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给的赏赐是在大概两个月后送到紫荆关的,和之前不一样,这一次皇帝并没有给予谢莞娘物质奖励,而是给了她一个惠安县主的封号,以及一座位于保定府府城达官显贵聚居区的县主府。
只是两个药方,当然不配拿一个县主封号,但皇帝在让人拟旨时,历数了谢莞娘一直以来为朝廷做出的种种贡献。
那些认为皇帝奖赏过重的人,看到列在圣旨上的这个那个,一串功劳,再一想这姑娘其实也算是皇帝的侄女来着,得个县主封号,每年多领一些禄米而已,又不是实打实拥有封地,其实也不算逾矩,于是便也纷纷闭上了嘴,并未出言反对。
倒是南阳王那一家子,因为谢莞娘靠自己的本事得了县主封号,个个心情都不大好。
尤其是南阳王,给谢静姝写信,让她劝谢莞娘认祖归宗,结果那女人去倒是去了一趟紫荆关,但却对他要求谢莞娘认祖归宗的事情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他心下着急,后续也曾写信催问,结果那女人却跟中邪了一样,只让过去送信的人回了他一个“滚”字。
南阳王打听不到谢道衡和谢静姝的谈话内容,也打听不到谢静姝和谢莞娘的相处情形,是以他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之前明明被他说动了的人,怎么突然就又改变主意,不肯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难道她就甘心眼睁睁看着南阳王府的爵位旁落,谢莞娘这个南阳王府的唯一后嗣,最终却连一个铜板也没能捞到?
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敢顶风作案,继续搞什么小动作的南阳王,这段时间格外心焦。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留在京城的眼线,给他传回了谢莞娘因功受封的坏消息。
如果说谢莞娘以前靠江远勉强得了个“夫人”称号,还属于是夫荣妻贵的范畴,并不代表她本人有多少本事,又会多么难搞。
但现在谢莞娘靠自己实打实的功劳受封县主,却证明了她不仅性格刚烈,而且还有一身即使不认祖归宗,也能靠她自己争取到荣华富贵的厉害本事。
这个认知让南阳王心情十分复杂。
谢莞娘受封县主,他想要达成所愿,难度将会再次拔高,这当然是件麻烦事。
可谢莞娘居然这么有本事,居然能立下这么多实打实的功劳,这又让南阳王忍不住懊悔与自豪。
懊悔的是他当初听了自己母亲的话,选择另娶新妇,自豪的当然是谢莞娘就算不认他,他也还是谢莞娘生父。
有个这么厉害的闺女,他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就是吧,如果这闺女能再争气一点,当初直接托生成个儿子,那就更完美了。
得亏谢莞娘不知道这狗东西心中所想,不然她一准儿让家里护卫寻了最脏最臭的泔水桶,泼他一身一脸的污秽之物。
和不是个东西的南阳王不一样,其他关注着谢莞娘的人,比如谢氏族人、汪小芝、陈里正、陈大夫、郝玉、陈氏、侯夫人一家,则都很纯粹的在为谢莞娘高兴。
他们纷纷送了贺礼过来,谢莞娘挺着大肚子,又是一番回礼、回信,好一通忙碌。
万幸她身体好,怀着孕也就只是稍微有些行动不便,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累一点儿就觉得不舒服。
她在给大伙儿的回信里说,等孩子满周岁,她会去一趟府城的县主府,届时再给大家下帖子,请所有人过来一起聚聚。
大伙儿收到信,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她现在已经快要生孩子了,实在不方便再张罗宴席,招待大伙儿过去沾沾喜气。
胡氏更是直接按习俗备了最高规格的催生礼,打算等时间差不多了,就亲自带人给谢莞娘送到紫荆关去。
除此之外,她还给谢莞娘准备了不少她托人情寻来的各色补品。
以前谢莞娘的身份需要藏着掖着,她连谢莞娘成婚这么大的事儿,都没能亲自到场参与,说来也是颇觉遗憾的,现在谢莞娘不用再继续躲躲藏藏了,胡氏就想把娘家人该给出嫁女的倚仗,一股脑儿全都给足了。
至于家里的这一摊子事儿,她已经计划好要暂时交给儿媳料理。左右她大儿媳也已经嫁进来两年多了,是时候尝试着独自掌家,以及在她不在时处理族中事务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她长子其实已经考中进士、入京为官了,之所以儿媳还留在老家,是因为彼时她身怀六甲,实在没办法跟着丈夫一起进京。
后面她生了孩子,不仅自己要坐月子,而且孩子也不可能小小年纪就被她带着长途奔波,于是夫妻俩就决定暂时还是继续分居两地。
好在这样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等胡氏给谢莞娘送完催生礼,她就差不多该启程出发了。
等她走后,胡氏不仅要继续打理家里和族中的一应事务,而且还要张罗着给二儿子娶媳妇。
等新媳妇进了家门,她这个做婆婆的也不能闲着,她得继续教导二儿媳掌家理事、处理族中事务。
当然,因为二儿子迄今为止就只是个小小秀才,胡氏短时间内倒是不必再经历一次“儿媳才刚上手,儿子就把人带走”的乌龙事件了。
之后的数年乃至十数年内,她都可以清闲一点,尽情地使唤儿媳了。
好在,这种“使唤”和某些婆婆给儿媳立规矩,让儿媳起早贪黑伺候自己起居的使唤不同,不会引起婆媳矛盾。
那些身为儿媳的小媳妇们,还是很喜欢婆婆分权给自己的。毕竟在大家族的深宅大院里,权力是和地位、脸面直接挂钩的。
收拾收拾,胡氏估摸着时间,让谢蔚带着族中身手好的那些子弟、世仆,陪自己跑了一趟紫荆关。
谢莞娘压根儿没想到胡氏会来,听到下人禀报,说是她娘家母亲来给她送催生礼了,谢莞娘整个人直接就傻在那儿了。
还好这会儿是晚上,江远已经从军营赶回来了,他拉了一下呆愣在原地的谢莞娘,“走,我们一起去迎母亲。”
“哦哦。”谢莞娘如梦初醒,跟着江远往前院去迎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