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枪鱼?!”
此时,卢克帆张瑶夫妇,还有骆建刚和包玉琴夫妇,也从下面的休息舱里上来,正好听到樊荣光的惊呼,包玉琴就随口说。
“金枪鱼?什么金枪鱼啊?”
“今天中午的时候,我和萌萌,我们俩钓起来一条金枪鱼,大家都在看呢。”
几人一起看向后甲板,见一群年轻人果然围在一起。
当然,曹雄不能算年轻人,他算青年。
樊荣光等人鱼贯而出,一起去后甲板围观。
站在冷冻舱边上往下看,果然是一条硕大的金枪鱼。
“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快就钓起来金枪鱼了。”
樊荣光看了眼正在驾驶飞翔号的骆羽,想起他以前曾经对自己说过,要出海钓金枪鱼,没想到这么快就兑现了他自己说过的话。
真不错,那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骆羽一个人在驾驶舱里,他拿手机给韩林发了张照片,正是他站在用船吊机吊着的黄鳍金枪鱼身旁的照片。
韩林不知道是正拿着手机在刷手机,还是在干啥,回复得很快。
他给骆羽发了一条语音。
“多久到港?我马上来。”
此时船刚离开鸭山岛没多久,骆羽估算着还有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就回复他,还有一个小时出头。
“我一个小时到码头。”韩林说着,就给坐在他身旁的茅以隆看了骆羽发给他的图片。
“茅总看看我们的小伙子。”
茅以隆侧过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上次给他送野生大黄鱼的骆羽,他花了三十五万买下了那条鱼,两天后转手就卖了七十万,赚了一倍。
骆羽笔挺地站着,有着年轻人所拥有的蓬勃朝气,也有着许多年轻人所没有的坚毅和自信。
不过他的眼光更多的是被身旁的那条黄鳍金枪鱼给吸引了。
这条黄鳍既长且胖,胖得像头猪。
这样的金枪鱼,哪怕是黄鳍,其鱼肉里的脂肪含量也肯定会相当高的。
脂肪含量高,那就证明鱼的品质好,就能卖上价钱。
“这小子可以啊,这么快就钓起来一条黄鳍,看长相,成色很不错。”
“这鱼你要不要?要的话你就派人去拉,不要的话那就留给我了。”
“一人一半吧。”茅以隆说,“这么大的黄鳍,太少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钓到的。”
“我这个小兄弟的运气向来不错,他能钓到什么鱼,我都不觉得稀奇。”韩林吹嘘着骆羽。
“比如说上次的那条大黄鱼。米级的翘嘴多得很,米级的大黄鱼,这辈子你见过?”
他继续说:“再比如说这次的黄鳍,咱们潞城这边,蓝鳍这样的尺寸倒是有出现过,黄鳍我是没见过,欧洲和樱花那边的远海捕鱼船,或者说是专业金枪鱼钓手才能钓到吧?”
“上次还给我送过去一条大Gt,都一米五的长度了。”
“所以啊,我的这位天才小钓手小兄弟,能钓到什么,我都觉得很正常。”
“甚至我有时候在想,他是不是得到了娘娘的亲睐,所以才能每每出海,都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鱼获。”
茅以隆对韩林如此抬举骆羽,略有一点惊讶,“咱们相识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你如此夸赞一个年轻人。”
“我这叫起了爱才之心。自从他给我送鱼,那些海捕来的鱼,我都不怎么看得上了。”
韩林说,“你也知道,海钓的鱼比海捕的好,同样的鱼,海钓的就是肉质好。
我用他给我的红斑做刺身,客人吃了都说好,赞不绝口。”
“嗨,我看你快把他吹上天了都。走吧,赶紧拿鱼去。”茅以隆推了韩林一下。
两人说着话,蹑手蹑脚地走出了会议室。
这是在开会呢,行业协会的会议。
这条鱼太大,一般的小车肯定是装不下的。
不过不管是茅以隆还是韩林,各自都有冷藏车。
韩林打电话通知员工开冷藏车去大方村码头,他自己则乘坐着茅以隆的座驾,一起赶往大方村。
给韩林打完电话,骆羽把速度拉了起来,直接拉高到最高的三十节,一个小时左右就开到了大方村码头。
由于要吊鱼上岸,骆羽等其他人先下船之后,就把船侧着停靠。
也不用下锚,靠顶流机就能稳定身形。
停稳船,骆羽下去把吊索捆住鱼尾,卢萌则开始操纵船吊机,缓慢上升。
卢萌把吊机速度开得很慢,生怕鱼在钓起来的时候,磕到冷冻舱的舱边,损坏了鱼身。
骆羽带着手套,现在冷冻舱边上,用尽力气把鱼推往中间,避免磕碰。
其他人则是满怀期待地站在码头边,等待这条大黄鳍的上岸。
先是鱼尾,随后是鱼身,最后是鱼头。
整条黄鳍金枪鱼,在船吊机的起吊下,终于慢慢露出庐山真面目。
码头上除了骆羽他们自己人之外,此时还有其他人在场,都是大方村打鱼归来的渔民。
不过十一的头几天骆羽公司不收鱼,他们就只能把在水产码头上卖掉了再回来。
看着突如其来的大黄鳍,大方村的渔民们都惊呼着。
没想到骆羽开着飞翔号第一次出海,竟然就能钓到这么大的大黄鳍。
这实在是他令人震撼了。
拍照,必须要拍照。
不过他们并没能享受到和鱼合照的待遇,只能自己拿出手机来,拍摄空中的照片。
卢萌操纵着船吊机,缓慢地把鱼吊上岸,等鱼尾上头下,保持住笔直不晃动的姿势,众人开始轮流在天使边上合影。
就连看着最稳重的樊荣光和卢克帆,也抵挡不住这条大鱼的诱惑,跟它来了个亲密合影。
“骆老弟,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