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富贵回去后,
第二天秦甲一就来了。
“秦甲一见过少爷!”秦甲一快步上前,躬身施礼道。
李三一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免礼,甲一来了,就你一个人吗?”
秦甲一赶忙回答道:“回少爷,小的带了四个人一同前来,他们都在关口外候着呢。管家将事情交代清楚后,小的便带人赶来了。”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身说道:“走,咱们进去里面详谈。”说罢,他迈步朝临时营帐走去,秦甲一紧随其后。
进入营帐后,李三一示意秦甲一坐下,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次叫你来,是管家鱼富贵的意思。咱们男爵府要成立一个军械司,主要负责研发、改进和制造武器、盔甲等装备。地点就在这关内,你帮我找几处合适的地方,我再最后定夺。”
秦甲一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明白。等李三一说完,他紧接着问道:“少爷,这个军械司规模大概有多大呢?”
李三一略作思考,反问道:“目前你们负责军械的有多少人啊?”因为这些人都是秦淑兰带来的,李三一平时很少过问,只是在有了新武器或盔甲时,他们会向他汇报一声,李三一觉得合适就会收下。至于人数,他还真不太清楚。
“现在我们能够进行军械制造的一共有十二人,其中有四个人是全才,对各种军械制造都非常精通,而另外八个人则是各有所长,分别擅长不同类型的军械制造。此外,还有五十三人负责配合制造工作。”秦甲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李三一紧接着问道:“这个规模有点小啊,如果要装备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大概需要多少人呢?”
秦甲一稍作思考后回答道:“研发和改进军械的人不需要太多,主要是制造军械的人需要多一些。就像府里的赵集采用的那种流水线模式,我们觉得非常好。使用这种模式后,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按照这种方式来计算的话,大概需要三百人就够了。”
李三一表示赞同,然后说道:“好的,人手方面主要从管家鱼富贵那里的学堂里挑选,你们觉得合适的就挑出来,不过一定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
秦甲一点头应道:“好的,那我回去后就去找管家鱼富贵商量这件事。”
李三一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前几天我们在武侯关外十来里的地方发现了铁矿和碳矿,咱家拥有其中一半的份额可以使用,你在考虑制造军械的时候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秦甲一一听,面露喜色,说道:“有两处矿场,那可就太好了,这样原材料的供应就有了保障。不过,这两处矿场的品相如何?”
“这个我不知道,你哪天过去看看,我一会给你写封信你去找秦怀玉统领,他会派人带你过去。那个是威国六皇子开的,应该差不到那里去。”李三一无奈道。
“好的,我下午就带人过去查看一下情况。”秦甲一爽快地回答道,他并没有过多的追问或犹豫。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对秦甲一的回答感到满意。接着,他继续说道:“嗯,那边的事情不用着急。毕竟我们府上即将要搬家,许多人都需要独立出去。而军械司就是其中一个需要处理的部门。关于你的安排,我希望你能够负责我们封地内的情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甄别其他势力派来的探子,同时监视我们内部的人员以及经济情报等方面的情况。至于军械司,你在全封地寻找合适人去负责。你觉得这样的安排可以吗?”
秦甲一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听从少爷的安排。”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没有丝毫的迟疑或不满。
李三一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笑。他接着说道:“很好,既然你没有意见,那么具体需要多少银钱以及如何配合工作,你可以直接找管家鱼富贵商量。等这次军械司的事情处理完毕,并且一切都安置妥当之后,你再带着相关负责人来见我。”
“是,少爷。”秦甲一恭敬地应道。
随后,两人又详细地讨论了一个时辰关于情报工作的具体细节和注意事项。秦甲一认真倾听着李三一的指示,并时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两人对接下来的工作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最后,秦甲一起身向李三一告辞,离开了房间。
这秦府派来的五十名死士护卫,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若仅仅只是让他们充当护卫,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其实只需留下寥寥数人,便已足够。
如今,秦府所派之人皆已各就各位:秦怀玉官拜家兵统领,而秦魁则荣升千夫队首领。不仅如此,军械司、对内情报工作以及水车制造等重要事务,也都有了妥善的安排。
然而,随着封地的不断扩张,人口势必会大幅增长,届时,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恐怕都会纷至沓来。为防患于未然,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以免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目前来看,人才方面仍稍显不足。待此间诸事处理妥当之后,还需另寻他法,广纳贤才。
这河西郡的架子尚未完全搭建起来,如今人少时尚可由男爵府勉强管理,但若是人数增多,恐怕就力有不逮了。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十天已逝。
大武六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正午时分
历经二十四天长途跋涉的朝廷宣旨官员,终于抵达了关口。
林万户亲自率领李三一、董全勇、赵东初、麻伟、赵智等胭脂城府兵营的一众高层,以及秦州大营的众多百夫长,早早地便在关口守候,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宣旨官员的到来。
清理大夏逃兵再经历一场调整区域后,最后两天没有再遇到一个大夏残兵,就结束了。
昨天一整天,三十六个百夫队都在忙碌着,其中十二个百夫队负责在朝廷宣旨官员沿路巡逻,确保道路安全和秩序。而其他二十四个百夫队则全力以赴地布置会场。
“万户大人,不得不说,还是军队的战斗力强大啊!仅仅一天时间,会场就被布置得如此完美。要是让我的奴隶来干,恐怕至少得花上三天时间呢!”李三一不禁感叹道。
林万户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这可不仅仅是军队战斗力强的原因,男爵大人。你给每个士兵都发了五两银子的犒赏,这可是相当丰厚的报酬啊!要是没有这额外的激励,估计一个月都未必能完成呢!”
