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穗凝望着被众人围着的襁褓,又看了一眼被夸作“粉雕玉琢”的巧姐儿,她听见自己喉间溢出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她下意识抚上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
沁荷庭张灯结彩的热闹,像檐角垂落的鎏金流苏,明明灭灭晃在她眼底。再过一月,云姨娘的孩子也将临盆,到时又会添上新的热闹......
巧姐儿渐长,每日被课业缠得脱不开身,来烟雨居的时日越发稀疏,往日里两人说笑的场景,如今只能在回忆里找寻。
宋怀谦不来烟雨居的这些日子,禾穗给董母的绣的一对寿字软枕已收了尾,一个硕大的“寿”字金光熠熠,周围云纹环绕,似要腾云而去,湖蓝缎面被金线衬得沉稳又华贵。
绣完软枕,她仿佛被抽去了忙碌的丝线,没了正经事可做。每日枯坐在窗前,替董婉与巧姐儿做着衣衫鞋袜,一针一线,缝的都是寂寞。
又重拾许久未碰的湖笔,照着字帖练字,墨香晕染开,却填不满心底的空缺。纸上的字越来越工整,可日子却越来越寡淡。
窗外的天,时阴时晴,她的心,也似这天气,捉摸不透的惆怅。
如今瞧着沁荷庭的热闹,心底升起无限艳羡,有个孩子真好。
翌日辰时,当宗正寺卿宋濂捧着明黄圣旨跨过门槛时,晨光驱散薄雾,“赐婚张氏为世子侧妃”的尾音消散在晨风里。
禾穗抬眸,瞧见董婉扶着青岚的手起身,身形晃了晃。端王府内众人众人或喜或忧,神色各异。仔细看便发现,长风院众人皆在强颜欢笑。
经过一个多月的冷落,禾穗在描红中渐渐磨平了棱角。宠和爱是可以分开的,世子对义姐董婉的情分再深厚又如何?却不妨碍他在云姨娘院里逗弄将诞的胎儿,或是从乳母怀里抱过宋曜时眼底流露出的温软。
男人的心动与欲望原是两桩事:心动给了白月光,欲望却可以分给任何一个解语花。
八月二十九,禾穗早早收拾妥当,来到瑞锦阁,青梧邀她进屋内坐等。
雕花槅门外的日光渐渐暖起来,将廊下的鹦鹉架照得发亮,笼中鸟儿正梳理着翠绿的羽毛,鸣声清脆。
不多时,宋怀谦便揽着董婉从内室出来,他簇新的石青锦袍上绣着暗纹云蟒,步履间带起雪松香的气息,而董婉身上的藕荷色罗裙轻轻曳地,鬓边的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两人相依的模样,让禾穗瞬间恍惚,仿佛回到了县府那个紫藤花架下的午后。
“阿穗,怎么来的这般早,可吃过早膳?”董婉温柔的话语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禾穗眸中的怔忪。
她连忙屈膝行礼,声音恭敬:“劳姐姐挂心,早早用过了。”
话音刚落,巧姐儿也从门外走了进来。小姑娘变化很大,昔日风风火火的性子已然退去不少,一身鹅黄的比甲衬得她愈发亭亭玉立,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静,少了几分往日的活泼。
她规规矩矩地向宋怀谦和董婉行礼,然后安静地站到了董婉身边。目光落在禾穗身上时,飞快的眨了眨眼,依稀还是曾经那个抱着自己一脸依恋的小姑娘。
“都到收拾妥当了,便出发吧!”宋怀谦抬手替董婉理了理披帛,石青锦袍袖口的金线蟒纹扫过她鬓边的点翠步摇。
说罢他揽着董婉率先走出瑞锦阁,巧姐儿自然地上前牵起禾穗的手:“姨娘也不等等我。”小姑娘的掌心还带着晨露似的湿润。
秋风卷着桂花香灌进来,吹得巧姐儿双环髻上的银蝶钗不住颤动。忽然想起这孩子幼时总爱攀着她的脖颈撒娇,奶声奶气的“禾穗姐姐”蹭得耳畔发痒,小手里举着咬了半口的芙蓉糕,非要把最爱的糕点掰一半塞进她嘴里。
“我想着一会儿得经过咱们院子,让你多睡会儿。”禾穗垂眸替巧姐儿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如今月白色比甲下的身形长开了,举着芙蓉糕的小手早已能稳稳攥住狼毫习字。
前方宋怀谦扶着董婉坐上肩舆,巧姐儿忽然拽了拽禾穗的手,“姨娘快走,别让爹爹娘亲等急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出了端王府,换了装饰华贵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轱辘声,禾穗隔着车窗望见角门方向仍有仆役在搬运箱子。
巧姐儿忽然将头靠在她肩上,“姨娘,你说玄霄见了我,还认得我不?”
禾穗闻言,只觉手臂与肩膀的旧疤又开始隐隐作痛。
“你还惦记着玄霄呀?”禾穗指尖划过小姑娘鬓边的银蝶钗。
“自然,”巧姐儿忽然坐直身子,“三表哥给我的信上说了,玄霄现在长得老大了,每顿要吃好大一盆。”她从袖中掏出半张信纸,宣纸上的墨痕被攥得发皱,“你看,三表哥还画了玄霄趴着的样子,耳朵比我拳头还大呢!”
信纸展开时,禾穗看见稚拙的笔触画着只趴着的黑犬,脖颈处系着的红绳,倒与巧姐儿去岁时给玄霄编的项圈一个模样。
董府门口,王氏早已翘首以盼。她身上的茜红缂丝比甲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鬓边新换的累丝金簪在风中微微晃动。
待瞧见端王府的马车浩浩荡荡行过来,王氏脸上霎时绽开笑纹,忙快步迎上前来。
宋怀谦扶着董婉下车的瞬间,王氏扬声道:“妹妹、妹夫,你们可算到了。”话音未落,又转向刚下马车的巧姐儿和禾穗,眼角的细纹里都嵌着暖意:“巧姐儿出落得越发清丽了!禾穗妹妹也来了。”
众人一番见礼后向府内走去。王氏一边挽着董婉的手说着体己话,一边引领着众人穿过抄手游廊,宋怀谦拉远了些距离信步跟着。
园子里的石榴树结满了果实,火红的花萼早已褪成褐红色。
巧姐儿踮脚伸手去够,她指尖刚碰到最底下那颗裂开口的石榴,整串果实便在枝头晃了晃,几片褐红的花萼簌簌落下,掉在她双环髻上的银蝶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