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是悠闲的,而时间是忙碌的,一晃眼,近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
如今安陵容又诞下一个公主,儿女双全,凑了一个好字。
小公主取名布鲁堪,是表达温和的意思,而这个小公主也确实适合这个名字,像是来报恩的一般,罕少哭闹,特别让人省心。
太子妃安雅诞下一对龙凤胎,震动朝堂上下,都在说弘昭肖父,也是天命所归。
胤禛对于弘昭的嫡长子也是龙凤胎也是龙颜大悦,和康熙一样,同时给小阿哥和小格格赐了名,小阿哥赐名永珺,小格格赐名永瑶。
这名字昭告天下的时候,也让人议论了不短的时间,大家都说着,这永珺阿哥一出生,不仅太子的位置稳了,怕是连下一朝的太子都稳了。
太子妃在一出月子的时候,还找玲珑好好的感谢了一番,连富察氏一族都频频对钮钴禄氏示好。
虽然钮钴禄氏快速崛起,已经盖过了所有其他贵族的锋芒,可以说,外姓里,如今就以钮钴禄氏独占鳌头。
但是富察氏好歹也是老牌家族,本身底蕴也不浅,所以平日里也只是平等相交,没想到如今因为两个孩子,露出了交好之意。
而弘历的福晋怡淑也诞下了一个儿子,胤禛赐名永琛。
而玲珑对于自己的小姐妹和自己的儿媳妇前后脚生孩子的事情,感觉有点怪怪的,不过想到前两年她还生了弘意,心里也就放下了。
况且,如今康熙的二十二阿哥还没弘昭大呢,皇家么,也算是正常。
这一年,研究院的发展也算是飞速。在玲珑的催促下,冰箱,空调都制作出来了。而且在宫里和圆明园都已经部署完毕。
洗衣机倒是也做出来了,但是在这个时代用处不大,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流行绣花啊,那玩意儿不能用洗衣机洗的,所以用处倒是不大。
武器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资料里现有的已经全部能够制造了,但是原理还没研究透彻,所以很难再进一步研发或者改进。
不过玲珑对现有的武器已经很满足了,至少大清现有的武器水平,把整个天下都打下来都不是问题。
而在研究院的全体努力下,大清的第一艘战舰已经开始投入建设,大型货轮,大型客轮也同步在建造,预计再有几个月就能建造完毕了。
这其中的开销不可谓不大,连一直以为财富自由了的玲珑都快扛不住了。
所以在玲珑的推动下,玻璃、水泥、钢筋这些东西,开始面对世人销售。
那些贵族早就对皇宫里透亮的窗户和稳固的房屋,还有平坦的道路垂涎欲滴了。
如今能弄到材料,不论是商人还是贵族,都非常舍得的往里砸钱,让玲珑她们赚的盆满钵满。
只不过,玲珑又陆续的投入到了战舰的制造中。而玲珑如此的砸钱,当然不是为了国库省钱,而是和胤禛商量好了。
这战舰属于她的,日后若是出海有了收入,她可是要占最大头的,而且如果大清需要用这个战舰去打仗,是需要给她付钱的。
玲珑不是不想直接让国库出钱建造战舰,实在是国库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而且,国库要动用那么多银子,大臣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如等日后,出海有了收获,到时候再提国库制造战舰的事情,应该阻力就会小许多了。
而研究院这边对于其他的研究也没有放下,如今研究院已经能够配备眼镜和制造照相机了。
只不过还没有对外销售,仅限皇宫使用,实在是暂时没有太多的精力把这一摊子铺开。
眼镜的第一批用户,一个是如今的太后娘娘,另一个就是陵容的母亲,林氏。
而照相机的第一个用户当然就是胤禛和玲珑以及他们的孩子们。只不过因为人数众多,照的和毕业照片似的。
玲珑还专门给华贵妃,安陵容,太子妃和弘历福晋一人送了一个照相机。
华贵妃那是自己忠实的拥趸,那肯定是要奖励的,剩下三个是让他们方便记录孩子的长大。
照相机其他的存货都留给胤禛用来赏人了,倒不是后宫的人,而是前朝的人,那些人如今能得到这些赏赐,那可是无上的荣耀。
没见除了皇家和研究院,只有钮钴禄家能有电灯和冰箱空调用吗?这些可都是用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东西。
