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蔡伦,对造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上的卓越贡献,是一件大事。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很有才学,为人敦厚正直,因才干杰出被授予尚方令职,他系统总结了之前的造纸技术和经验,进行了成效卓着的试验和革新。
他大胆选用麻头、敝布、废旧渔网、树皮等废品为造纸的原料,并用草木灰或石灰水对原料进行浸沤和蒸煮的方法,来制造纸浆,加快了纤维的离解速度和质量(更细、更散),大大提高了纸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他生产出来的纸被百姓称为“蔡侯纸”,被朝廷封为龙亭侯。蔡侯纸的问世,标志着纸张取代竹、帛,成为文字的主要载体时代的到来。
廉价高质的纸张促进了知识和思想的大传播,引发了书写材料的大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末有一位神医不得不特别提到,他就是张仲景,名机,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着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自幼聪颖好学,对名医扁鹊很尊崇,成年后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因极刻苦,很快尽得真传。后被举为孝廉,出任长沙太守。
他身居要职,却淡泊名利,关心百姓疾苦。每逢初一和十五开放大堂为百姓诊病,号称“坐堂医生”。之后辞官行医,悬壶济世。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于3世纪初,写成《伤寒杂病论》16卷,成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专着。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三个第一:
第一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他所创立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日益严重,宦官专权,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天灾人祸不断,流民颠沛流离,加之战乱频繁,瘟疫横行,民不聊生。
促使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奋起反抗,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巨鹿的三兄弟,老大张角煲、老二张宝、老三张梁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宗教把全国的农民组织起来,经过10年的积极准备,
于公元184年2月初五,全国8个州36方,几十万太平道农民,头裹黄巾,“遍地开花”,同时起义,杀官掠地,包围京城。
震惊了皇朝,派出大批军队残酷镇压农民军,经过9个月的鏖战,最终黄巾军以失败告终。但是余波持续了20多年,瓦解了腐朽的东汉王朝,结束了外戚宦官的黑暗统治。
中国社会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数百年里,除西晋短暂的统一外,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了20多个,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政权。这一时期虽然社会矛盾尖锐,但民族融合加速,为日后大统一政权的出现,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