妇做主啊——!!!”
“民妇死得冤啊——!!!”
判官崔珏面无表情,手中捧着一本散发着幽幽青光的厚重簿册,正是大名鼎鼎的生死簿。
他并未立刻理会聋老太的哭诉,只是指尖划过生死簿上属于聋老太的那一页,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生死簿上的记录清晰可见:……大奸大恶,折损阴德。
阳寿本应不长,然因果纠缠,变数不断,偷走他人气运,最终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