所以许多大臣都铆足了劲,想让胤禛给他们也赏赐这个荣耀。
允?和玲珑的二哥讷亲,这一年不是在运送军备,就是在运送军备的路上,简直就和快递一样。
管送到,还包教包会,如今,不论是大清境内的反动分子,还是其他国家的势力,那都不敢对大清做什么了,实在是大清的武器太过于强大。
玲珑准备等允?和讷亲把这最后一丝军用设备送完以后,就让他们开始着手训练海军了。
毕竟海战和陆战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而海日和弘暧那边也是非常顺利,凑了个3000人编队的娘子军,说实话,虽然看起来少,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如今,娘子军也已经开始训练枪械了,还真发现了几个好苗子,让玲珑则是很满意。
最满意的是,弘暧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是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玲珑表示她的女儿们的眼光都着实不错啊,挑的都是能人。
而张若霭和弘暧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别看张家是文官路线,但是这张若霭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而且琴棋书画皆通,重点是长得很好看。
玲珑深刻怀疑,弘暧是个颜控,才相中张若霭的。
弘暧在告诉了玲珑相中了张若霭以后,玲珑还有些担心,毕竟张家可是两朝重臣,而且文人重风骨,人家张家不一定愿意纳公主。
还是胤禛找张廷玉探了口风以后,才发现张若霭也有此意,胤禛才欢喜的赐了婚,形成一段佳话。
而在凌一时不时神出鬼没的给玲珑说一些宫外的趣事时,玲珑再次听到了果贝勒府的趣事,早前的姐妹共侍一夫,以及私奔和嫡福晋未婚先孕都已经很炸裂了。
这一次的消息是果贝勒又先后带回府两个女子,偏偏这两个女子身份都不高,一个是路边救助的姑娘,名采苹,正是剧里的瑛贵人。
而另一个是个驯马女,正是剧里的拽妃叶澜依。
不过,在甄嬛和浣碧的联手下,采苹并没有被果贝勒纳入后院,而是在枕头风的作用下,把采苹送进了宫。
然而在玲珑的运作下,采苹并没有入后宫成了妃嫔,而是直接被玲珑说服胤禛,赐给弘时了。
与其进宫,再被弘时相中,造就一对孽缘,不如直接把人赐过去,成全弘时。
而叶澜依就不是甄嬛她们能用手段给挤兑走了的,而是被果贝勒收入了后院,做了妾室。
据说,果贝勒还经常带着叶澜依出去跑马踏青。
而如今的甄嬛也是泯然于柴米油盐之中,不得婆母喜欢,又失去了夫君的独宠,甄嬛如今也成了那用心思争宠的一员。
甄嬛知道,自允礼和浣碧圆房的那一日,一切就都变了。
好在,她还有孩子,她的孩子是嫡子,日后的世子之位定是她儿子的。这已经是甄嬛仅剩的野心了。
玲珑听了这个消息,觉得甄嬛也是挺惨的,剧里得不到真爱,这辈子又是这样,虽然这里面多少有玲珑的掺和在,但是,玲珑绝不后悔。
等到弘暧大婚的时候,允?紧赶慢赶的回来了,毕竟弘暧是她最亲近的侄女,大婚她肯定是不能错过的。
弘暧的大婚在朝堂许多人的眼里都是政治联姻,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纯纯的郎有情,妾有意。
弘暧和张若霭大婚以后,胤禛也给弘暧赐了公主府,她的公主府建在了娘子军驻扎地的不远处。
张若霭也随着弘暧住在了公主府,两个人正是蜜里调油的阶段,弘暧的公主府,比圆明园还远,所以也苦了张若霭每日早早起身,赶去上朝。
不过张若霭本人却乐在其中。
也就是电瓶车的现世让张若霭能这么做,不然若是靠坐马车,张若霭怕是都不用睡了。
在又一次胤禛带着老婆孩子们去圆明园的时候,玲珑又趁机组局让小团队聚会,一个是大家一起聚一聚,再一个就是着重说了培养水军的事儿。
胤禛对此也很重视,胤禛已经发现了规律,只要是玲珑非常重视的事情,那就没有小事。
而允禟和允?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大干一场,海日也不甘落后。
在讨论的时候,玲珑说道:“四哥,出海的事,武力方面我们做了准备,那文明交涉这一块我们也该做些准备。”
胤禛问道:“怎么说?”
