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外。
在曹变蛟和建奴骑兵周旋的时候,卢象升率领一万北部战区勇卫军精锐整装待发。
夜幕低垂,山风凛冽。
一万勇卫军精锐静默无声地列阵于长城之外,战马衔枚,铁甲生寒。
卢象升立于山岗之上,手持最新的军用望远镜,遥望北方——那里,是后金的腹地。
\"司令,全军已集结完毕。\"
参谋长杨国柱上前低声道。
卢象升微微颔首,收回目光:
\"皇太极之前就是从此处破关而入,他绝对想不到今日,我们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转身面向众将士,声音低沉却铿锵有力:
\"陛下密令,此次出塞,不攻城,不恋战,只做一件事——烧!烧尽建奴粮田,毁其粮仓,断其生路!\"
“曹司令已经率军进入草原,关宁军和辽东军也对辽阳发起攻击。”
“所以,众将士要快速的烧毁沿途所有的粮食!”
\"末将遵命!\"
众将齐声低喝。
卢象升一挥手:
\"出发!\"
一万铁骑分作三队,卢象升亲率中军,杨国柱领左翼,新任第二师师长虎大威领右翼,每人双马轮换,轻装疾行。
队伍最前方,数名夜不收(侦察兵)手持望远镜,警惕地扫视四周。
\"报!前方三十里无建奴哨骑!\"
卢象升点头:
\"继续前进,遇小股游骑,一律格杀,不留活口!\"
队伍如幽灵般穿行于山林之间,马蹄包裹厚布,行军几无声息。
十日后,大军已深入后金境内百里,抵达大凌河上游。
远处,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在风中摇曳,即将成熟。
卢象升嘴角微扬:
\"建奴今年倒是个丰收年。\"
虎大威狞笑:
\"正好,一把火烧个干净!\"
卢象升抬手:
\"不急,先派热气球侦察。\"
两名工兵迅速组装起简易热气球,载着一名侦察兵升空。
片刻后,侦察兵降下,禀报道:
\"司令,西南二十里有一处粮仓,守军约三百,附近无大军驻扎。\"
卢象升眼中寒光一闪:
\"传令,左翼袭粮仓,中军、右翼分头焚烧麦田,天亮前必须撤离!\"
子夜时分,行动开始。
左翼三千精锐悄然逼近粮仓。
守军毫无察觉,甚至有几名八旗兵围着篝火喝酒谈笑。
\"放!\"
杨国柱冷声下令。
\"咻——轰!\"
三发迫击炮炮弹划破夜空,精准落入粮仓中央,瞬间火光冲天!
\"敌袭!明军!\"
八旗兵慌乱大喊,但还未等他们组织防御,数百枚手榴弹已雨点般砸来!
\"轰轰轰——\"
爆炸声连绵不绝,粮仓的木结构在烈焰中崩塌,囤积的麦粒化作焦炭。
与此同时,卢象升亲率中军驰骋于麦田之间,骑兵手持火把,所过之处,烈焰腾空!
\"烧!全部烧光!\"
虎大威狂笑着掷出火把,金黄的麦浪转眼变成火海。
夜风助火势,烈焰席卷数十里,映红半边天空。
一些惊醒的女真农夫哭喊着冲来,试图救火,但迎接他们的是燧发枪的齐射!
\"砰砰砰!\"
铅弹如雨,女真人成片倒下。
卢象升冷眼看着这一切,毫无怜悯:
\"建奴入寇时,可曾对我大明百姓手软?今日,便让他们尝尝饥荒的滋味!\"
“加快行军,趁着建奴现在还不知道我军入境,全速前进,沿途村庄粮食全部焚毁,水井全部填埋!”
半个月之后,大军已经完成了此次的任务,处于返回途中。
但就在此时,夜不收急报:
\"司令!西北方向出现建奴大军,约五千骑,正向我们逼近!\"
卢象升眉头一皱:
\"来得真快。\"
他略一思索,果断下令:
\"传令各队,组织阵型,剿灭这股鞑子!\"
远处地平线上,尘土飞扬,后金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为首的正是莽古尔泰!
\"明狗休走!\"
莽古尔泰怒吼着,但是就十远远的观望着明军!
莽古尔泰参加过遵化之战,甚至明军武器的厉害。
他可舍不得拿自己的家底去拼命,
那样只能便宜了皇太极。
\"列阵!\"
卢象升大喝。
勇卫军迅速变阵,燧发枪手在前,长矛手居后,迫击炮架设完毕。
\"开火!\"
\"轰轰轰——\"
迫击炮齐发,炮弹冲着莽古尔泰的军阵而去。
莽古尔泰见状,咬牙切齿:
\"散开!包抄他们!等待援军的到来!\"
女真骑兵立刻分成两翼,试图迂回包围。
卢象升冷笑:
\"想围我?虎大威!\"
\"末将在!\"
\"率两千骑,冲垮他们左翼!\"
\"得令!\"
虎大威翻身上马,高举长刀:
\"儿郎们,随我杀!\"
两千铁骑如利剑出鞘,直接撞入女真军左翼!锰钢铠甲在晨光下泛着冷芒,明军骑兵手持手榴弹,临近敌阵时猛地投掷!
\"轰!轰!\"
爆炸声中,女真骑兵阵型大乱。
卢象升见时机已到,大喝:
\"全军冲锋!突破敌阵,不要恋战!\"
一万勇卫军如洪流般冲向莽古尔泰,燧发枪持续射击,八旗兵如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倒地!
莽古尔泰怒极,亲率巴牙喇(精锐护军)追击带头跑了。
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喊着:
“撤,快撤!”
卢象升有点莫名其妙,这才刚刚开始,建奴跑了。
“传令,不必追击!此次我军深入敌境,军火携带不足,撤!”
在途经朵颜老城之时,卢象升顺手把周边几十里之内的粮草全部烧毁殆尽。
“这是你们背叛大明的惩戒!”
“如果还有下一次,灭族!”
十日后,卢象升率军安全返回喜峰口。
此役,焚毁麦田二百余万亩,摧毁粮仓九座,斩杀女真兵二千余,自身伤亡仅二百余人。
崇祯在南京接到捷报,拍案大笑:
\"好!卢象升真乃朕之霍去病!\"
周皇后却轻叹:
\"只是苦了那些百姓……\"
崇祯冷笑:
\"建奴之民,亦是敌寇。他们吃得饱,便有力气南下劫掠。朕此举,是为大明千万百姓求生!\"
与此同时,盛京城内,皇太极看着各地送来的急报,面色铁青。
\"大汗,明军焚烧辽阳、海州一带粮田,今冬恐有饥荒……\"
范文程低声道。
皇太极一拳砸在案上:
\"崇祯小儿,安敢如此!\"
多尔衮咬牙切齿:
\"请大汗准我率军破关,报仇雪恨!\"
皇太极却冷静下来,摇头:
\"明军火器犀利,此时硬攻,徒增伤亡。传令,收缩防线,严加戒备,同时……\"
他眼中寒光一闪,
\"派人去北京,看看能否议和。\"
崇祯精心策划的\"焚粮之战\",成为压垮后金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这一切,正是崇祯想要的——用敌人的饥饿,换取大明的喘息之机。
“参与此战的将士,赏!”
崇祯没有皇太极的烦恼,
“让将士们准备一下,待到秋粮收获之时,换个部队再去一趟!”
“轮流上前线,锻炼军队,增加血性!”
崇祯想起了后世的老山轮战。
“让东部战区和中央战区,下次也派出军队轮流去关外游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