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市新建起的泽生堂投资集团会议中心,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红底金字的横幅:
“热烈庆祝泽生堂投资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台下近百张圆桌座无虚席,公司高管、核心研发人员、销售精英以及特邀嘉宾济济一堂,觥筹交错间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唐泽仁站在台上,轻轻敲了敲话筒,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各位同仁,今天是我们泽生堂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泽生堂投资集团正式成立。
去年,我们的海外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达到一百零五亿元。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世界的公共财产,我们有责任让它造福全人类。
我成立这个集团公司,就是要继续扩大泽生堂连锁诊所和生产基地的规模,让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中药制药企业。”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些员工眼中泛起激动的泪光。国内市场总监于总,激动地站起来:
“唐总,这都是您带领我们开拓创新的结果!欧美市场对我们传统配方的认可,证明了中医药的全球价值!”
唐泽仁摆摆手,很严肃地说:
“于总,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忘记泽生堂的初心——‘悬壶济世,泽被苍生’。无论走多远,这个根本不能丢。
泽生堂连锁诊所不仅是我们药品开发的源头,也是我们临床试验的重要基地,也要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逐步发展壮大。”
就在这时,唐泽仁的助理小李匆匆走上台,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唐泽仁的表情瞬间凝固,眉头紧锁。
台下众人察觉到异样,交头接耳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唐泽仁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重地说:
“各位,刚刚收到消息,我国西南地区发生8.2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受灾范围极广,伤亡情况尚不明确。”
宴会厅内一片哗然,欢庆的气氛荡然无存。唐泽仁果断地摘下胸前的庆功花大声说:
“我宣布,宴会立即取消!所有部门负责人十分钟后到十八楼的大会议室集合,泽生堂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十分钟后,大楼顶层会议室座无虚席。由于泽生堂的大本营离震中很近,集合之前所有人都第一时间与家人取得了联系。
所有人都表情凝重,眼睛盯着投影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地震灾区传回的第一批画面:
倒塌的房屋、断裂的道路、惊慌的人群。唐泽仁站在屏幕前,指着最新传来的卫星图像说道: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震中位于山区,多个乡镇通讯中断,救援难度极大。现在灾区最需要的是药品和医疗支援。”
这时一个在泽生堂坐诊,专门被请来参加庆功宴的老专家推了推老花镜:
“唐总,根据以往地震经验,灾区最急需的是创伤药、消炎药和防疫类中药。我们泽生堂的‘止血散’和‘清瘟败毒散’应该能派上大用场。”
唐泽仁点了点头,和生产总监说:
“好!张总,立即通知两个工厂盘点库存,马上调整生产计划,优先准备这些药品。
另外,要根据灾区特点,紧急调配一些适合急救用的药品。”
财务王总监赶忙问道:
“唐总,我们准备捐赠多少?要不要等政府号召和红会对接后再……”
唐泽仁没等她说完,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不用等!立即启动公司最高级别应急预案,成立救灾指挥部,我亲自任总指挥。
首批捐赠价值5000万元的药品和物资,后续视情况追加。王总监,从公司储备金中直接拨款,特事特办。”
身边的邢娜小声提醒道:
“不通过红会,就不能免税……”
唐泽仁有些不耐烦地说:
“管不了那么多了,救人要紧!”
物流部经理擦了擦汗说道:
“唐总,现在通往灾区的主要道路损毁严重,运输是个大问题。”
唐泽仁很果断地和旁边的邢娜说:
“邢总和省政府的联系一下,争取通过空运将第一批药品最快送达。同时组织我们自己的运输车队,能走多远走多远,到了前线再想办法。”
人力资源总监又问道:
“需要组织医疗队吗?灾区肯定也缺医护人员。”
唐泽仁毫不犹豫的和自己的两个得意弟子说:
“周院长、郑院长立即组建泽生堂医疗救援队,抽调各诊所骨干,优先选择有急救经验的。我带队!”
包括邢娜的几位高管同时站起来反对说:
“唐总!您不能去,公司需要您坐镇指挥!”
唐泽仁知道邢娜是担心他的安危,毕竟家里两个孩子和四个老人也需要照顾,但还是非常坚决地说:
“公司由邢总全权负责,大家随时保持电话联系!我的医术最高,身体也好,比任何人都适合去前线!
