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还在嗡嗡地吐着纸,最后一角《技术白皮书》滑出槽口,刘好仃伸手按住,没翻,也没拆。他盯着那烫金标题看了两秒,转身走到文件柜前,拉开最上层抽屉,“咔”地锁了进去。
老周正要开口,被他抬手拦下。
“先不说它。”刘好仃声音不高,但会议室里没人再动,“现在七点三十五分,我们还有十五分钟。不开长会,只做一件事——每人说一条最怕的事,再讲一件马上能干的活。谁都不许说‘等上面批’或者‘看人家怎么做’这种话。”
老陈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敲着笔记本边缘:“我怕测出来的数据不合规,客户拿着打官司。”
“那就先测,后补流程。”刘好仃点头,“你今天能做的事是什么?”
“我可以调旧线模拟抗压环境,用库存边角料跑一组极限值。”老陈顿了顿,“但只能算参考。”
“够了。”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参考值可用”四个字,“王姐,你呢?最怕什么?”
王姐靠在桌边,眉头拧着:“我怕客户问具体数字,我说不出来,或者说得不准。昨天刚有客户问K值能不能低于1.3,我连新模型都没摸透。”
“那你现在能做什么?”
“重新整理节能话术模板,把不确定的模糊表达全删掉,只留有依据的。”她顿了顿,“但得等研发给准数。”
刘好仃摇头:“不等。咱们换种方式——先挑客户最关心的三项指标:隔热、抗风、密封。不求全,只求每项都有一个说得出口的数据支撑。哪怕只是‘在类似条件下表现提升明显’这种说法,也比沉默强。”
王姐眼睛亮了些:“我可以加一句‘基于本地气候实测环境推演’,听起来更实在。”
“对。”刘好仃笑了,“咱不说‘全球领先’,就说‘深圳工地实打实干出来的经验’。”
老周咧嘴:“这倒真是我的地盘。”
“轮到你了。”刘好仃看向他。
老周挠头:“我怕进不去工地,拍不到新图,宣传材料全是空的。”
“那你能做什么?”
“仓库还有几块上次替换下来的旧玻璃样板,我可以摆到不同场景里拍对比照——比如淋水测试、框体安装缝隙这些,配上文字说明,做成小视频发客户群。”
“行。”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和早上一模一样,只是这次他没写“信息流转”,而是写了三个词:“测关键项、讲真故事、抢认知位”。
“我们拼不了速度,就拼真实。”他说,“他们出新品,我们不出报告,出‘工地日记’。”
老陈皱眉:“可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太被动?好像跟不上节奏。”
“不是被动。”刘好仃转身调出老周昨天拍的照片,投影到墙上,“你们看这张地基防水层,金属支架歪了,普通玻璃在这种环境下三个月就起雾变形。如果我们能在话术里强调‘针对深圳高湿多雨工况优化密封结构’,这不是落后,是更懂。”
王姐反应过来:“我们可以把‘缺陷’变成‘解决方案’的切入点!”
“没错。”刘好仃点头,“他们打性能牌,我们就打场景牌。不比参数表,比谁更知道工地会发生什么。”
老陈沉默几秒,忽然开口:“如果按你说的,只测三项核心指标……其实不用等审批。质检组那边有台闲置的老设备,虽然精度差些,但做初步抗压和热传导模拟够用。”
“多久能出数据?”
“今天下午就能搭好测试环境,明早出第一轮结果。”
“那就干。”刘好仃抓起记号笔,在“测关键项”下面划了条横线,“明天晨会,我们要有三组实测参考值,哪怕标着‘非标测试,仅供内部参考’也行。”
王姐立刻掏出平板:“我同步调整客户沟通策略,重点推‘施工适配性’这个概念,把我们的服务响应速度当优势讲。”
“别光讲。”刘好仃提醒,“今晚发个通知,凡是近半年合作过的项目,我们都免费提供一次‘安装环境评估’,由老周带队实地走一遍,拍照片、做记录,回来出建议书。”
老周一愣:“这不得跑断腿?”
“但客户会觉得我们在乎细节。”王姐接道,“而且这些素材又能反哺研发。”
刘好仃笑:“你看,网连上了。”
老陈低头看表:“八点差五分。我得赶紧去设备科打招呼,借人手。”
“去吧。”刘好仃递过一张便签,“这是优先测试的三项指标清单,标注清楚就行。”
王姐站起身:“我也回去改模板,争取中午前发初版。”
老周拎起相机包:“我去仓库找样板,顺便看看有没有防雨布能借。”
人都走了,刘好仃没动。他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三个词——“测关键项、讲真故事、抢认知位”,用黑笔描了一遍,又用红笔圈起来。
手机震动,是系统提醒:任务进度未更新。
他点开,找到“研发测试”那一栏,原本写着“待审批启动”,现在改成:“非标模拟已启动,首测预计明日九点前完成”。
提交时,页面跳出提示:“该操作暂无上级批复记录,确认提交?”
他点了确定。
窗外雨声渐密,走廊传来脚步声,有人抱着文件匆匆走过。打印机又响了一下,自动重启,吐出一页新的测试申请表。
刘好仃走过去取下来,是老陈刚提交的电子单打印件。他在审批人栏签下名字,顺手在表格背面写下几行字:
“与其等流程齐全再起步,不如让动作先跑起来。
数据可以不完美,但回应必须及时。
客户要的不是万无一失,而是‘你在想办法’。”
写完,他把纸折好,夹进笔记本里。
抬头看钟,八点二十三分。
他重新打开电脑,调出客户反馈汇总表,开始筛选那些提过“施工环境复杂”“之前玻璃起雾”的项目名单。
鼠标滚轮往下拉,一条记录跳出来:坪山工业园,去年十月报修,原因为“窗框密封不良导致内部结露”。
他点开附件照片,果然,玻璃边缘有水渍渗透痕迹。
正要备注标记,手机响了。
来电是仓库管理员。
“刘师傅,你说的那几块样板找到了,但有一块边缘裂了缝,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裂了?”他问。
“是啊,搬的时候磕的,大概两厘米长。”
刘好仃想了想:“先留着。把裂缝位置拍清楚,标注尺寸,发我邮箱。”
挂了电话,他翻开笔记本,在“讲真故事”旁边添了一行小字:
“真实的缺陷,有时候比完美的样品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