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这人捂嘴捂的快,醉酒儒生的话还是被周围人听见了。
周围其他学派的人,却都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哎,你们还等什么呢!现在始皇帝陛下不是就已经在建造大秦学宫了吗?想要发扬儒家的学说,这还不容易,想个办法进入大秦学宫,或者是去参加大秦的科举考试做官,都能利用自家的学说造福百姓啊!”
“就是就是,还能在教学或者治理地方的时候,印证学说,看看自己学说的实战能力!岂不美哉!”
“想要成为治国之学还不容易,在始皇帝面前露两手啊!”
“同去同去!”
随着大秦逐渐安稳,前来考科举和加入大秦学宫的各学派人士也在逐渐增多,秦始皇嬴政除了看奏折之外,每天还要抽空看一部份各家的学说。
为了能够让自家的学说入了始皇帝的眼,甚至还有不少人拿来了各家的不传之秘!
嬴政看过了这么多的学说,才知晓为什么后世会选择各家学说都学了。
各派学说果然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
只用一家,确实是有点偏颇了!
【汉高祖刘邦在建国之初采用了郡国并行的制度,既安抚了功臣,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之后的削藩,更是进一步将皇权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为后世除去了很多不安定的隐患,让新生的大汉王朝趋于平稳。】
【封建王朝中,皇权和相权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刘邦的大汉虽然是新生王朝,但是刘邦仍旧选择了打压相权。】
【没错,又是我们无辜的萧何大大倒霉了。】
【皇家园林上林苑早就在战争中荒芜,当时的丞相萧何便上书建议开放上林苑,将上林苑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
【就这么一件小事,却引来了刘邦的怒火。】
【刘邦将萧何直接丢进了大牢,因为刘邦认为,开放上林苑这种事情,不会是萧何自己的主意,也不会是那些连上林苑都没资格见的普通百姓的主意,只会是那些达官贵人和商贾之人的主意!】
【萧何如此建议,只能是拿了商贾之人的好处,开放上林苑为他们谋福利!】
【我们现在来看,这件事很可能真的只是萧何一个人的主意,但是上林苑是专供皇室打猎游玩的地方,萧何此举,一是让刘邦觉得没了颜面,另一方面,萧何上书给了百姓实惠,百姓们会更加拥戴萧何,刘邦可不会高兴见到这种事发生!】
【虽然萧何很快就被放出来了,但刘邦借这件事打压了萧何,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皇帝的权威,以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
咸阳宫,章台殿。
萧何一直以来的微笑脸都面无表情了。
好啊,真的是太好了!
刘季这个混蛋,就是可着他一个人死命坑是吧!
怎么什么事都找他!
萧何转头狠狠的剜了刘季一眼,然后再次狠狠的一脚踩在了刘季的脚上。
未来的刘邦!!你到底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惊喜啊!现在我刘季都在为你还债啊!!
刘季一边哭一边跳脚,心中的悲伤逆流成河。
【刘邦让萧何制定的法律,便是后世闻名的《九章律》,汉初的很多东西,都是继承了秦朝的,《九章律》自然也不例外。】
【相比起《秦律》,《九章律》根据汉朝现实情况和《秦律》实行时的情况,做出了一定的修改。】
【《九章律》将其中一些过于严苛和不近人情的法律条款都进行了删改。】
【此后,《九章律》就变成了后世朝代制定法律的模板。】
【虽然《九章律》的原本已经散失,但还是能从后世朝代的法律条文中窥见一二。】
【经过了秦二世胡亥的摧残和连年的战争,汉初的经济十分不好,就连皇帝刘邦想要凑出四匹花色一样的宝马来拉车,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为了能够让百姓尽快的修养过来,刘邦实行的轻徭薄赋的政策,一再减免赋税,汉十一年,赋税更是直接削成了汉初的一半!】
【刘邦还改革了币制,抑制商贾。】
【秦半两很重,使用不是很方便,刘邦便将汉朝铸造的铜钱重量减轻。】
【因为战争的原因,汉初物资稀少,而商贾们则是囤积了不少的物资,哄抬价格。】
【汉高祖刘邦不仅直接出手打压商贾,还加重了商税,给商人加上了很多的限制,双管齐下才渐渐平稳了物价。】
【刘邦也非常的尊敬孔子、重视儒生,他平叛回归的时候路过了鲁县,便前往孔庙以最隆重的“太牢礼”祭拜了孔子。】
【这次祭拜不仅体现了刘邦对孔子的尊崇,更是开创了君王祭孔的先河,从此之后,祭孔也成为了后世君王们的必备活动。】
【好了,汉高祖刘邦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还是老规矩,友友们想去了解哪位老祖宗呢?记得在评论区投票告诉我哦!】
{我怎么记得汉初实行的是黄老之学啊,怎么刘邦这么推崇儒学?}
{那个好像是吕雉还有文帝景帝的时候奉行的学说吧!}
{黄老之学,推崇无为而治,其实就是放手让百姓们自行休养生息!}
{谁让汉初实在是太穷了呢,等到了景帝的时候才真正好那么一点点!}
{原来君王祭孔的习俗是邦子哥带起来的啊!}
{儒学虽然是当世显学,但是孔子的学说用在治国上真的不太行,所以当然也就没什么君王去祭拜孔子了!}
{我们还是先想想,下一站去哪吧!}
{嗯,这次刘邦的长陵基本上什么都没看到,除了封土堆就是封土堆!}
{主播去的时候我还以为走错地方了,原来长陵是真的就只剩下封土堆了啊!}
{时间的侵蚀实在是太严重了,刘彻的茂陵也算是如此,要不是有后期的修缮,看起来也就是几座封土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