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番话,既驳斥了李昭仪,又巧妙地捧高了林澜。
李昭仪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林澜有些意外地看了赵瑾一眼,正好对上他带着笑意的目光。
那目光清澈坦荡,带着纯粹的欣赏和维护之意,让林澜心中微微一动。
在这步步惊心的后宫里,这样直接的善意,实在太难得了。
这时,太后驾到,众人连忙起身迎驾。太后心情颇佳,看到赵瑾也在,更是高兴,拉着他问长问短。
赏花宴正式开始,气氛其乐融融。
太后特意将林澜叫到身边,关切地问了她的身体状况,又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她懂事、沉稳。
这无疑是给林澜撑足了场面。
宴席过半,太后有些乏了,便先起驾回宫,让年轻人自行玩乐。
太后一走,气氛又变得微妙起来。
李昭仪等人寻了个借口相继离开,显然不愿与林澜多待。
张婕妤倒是温和地与林澜说了几句话,也告辞了。
最后,沁芳亭边,只剩下林澜和赵瑾,以及不远处侍立的宫人。
“看来,小主在这宫里的日子,也并不轻松。”赵瑾看着众人离去的方向,意有所指地笑了笑。
林澜淡淡一笑:“世间何处不风波?习惯了便好。”
她的豁达,让赵瑾眼中闪过一丝怜惜。他沉默片刻,忽然压低声音道:“沈家之事,小王在边关亦有耳闻。
沈老大人为人刚正,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
小主若日后在宫中有什么难处……或许,小王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这话说得十分大胆,几乎是明示愿意提供帮助。
林澜心中一震,抬头看向赵瑾。他目光真诚,不似作伪。
“王爷好意,臣妾心领。”林澜垂下眼帘,谨慎地回答,“只是臣妾如今只想安心静养,过往之事,不敢再多思量,以免招惹是非。”
她不能轻易接受这份好意,尤其是在不明对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
但赵瑾的这句话,无疑在她心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了涟漪。
他是否知道些什么?他的帮助,是出于正义感,还是别有目的?
赵瑾似乎理解她的顾虑,也不强求,洒脱一笑:“是小王唐突了。
小主安心静养便是。”他看了看天色,“时辰不早,小王也该出宫了。
今日与小主相谈甚欢,望日后还有机会请教。”
“王爷慢走。”林澜躬身相送。
赵瑾转身离去,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笑容依旧灿烂,这才大步流星地走了。
林澜站在原地,看着他那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花丛深处,心中五味杂陈。
赵瑾的出现,像是一道阳光照进了她阴霾密布的生活,带来了温暖,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脑海中) 小乖:“澜澜,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他真的想帮我们?”
林澜(沉吟片刻):“真假难辨。
但至少,他释放了善意,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机会。不过,与一位权势煊赫的亲王走得太近,福祸难料。
尤其是……在皇帝已经对我起疑的时候。”
小乖:“啊!对了!我刚刚好像看到皇帝身边的高公公在远处晃了一下!” 林澜心中一凛。
她缓缓走出沁芳亭,阳光透过扶疏的花木,在她身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与镇北王的这次“偶遇”,是福是祸?皇帝赵珩,是否已经知晓了亭中发生的一切?林澜感到,一张更为复杂的网,正在缓缓向她张开。
棋局如战场,落子无悔。而他的心,比棋盘上的迷局更难测。
诏令突至。
夜色如墨,浸染着宫廷的飞檐斗拱。林澜所居的偏殿内,灯火温润,她正倚在软榻上,就着烛光翻阅一本这个世界的史书,小乖蜷在她膝头,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白日里与镇北王赵瑾的偶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些许涟漪。
那是一种久违的、不受拘束的自由气息,让她对这个时代压抑的宫廷生活,生出了一丝微妙的对比。
然而,这份短暂的宁静,被一阵急促却不失恭敬的叩门声打破。
“林才人,陛下口谕,宣您即刻前往养心殿觐见。”内侍尖细的嗓音在门外响起,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林澜的心猛地一跳。赵珩?这么晚了,他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白日里他虽未现身,但林澜可以肯定,御花园里发生的一切,早已事无巨细地呈报于他的御案之上。是福是祸?
小乖警觉地竖起耳朵,用意识交流道:“澜澜,小心点。皇帝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没简单的事。”
“我知道。”林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纷乱思绪,扬声道:“有劳公公稍候,容我更衣。”
她迅速换上一身素雅得体的宫装,发髻简单梳理,只簪一支白玉簪,既不失礼数,也不显刻意逢迎。
对着铜镜,她看到自己眼中一闪而过的警惕,随即被一片沉静取代。无论赵珩意图为何,她都必须以不变应万变。
跟随内侍走在寂静的宫道上,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
养心殿是皇帝处理政务和起居之所,夜间宣妃嫔至此,本就非同寻常。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未知的迷雾之中。
养心殿东暖阁内,烛火通明,龙涎香的气息淡淡萦绕。
赵珩并未穿着龙袍,而是一袭玄色常服,坐于一张紫檀木棋盘前,指尖夹着一枚温润的黑子,似在沉思。他周身散发着一种沉静的气场,不怒自威。
林澜敛衽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赵珩并未抬头,目光仍停留在棋盘上,声音平淡无波:“免礼。过来坐。”
林澜依言走上前,在他对面的绣墩上坐下。棋盘上,黑白双子纠缠,局势复杂,显然是一局残局,或者说,是赵珩自己布下的一个局。
“会下棋吗?”赵珩终于抬起眼,目光如深潭般落在她脸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略知一二。”林澜谨慎地回答。古代的围棋规则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通。
她大学时曾是围棋社的骨干,水平不俗。
“陪朕手谈一局。”赵珩将盛着白子的棋盒推到她面前,语气不容拒绝。
“臣妾棋力浅薄,恐扰了陛下雅兴。”林澜谦逊道,心中却明了,这绝非简单的消遣。
棋局如战场,最能窥见一个人的心性、谋略与格局,赵珩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试探她。
“无妨,朕恕你无罪。”赵珩淡淡道,已然落下一子,攻势凌厉。
林澜不再多言,凝神应对。起初,她下得中规中矩,遵循着这个时代常见的棋路,谨慎防守。
但赵珩的棋风大开大阖,充满压迫感,几步之后,她的白棋便显得岌岌可危。
再这样下去,必输无疑。
林澜心念电转,若故意相让,以赵珩的洞察力必然看穿,反而显得虚伪。
不如……放手一搏,展现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她深吸一口气,指间白子落下,位置刁钻,并非单纯防守,而是似守实攻,剑走偏锋,直接点在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关乎全局气眼的位置上。
这一子落下,赵珩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他抬起眼,深深地看了林澜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
这步棋,完全超出了常规的棋理,看似冒险,却瞬间盘活了局部,甚至隐隐威胁到他的大龙。
“有意思。”赵珩唇角似乎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随即落子应对,攻势更疾。
林澜也被激起了好胜心,既然已经出手,便不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