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光标悬在“确认启动”上方,刘好仃的手指却没按下去。他把页面最小化,重新打开了邮箱,点开那封刚发出去的“三年技术迭代规划书(初稿)”,点了“撤回”。系统提示成功,他又把文件拖进“待修订”文件夹,备注写得直白:“客户风向变了,先别往外送。”
他顺手调出销售部转发的最新采购意向书,逐行往下看。酒店集团的新项目清单里,“低反射+高隔热”被加粗标红,连续出现七次。他翻了翻之前的客户反馈汇总,这类需求在三个月前还只是零星提及,现在倒成了标配。
刘好仃抽出笔,在本子上写下三行字:
一、现有镀膜工艺能不能叠加隔热层?
二、如果要改,最快多久能出样品?
三、改了之后,原来的自清洁功能会不会受影响?
写完,他合上本子,拨通销售部电话:“最近两周,凡是问过‘复合性能玻璃’的客户,把记录全传我一份。”挂了电话,他又补了一句,“对了,顺便查一下,咱们主要对手,谁已经上了这条线?”
等资料的空当,他打开人才培养试点的名单,目光落在王芳和陈涛的名字上。这两人是他反复权衡后圈出来的,一个细心,一个手快,搭配起来能互补。可当他翻到个人技能档案时,眉头慢慢皱了起来——三个人的培训记录里,都没有光学参数识读这一项。而新方向的研发,第一关就是看懂光谱曲线。
他拿起笔,在名单边上画了个圈,写了四个字:“基础不行。”
手机震动,销售部把资料传了过来。刘好仃点开附件,一条条翻看客户咨询记录。有客户直接问:“你们有没有像xx厂那种既能防晒又不反光的玻璃?”还有人说:“现在不做复合功能,都不好意思谈高端项目。”最后一页是竞品动态简报,三家主要对手在过去两个月内陆续上线新型镀膜产线,其中一家已经在官网打出“双效一体,重新定义幕墙标准”的广告语。
他把三份参数表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墙边的白板上,用红笔把“可见光反射率<15%”和“太阳能总透射比<38%”这两项圈了出来。接着在旁边写下一行字:“我们能快在哪?”
正看着,手机又响了。是质检组打来的,语气有点紧:“刘师傅,对比报告出来了,咱们目前的设备做不了这种复合镀膜,除非改造镀膜舱温控系统,还得加装多弧离子源。现在厂里没这预算。”
“我知道了。”刘好仃应了一声,“先把报告发我,原件留档。”
他坐回电脑前,把竞品参数和客户需求并排打开,一边看一边记。越看越清楚:市场不是慢慢变,是突然跳了一级。原来拼的是单一性能,现在要的是“一玻璃多用”。他早该想到的——新产品火得这么快,别人不会原地踏步。
他重新打开“三年技术迭代规划”文档,把第三年的“自清洁镀膜”目标删掉,改成:“复合功能镀膜技术研发”。又在第一年目标后面加了一句:“同步评估现有产线兼容性,优先实现低成本快速迭代。”
改完,他盯着屏幕看了会儿,没保存,也没发。他知道,这时候发出去,只会让团队乱阵脚。得先弄明白两件事:一是人能不能跟上,二是路能不能走通。
他掏出手机,给老周发了条信息:“明早别巡检了,9点前把首批轮岗的八个人叫到旧仓库会议室,做一次摸底测试,我来出题。”
发完,他又补了一句:“带齐工具手册和上次培训笔记,谁迟到十分钟,直接退出试点。”
刚放下手机,门被敲了两下。老周探头进来,手里拎着两个饭盒。“还没吃?”他把饭盒放在桌上,“听说你中午就没动地方。”
“刚忙完一段。”刘好仃接过饭盒,打开,米饭压得实,菜是青椒炒肉片,油有点多。
“撤回那个规划书了?”老周坐下,自己拉开椅子,“销售部说你把邮件撤了。”
“客户要的东西,咱们还没准备好。”刘好仃夹了口饭,“他们现在不只要干净的玻璃,还要能防晒、不晃眼、还不影响室内采光的。咱们那套‘自清洁’路线,得调头。”
老周嚼着饭,点点头:“我就说最近几个大单都卡着问性能叠加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先看看咱们的人底子够不够厚。”刘好仃指着名单,“八个人里,三个看不懂光谱图。明天做个测试,真跟不上,就得重新定人选。”
“那你准备教?”老周问,“时间来得及吗?”
“教肯定要教,但得先知道从哪教起。”刘好仃把饭盒盖上,“不能让人稀里糊涂上岗,干不了活,还打击信心。”
老周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李姐的女儿在职业学院教材料工程,上个月还问我厂里需不需要开个专项培训课。我当时觉得用不上,没回。”
“现在用上了。”刘好仃立刻抬头,“你明天联系她,问问能不能下周过来讲两节实操课,主题就叫‘怎么看懂一张镀膜参数表’。”
“行,我回去就打。”老周站起身,“会议室我让小张去收拾,顺便接个投影仪。”
“别太正式。”刘好仃摆手,“几张桌子,八个凳子就行。让他们感觉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考试的。”
老周走到门口,又回头:“测试要是不过呢?”
“不过就不上。”刘好仃声音没抬,“轮岗不是福利,是为将来扛事。扛不动的,先练着。”
老周点点头,走了。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刘好仃打开新文档,开始写测试题。第一题:给出三条不同镀膜工艺的光谱透过率曲线,请指出哪一条最适合用于高层建筑南向幕墙,并说明理由。第二题:现有设备在保持自清洁功能的前提下,能否通过调整沉积时间实现隔热层叠加?请列出三项关键验证步骤。
他写到第五题时,抬头看了眼白板上的竞品参数,又加了一道附加题:“如果你是客户,最希望我们的玻璃解决哪一个问题?请用一句话回答。”
这道题,他特意抄了一份,发给了“发展意见组”的群消息。末尾加了一句:“明天开会,第一个发言的,奖励半日调休。”
窗外天色渐暗,车间的灯一排排亮起。夜班交接的时间到了,机器声依旧平稳。刘好仃揉了揉眼睛,把测试题打印出来,叠好放进文件夹。桌面上散着客户资料、白板草图、还有那份未保存的技术规划文档。
他端起桌角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早就凉了。放下杯子时,笔尖在便签纸上轻轻一点,又写下两个新名字:赵磊、孙雯。一个是设备组的老手,一个是质检新人,一个懂机械,一个懂数据。
他把便签纸折好,夹进笔记本。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节奏和远处机器的运转声慢慢合上了拍。
隔壁传来叉车缓缓移动的声音,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