李三一挠挠头,笑着说:“嘿嘿,我这不是着急嘛!还好这些场地足够宽敞,以后还可以给驻军家属院使用,也不算浪费了。”
林万户好奇地问:“听说打算把这些将士的家属也都招来吗?”
李三一点点头,解释道:“这是我们胭脂城府兵营的老传统了。无论是战死沙场、重伤致残、退伍还乡,还是遇到困难的士兵及其家属,都可以到我这里来当佃户或者进入工坊做工。我会给予他们比市场价格低一成的租金,以帮助他们维持生计。”
“平时倒也无妨,但这批新到的驻军里,有三成是来自长安的,你对此可要有所节制啊。另外,秦州大营来的那三百人,可是太子府的人,万万动不得。”林万户面色凝重地解释道。
李三一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缓声道:“好的,我知晓了。不强求、不逼迫,一切全看他们的意愿便是。”
……
正在这时,远远地望见一队人马缓缓行来,众人见状,纷纷止住了交谈,目光都集中在那队人马身上。
待到那队人马走近,林万户赶忙迎上前去,代表众人与来人寒暄起来。一番客套之后,这边各种场景也都已准备妥当。
只见礼部左侍郎崔建成迈步上前,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武六十四年三月末四月初,男爵守备千户李三一,智勇双全,敢于反抗,以智谋夺取关口,为我大武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为表彰其功绩,特册封李三一为伯爵,正四品,号秦,赐予食邑九百户,赏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帛百匹,并赐封地河西郡一百五十里。钦此!”
李三一连忙跪地,高呼:“谢陛下隆恩!”心中却是一阵波澜,没想到此次功劳竟让自己从男爵升为伯爵,封地和赏赐都颇为丰厚。
礼部左侍郎崔建成微笑着将诏书递给李三一,道:“李伯爵,陛下对您此次表现甚是满意,望您日后继续为大武效力。”
李三一恭敬接过诏书,道:“大人放心,三一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这时兵部右侍郎岳转利,站到中间,礼部左侍郎退后,众人停止交谈。道:“
秦州胭脂城府兵营守备千户,开疆拓土有功,准升为大武北关口校尉,五千户,实领一千五户。
大武兵部尚书(印)”
此时,周围众人纷纷上前祝贺,场面热闹非凡。
林万户笑着拍了拍李三一的肩膀,道:“恭喜李伯爵,日后咱们还得多仰仗你啊。”
李三一谦逊道:“林万户客气了,大家同朝为官,自当相互扶持。”
,李三一安排众人摆宴款待宣旨官员,席间众人把酒言欢,气氛融洽。待宴会结束,李三一送官员到临时兵舍休息。兵舍都是在前段时间收拾好的。
第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李三一便率领着礼部左侍郎崔建成、兵部右侍郎岳转利以及林万户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武北关口。他们先是在南部和北部城楼防务进行了一番参观,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军事防御设施和战略布局。
接着,他们又特意走访了火牛阵的战场,实地查看了这场着名战役的遗址,感受当年那场激烈战斗的氛围。此外,他们还参观了几处缴获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不仅展示了大武军队的强大实力,也让人们对那场战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后,他们一行人继续朝着大青山和玉河的方向行进,大约走了十里路左右,夜幕渐渐降临。就在这时,秦州州牧虞文奇牵头,胭脂城的杨县城等秦州及其县城的文官们纷纷赶来,与李三一等人会合。
众人相见,自然又是一番寒暄和热闹。林万户热情地邀请大家一起觥筹交错,共享这欢乐的时光。于是,一场丰盛的宴席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
宴席结束后,李三一来到了礼部左侍郎崔建成的兵舍。他先是让侍从前去通报,得到允许后,才缓缓走进房间。
“李三一见过大人。”李三一恭敬地行了个礼。
“哈哈哈,见过伯爵大人。”礼部左侍郎崔建成满脸笑容地回应道。很是客气,他可不敢轻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伯爵,还是靠军功支撑的。自己虽然是正三品,但是年龄大了。
李三一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封清单和一个信封,双手递上,说道:“劳烦您不辞辛劳,千里迢迢跑这一趟,实在是辛苦。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哈哈哈,还是伯爵大人爽快啊!”礼部左侍郎崔建成见状,开心地笑了起来。他其实并没有看礼单,因为他早就听说上次前来宣旨的官员,回去时的行礼车就拉了几十车。所以,对于李三一的这份厚礼,他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在下还有一项事情麻烦大人。”李三一开口道。
“哦,伯爵请说。”左侍郎崔建成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
李三一微微颔首,然后说道:“是这样的,大人您也知道,朝廷最近新建了河西郡。大家今天去实地查看了一下,那里原本就是一片荒芜之地。所以呢,我想请大人帮忙推荐一些落榜的书生过来,参与河西郡的开发建设。”
左侍郎崔建成听后,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回应道:“嗯,大人所言极是,这确实是朝廷的一件大事。边疆地区需要占据,就必须要屯田戍边,仅仅依靠那两千多驻兵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只是,那些落榜的书生们,恐怕不太愿意千里迢迢地跑到边疆来啊!”
(亲们,看书不要忘记免费礼物和催更呀,都是免费的,却可以帮作者增加收入,希望大家抽出一分钟看下小视频支持下,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