泽生堂能有今天,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支持。现在国家有难,人民需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邢娜还是第一次听唐泽仁在大家面前主动自夸,也知道他的为人,决定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很关切地看了他一眼,默默地点了点头,其他人则各负其责紧张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准备中。
次日清晨,泽生堂制药包括八个连锁诊所的医护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大会在总部广场举行。
一万多名员工整齐列队,但现场鸦雀无声。
唐泽仁穿着简朴的深蓝色工装,没有领带,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
“各位同仁,昨天晚上地震的伤亡数字已经上升到一万人,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这是我们国家的巨大灾难,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考验。”
广场上响起低声的啜泣,不少女员工偷偷抹泪。
唐泽仁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继续说:
“泽生堂从创立到今天的中药龙头企业,靠的是什么?是老百姓的信任,是这块土地给我们的滋养,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logo是'悬壶济世'的象征,但什么是'悬壶济世'?就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送上救命的良药。”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导火索,广场上的所有员工瞬间绷不住了,纷纷要求上前线参与救灾。
唐泽仁也被大家的热情感染,眼眶有些泛红,给所有人深深鞠了一躬,接着说:
“谢谢大家!但灾区条件艰苦而且危险,我们需要有专业技能的同事前往,但并不是不能去现场就没有贡献。
坚守岗位同样重要,生产线需要24小时运转,物流需要争分夺秒,后勤需要保障支援。每个人都是这场救灾行动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在我宣布,泽生堂进入紧急状态,所有人员的休假取消,生产线三班倒,保证所有设备不间断生产。
我们第一批医疗队今天下午出发,携带价值一千万元的药品和物资。邢总已经和省政府协调好了,派专机送我们去震中。
同时,公司设立‘泽生赈灾专项基金’,初始注资1亿元,支援以后的灾后重建。”
掌声如雷,久久不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这一刻才真正地体现了出来。
泽生堂制药厂灯火通明,所有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三班倒,但无人抱怨,生产效率空前高。
包装车间里,流水线上的“止血散”和“清瘟解毒丸”……等药品如潮水般涌过,被迅速装箱运往重灾区。
直升机降落在几小时前临时开辟的停机坪上,唐泽仁第一个跳下飞机,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红了眼眶。
整个镇子几乎被夷为平地,残垣断壁间,救援人员像蚂蚁一样渺小地穿梭着。
所有人员从飞机上下来,在场的官兵很快就将飞机上的救援物资卸了下来。
和现场的救援队伍合并重新分配完任务后,所有人一刻也没耽误,马上就投入了紧张的救助工作中。
唐泽仁一进给自己分配的临时帐篷,和他一组给他和另一名西医老教授做副手的小陈,一边忙乎着一边很感激地说:
“唐总!你们来得太及时了!重伤员太多,我们随身带来的医疗物资快见底了。”
唐泽仁看了眼刚卸完货准备起飞的直升机和陈岩说:
“我们带来了三吨最急需的药品和耗材,灾区指挥部在哪?我们需要他们帮忙协调安排一下物资的分配。”
现在通讯中断,手机也没有信号,想找负责人只有用最原始的方法。
他们带来的物资不光是泽生堂自己生产的,大部分都是采购来的日常急救最常用的。
好在救援官兵有对讲机能进行短距离通话,帮助他们很快的找到指挥部。
唐泽仁和小陈几人刚从帐篷出来,没走几步就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来。
唐泽仁循声望去,几个救援人员正从废墟中抬出一个满身是血的小女孩。
大概七八岁年纪,左腿不自然地扭曲着,一根钢筋穿透了她的腹部。
唐泽仁大步冲过去,医疗包在身后晃动。他单膝跪在简易担架旁,手指迅速搭上小女孩的腕部,又快速检查了一下伤势说:
“失血过多,脾脏破裂,股骨开放性骨折。需要立即止血正骨,否则撑不到手术台。”
和他们一组的是省人民医院的西医专家张教授,皱了皱眉说:
“没有手术条件,移动她太危险……”
唐泽仁迅速打开针包,取出三寸长的银针说:
“我先用中医急救法,稳住伤势再说。”
话音未落,三根银针已精准刺入小女孩的足三里、合谷和百会穴。令人惊奇的是,汩汩流出的鲜血几乎立刻减缓。
张教授瞪大眼睛问道:
“这就是中医的针灸止血?”
唐泽仁也没时间应答,双手已按在小女孩变形的腿部:
“小陈,按住她上身。”
小陈立刻上前,按照指示按住小女孩的上身。
只见唐泽仁双手如穿花蝴蝶,在小女孩腿上几个关键点一捏一推,错位的骨头就复位了。
唐泽仁伸手喊道:
“夹板!”
旁边的人这才反应过来,马上递上夹板。
固定好腿部后,唐泽仁从药包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褐色粉末敷在腹部伤口周围,简短解释道:
“泽生堂的止血散,能抗菌消炎。现在可以移动了,直接送手术帐篷。”
张教授马上和小陈说:
“马上联系指挥部,在这里搭建手术帐篷,我要在这里做手术!”
很快的,位于最前沿的外科手术帐篷就搭建起来。唐泽仁跟着救援官兵在最前线急救,张教授在帐篷里给危重患者做手术。
余震不断,唐泽仁却坚持在抗震的最前线。夜色降临,探照灯将废墟照得如同白昼。
连续救了十几个危重患者后,附近的几组官兵现在都知道唐泽仁的急救水平很高,只要有特别紧急的情况都会大喊“唐医生”。
晚上,救援队又发现一处坍塌的教室,下面压着十几个孩子。救援队长大喊:
“唐医生!这里有个孩子还有意识,但被大梁压住了!”
唐泽仁毫不犹豫地猫腰钻入摇摇欲坠的废墟缝隙。五米深处,一个满脸是血的男孩被混凝土梁压住右臂,已经呈现青紫色。
唐泽仁检查后沉声说:
“血管神经受压超过六小时,再不处理手臂就保不住了。”
他摸了摸男孩的额头,宽慰道:
“孩子,忍着点疼!”
说完,从怀中取出九根银针在灯光下闪着寒光。只见他运针如飞,在男孩肩膀和手臂上连下七针。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针尾竟然无风自动,微微震颤着。
跟着爬进来准备实施救援的官兵惊讶地问道:
“唐医生,您这是什么针法?”
唐泽仁擦了擦快要流到眼睛里汗水和灰尘变成的泥水,一边看着水泥横梁一边解释道:
“这是以气御针,暂时通络活血。”
这时他已经找到了发力点,只见他双手握住混凝土梁,深吸一口气,竟然一个人足有五百斤的重物抬起几厘米:
“快把他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