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周大嫂刚好到了下午加餐喝猪蹄汤的时候,周大妹轻手轻脚的进去,发现弟弟此时是醒着的才敢出声。
“娘。”
“回来了,正好还有点汤,你也喝点,吃块肉吧。”周大嫂招呼着周大妹过来。
对于周大妹,周大嫂也是很疼爱的,毕竟是自己第一个孩子,初为人母什么都不会的时候,一门子的心思都是养好周大妹。
“娘你喝,中午我在婶婶那边吃了卤猪肉,还吃了土豆牛腩,吃了两碗饭,很多很多肉。”
“婶婶做了很多肉,让我们姐妹几个放开了吃,现在还撑着呢。”
周大嫂笑眯眯的:“你婶婶是个大方的,你吃完有没有洗碗。”
周大妹点头:“有的,婶婶家里有煤炉子,还让我用热水洗的,在那边洗手也是让我们用热水的。”
说完,周大妹看了眼弟弟,在这坐着。
周大嫂看出这女儿似乎有话说就问了。
其实好早之前,江璃就问过周大妹周大嫂有没有说过要送她们去读书的事,只是当时家里还没分家,周大妹对读书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强烈。
但是现在不一样,今天的事给她的冲击还是挺大的,两个弟弟都会这么多知识,她这个当姐的都不会。
而且现在周安安这个姑姑确实也让她看到了读书的好处。
周大妹看了下周大嫂:“娘,我明年想去读书可以吗?”
周大嫂一愣:“读书?你婶婶跟你说的?”
周大妹摇头,只说看到木头石头在学习,看到了周安安现在的变化,所以她也想去读书。
周大嫂摸着周大妹的头考虑着。
其实家里现在是穷,但是周大妹要去读书的话,也不是供不起。
而且现在他们分家了,以后在地里赚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送孩子读书顶多就是家里的活会多点,自己辛苦点。
周大嫂看着忐忑的女儿,认真问:“你是真的想读书吗?你有没有问你婶婶,她怎么说?”
周大妹就把江璃说的话简单说了下。
周大嫂看着儿子,呢喃着:“先苦后甜,苦十年,后面熬过去就好?”
周大哥这时正好走了进来,周大嫂就问他意见了。
周大哥是个大老粗,哪里懂这些:“四弟妹既然赞同读书,那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只要孩子自己愿意读,再辛苦我也愿意供,明年就送大妹去读书。”
周大嫂点头:“那大妹你明年就认真去读书,去学校好好学,爹娘供你读书。”
周大妹咧嘴笑:“爹娘,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好好读书,放学回来也会帮忙干活的。”
周父周母得知大房的决定后点头,周父更是露出了满意的笑,还道:“把二妹也送去吧,看看她们谁能读得好,愿意读就供。”
“家里的活我跟你娘回帮忙干,小平安让你娘帮忙看着就行,明年木头也上学,你娘看得过来的。”
周大哥点头:“谢谢爹娘。”
这暴风雪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把全部的道路都给封了,机械厂那边做好的鸳鸯锅火炉都拿不了。
周博川这天铲完雪回来还说村里有人屋地压垮了,人还受了伤。
江璃:“严重吗?没出人命吧?”
“一个压断了腿,还有几个受了点伤。”
“没出人命就行,爹娘那边也真是辛苦大哥每天半夜起来铲雪了。”
所以说大房那边跟周母他们一起住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要不然周博川也要每天晚上过去清雪。
而且那边老两口要是晚上有点什么事,周大哥他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江璃给周博川脸上又涂了层润肤的就继续道:“明年开春,我打算在我们老房子前面再扩大一点,然后给爹娘盖个小点的瓦砖房,你觉得怎么样?”
周博川一下子就懂江璃的意思:“你是打算在老房子厨房那边还有点地方,建个一室的小瓦砖房?”
江璃:“一室就有点小气了吧,当然那位置打横过来也确实只能建个一室的,但这不是还能竖着再来两间吗?”
“现在这土坯房这样,要住很多年你也不放心两个老人家啊,要建干脆就建好点,一个房间,一个小客厅,一个厨房,一个洗澡和厕所的一间,算四间怎么样?”
“厨房和洗澡厕所的地方都不用太大也花不了几个钱,这点加起来,一千多应该能下来是不是?”
“就和我们老房子直角的建一排,那边就留给大嫂他们住,那块地算大嫂的吧,就当还石头的恩情了。”
周博川突然就抱住了江璃:“媳妇,你太好了,娘知道一定很高兴。”
江璃:“你不觉得我不愿意给你爹娘养老,不愿意跟他们住就行,花点钱你出门在外也安心是不是?”
“那我把这好消息告诉爹去,让他们高兴高兴。”
江璃拉住他,把那五千块的存折拿了出来:“把这也拿过去吧,之前我担心娘把钱拿去治二花,不太乐意给,现在你拿过去吧。”
江璃发现周博川在看她,别扭道:“你别看我,我又不是什么圣人,我心眼也是比针小的,二花可是要杀我儿子,我能不记仇吗?”
“要是还拿我的钱去救仇人,我要憋屈死。”
周博川揉揉她脑袋:“我知道,也不会让娘这么做的,更不会让我媳妇受委屈。”
“而且我媳妇心胸广阔,我再了解不过了。”
说完,周博川眼神侵略的扫过哪怕穿着羽绒服,也遮挡不了江璃格外有料坚挺的部位。
江璃臊得脸红:“赶紧走赶紧走,跟你聊天真是太费劲了,你这思想污得很。”
周博川一把搂住她腰往怀里拉:“是吗?那不聊只做?”
江璃一把推开他:“大白天的想什么呢,快走快走。”
周博川过来说这事的时候,周父先是惊喜,随后眉头又皱了起来。
“川子,我们现在这的这毛坯房也没建几年,用不着建新的,这样你们两口子压力也太大了。”
没有人会不想住新房,但周父更不想孩子们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