玲珑说道:“从礼部选一个人,和允禟一起学那些其他国家的语言,出去以后,方便交流,若是碰上友好的,或是需要谈判的地方,可以让礼部的人出面。”
胤禛说道:“你心里的人选是?”
玲珑说道:“张若霭,做了我的女婿,也不能亏待了她,况且日后出海,弘暧估计也是要一同去的,总不好让人家分隔两地。”
胤禛说道:“昭昭说的有理,我明日就宣张若霭过来商议此事。”
玲珑继续说道:“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也该准备起来了,比如说需要屯的武器,自己拿来卖的物品,都要提前准备才好。”
胤禛说道:“好,我知晓了,会好好安排的。”
在众人多番努力下,充分的准备下,火器营的一万精兵,加上娘子军的三千精兵,再加上张若霭带的礼部官员和其他后勤人员,在三年后,开着战舰,后面跟着客轮货轮,浩浩荡荡的出海了。
这次的目的地是东瀛和朝鲜,主要是东瀛。
玲珑和众人策划目的地的时候,多少带了些私人恩怨在里面,这是家仇国恨,她哪怕穿越了,也绝对不能忘。
玲珑现在就希望如今东瀛的统治者能够硬气一点,不要怂,那他们就有机会直接炮轰了。
说实话,对于东瀛,玲珑并没有多少占领的心思,主要是地方太小,还时不时地震,还没啥好玩意儿。
但是,玲珑心里可是要让大清统治世界的,所以,就拿东瀛开刀。
由于东瀛离得不远,再加上玲珑早就普及了世界地图,所以不到半年,舰队就第一次满载而归了,带回来的还有东瀛和朝鲜归顺的消息。
还有这次的战利品,由于东瀛和朝鲜都不怎么先进富裕,所以虽然也算是收获满满,但是玲珑有点瞧不上眼,毕竟,还没她投入的零头多。
在舰队的主要人员回京复命,顺便过了个年以后,舰队就再次出发了。
这次,玲珑并没有安排目的地,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
而他们也确实能跑,在外面跑了两年才回来,不仅圈占了一些地盘,还带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这次,是真的让朝堂上下不少人眼红了,玲珑也是一下回了本,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般。
胤禛也是抑制不住的开心,大手一挥,用国库开始建造大清的舰队。
玲珑这次还能从国库赚一些,赚了国库的钱,再用到民生上,玲珑可以当中间商赚少量的差价,和大量的名声,玲珑表示很满意。
允?等人这次回来,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和胤禛他们商量一下,那些被圈占的地盘该怎么办。
胤禛也是在朝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朝堂上下都吵了许多天都没有个结果。
最后,胤禛心力交瘁的回到了玲珑这里,来找玲珑求救。
玲珑云淡风轻的说道:“四哥你又不是只有这几个兄弟。”
胤禛也是醍醐灌顶,虽然自己兄弟们里也有已经殇了的,但还有大把的兄弟在啊。
于是胤禛开始挨个的和兄弟们谈话,试探他们的态度。
令胤禛最出乎意料的是,允禵是最积极的一个,允禵这些年已经想通了,但是就是死鸭子嘴硬不想服软。
但是如今有这么好个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
只不过允禵提出的想跟着出海战斗的请求被胤禛驳回了,最后只能委屈巴巴的去驻守一块营地,随行的还有一大批八旗子弟和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