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领啊?要交钱吗?”有个孩子大声喊了一句。
教室外的人都纷纷摸向自己的裤兜和钱袋子。
如果能得到一张奖状,也不是不可以。
想来她们这辈子还没得到过什么奖状、表彰的东西呢。
今天的奖状,也是她们自己努力学习得来的。
那么多张奖状呢,叫苏老师自个儿掏钱好像是有点不合适。
苏凤昭拍拍桌子,朗声笑道:“不用交钱!交什么钱啊!”
“我们今天既做表彰,也做表演,为我们的同学庆贺,也鼓励她们能继续努力,即使将来从扫盲班结课,也不要停止学习。”
孩子们没听见后面的话,听到有表演就开始欢呼了。
大家都好奇有什么表演,苏老师也没有通知她们啊。
“不用你们表演,我给大家表演。”
啊?众人震惊。
“这次期末考试第一名的人呢,是徐小凤同学,我们有请她上台来领奖好不好?”
“好!”捧场的孩子们巴掌拍得啪啪响。
徐小凤没挤在前排,隐约听见了自己的名字,想往里挤又不好意思。
直到趴在前面的杨玥回头喊了一句,“小凤妹子!快来!快来!你是第一名!发奖状了!”
其他人纷纷给她让道。
徐小凤面对众人的目光更羞涩了。
其实更不好意思的是,她心里觉得她这次也是第一。
她为自己这种想法感到羞愧,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觉得自己也有那么一点好,明明只是认识了几个字而已,连小学生都比不过,她却为此沾沾自喜……
想抬起头,又抬不起头,怕别人觉得自己太骄傲了。
苏凤昭比她高,看着眼前低着头的她,笑容温柔,“徐小凤同学,又考了第一,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当之无愧?
“愧”这个字她特地问过苏老师该怎么写。
初学之时觉得复杂极了,说是写字,其实更像是在画画,一笔一划都要照着临摹。
心鬼,当之无愧,心中无鬼。
她懵懵懂懂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弯着的脊梁渐渐挺直,抬起头看向她。
她是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第一名,是每天闲着都在学习读写,是没有一刻后悔犹豫,她真的很努力了。
凭什么不能开心?
凭什么不能骄傲?
小小的荣誉就不是荣誉了吗?
一分钱也是钱,一分钱弄丢了她也会心疼。
这一分的荣誉,她也想欢喜,正大光明地欢喜!
“这是你的奖状,你把他和其他人的奖状一起打乱,然后翻过面全部给我,我找到了才发给你。”
徐小凤傻了眼,“啊?要是找不到……”
苏凤昭微微一笑,“你要相信我~”
她背过身去,徐小凤手忙脚乱地将奖状打乱。
“好、好了。”
苏凤昭接过翻面的奖状,展示给台下和窗外的人看,“这叫变魔术。”
“你们看,我没有做任何标记,刚才我也没有看,但我能一次就抽中她的那张奖状,成功的将奖状发给她。”
一次就抽中?
“怎么可能?”
苏凤昭笑着将奖状展开面向他们,手指在一张张纸的角上来回。
“这个,这个,还是这个~”她故意逗着他们玩了一下。
最后,她的手指落在其中一张,捻着角,将奖状抽出来,在他们眼前晃了晃。
“是不是第一名的奖状?”
“哇!啊啊啊!真的是诶!”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最会捧场了。
“等一下,前三名的同学除了奖状还有奖品。”苏凤昭脸颊都笑酸了,这点小把戏哄哄小孩还是可以的。
她把自己带来的帽子展示给大家看,里面空空如也。
她盖上一张布,手掌在上面转了几圈。
“里面能变出什么呢?”
“里面都没有东西,怎么可能会变出来?”
好奇的议论声一直不停,苏凤昭的变魔术也在继续。
她解开布料,手伸进帽子,眼睛骤然瞪大。
还真摸到东西了?啊?
“什么啊?苏老师?里面是什么?”
“什么东西?真能变出东西来吗?”
苏凤昭猛地拿出一本字典,“当当当当~新华字典!”
“哇塞!怎么变出来的!”
“好厉害啊!好厉害!”
“真是魔术诶!”
孩子们的惊叹和掌声令苏凤昭有些飘飘然。
她将奖状和字典递给徐小凤,“徐小凤同学,恭喜你。”
徐小凤满脸笑容地接过,厚重的字典,薄薄的奖状,没有比这更贵重的礼物了。
苏凤昭变着魔术发奖状,前三名后面的奖状与成绩不大相关,卷面最整洁、字最好看、进步最大等等奖项。
领到奖状的人都忍不住欢欣。
苏凤昭见证了她们这半年来的努力和进步,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也希望她们能坚持下去。
到了这个年纪,人生已经不再是为了考试这些而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为了明白更多的道理,为了丰富自己而学习。
如果她们能理解,她做的事情就有更多的意义。
最后,苏凤昭走出教室大喊,“同学们,假期快乐!”
“苏老师,假期快乐!”
李向党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笑着鼓掌,“小苏老师,这扫盲班被你带得真有那么一点样子了!”
“首长好!”
“首长好!”
还没散完场,几个军人立刻站直敬礼。
李向党抬手示意,“不必不必,我今天就是听说你们扫盲班第一学期结课了,我过来看看,没想到这么热闹。”
大家都藏不住笑。
“小苏同志,你前面不是写了篇部队的文章吗?我看过了,写得非常不错啊!”
文章?她还没寄出去呢,他咋知道?
苏凤昭只是困惑了一秒就应承下来了,“是吗?我就随便写写的。”
李向党“咦”了一声,“别谦虚!你才华高得很呐!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刊登在我们的军报上!我们的军人看了肯定备受鼓舞!”
“我看了之后也有很多想法,走,咱边走边聊。”
苏凤昭虽然有些云里雾里的,但还是顺着他的话去做了。
没和杨玥她们同行,而是和李向党走了去他家的路。
“我觉得你在文中写的有句话非常好——有人高喊,‘解放军来了’,不知道怎么的,听到这句话我顿时就觉得安心了。”
“这句话简直就是写的就是咱们的军民鱼水情嘛!”
李师长说得有模有样的,苏凤昭也笑呵呵地应着。
这像是真看过的,她的文章里真有这句话。
走到李师长家,门一关,他脸色就变了,“土屋赤理,出动了。”
苏凤昭身体一挺,这才是李师长找她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