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富有的地方就是铁路线,大量物资运输,日夜不停。日本人对占领区的掠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战争的消耗就是无底洞,东北又物产丰富,不仅海运,铁路也是重要一环。粮食钢铁矿产木材各种工业农业产品,每天都是海量运输。
铁路沿线驻军,这不是野战师团,是守备部队,他们长期驻守一地,当地情况非常熟悉,特务机构情报网络可比地方严密,汉奸众多。王九带人一路潜行,沿路的日伪据点炮楼一个连着一个。并围子的恶果,地里的老百姓都不多。日本人对冀东的占领控制是华夏日占区最严密的,不是浪得虚名。王九带队不知多少回穿行在他们中间,难度不大。两千多人像条泥鳅慢慢向铁路线蠕动。
这么艰苦的环境,地方上能做到队伍到了有凉白开管饱,温热不可囗的野菜杂合面窝头有的吃,还有咸菜准备着,这可不容易,这不是三两百人,这是两千多人。在整个华夏敌后战场,在如此重兵之下的敌人占领区能做到这一点,可真不容易。
打据点炮楼不是太发愁,只是缴获多少的问题,可打铁路,还真没打过,不知从哪下手。若单纯攻击性质,以破坏为主,虽然难,但找准机会来一家伙就跑这是可能做到的。但这次出来却是搞钱粮物资,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即使打下来,缴获钱粮物资,咋能通过重重险阻运回去?这不仅仅是战术问题,难度之高,叫王九发愁。
不来这里,不搞铁路线,哪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据点炮楼围子能有多少钱粮,现在都穷,连绥靖军的汉奸部队都是吃的杂合面,日本兵也没有多少大米吃。王九对困难是有预估的,这就不是容易的事。
横跨滦河的铁路桥已经被炸了两次,日本人现在对铁路的防护等级又高了,他们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是生命线,战争的生命线。
东北港口不少,大连营口葫芦岛丹东,日本又是岛国,海运比华夏发达的多,好多物资是走海运的,往关里主要是粮食木材。这么大量的东西运输是会叫人崩溃的,显然王九这两千多人不能搞这种物资。可每天火车那么多,谁知道上面有什么。好不容易搞一家火,结果是一堆堆木头,那笑话就大了。
军区敌工部参与进来,可情报并不多,几天了,一直在路上的王九从情报通报上就没发现能让自己有用的东西,何况王九的队伍并不能大规模运输,这样可选择的余地更小了。
鲁地的铁道游击队驰骋两条线英勇奋战,创下了可歌可泣的战绩,可这里,想都不用想,根本没有这种战法的土壤,这种战法在冀东铁路线根本没机会。无他,敌人太多,跑都没地方跑。
王九的大动作,其实要打的还是小仗,只不过难度更高,对部队的要求更高。这纯是火中取栗,老虎嘴里拔牙。关键的栗子取了,牙拔了,你还得带得走,跑的掉。
队伍到了平原地区了,这里的敌我势力对比,日伪是绝对压制性的,我们的力量完全处于地下,武装力量有,但不多,完全地下斗争状态。
地方同志下了大力度支援,但烧开水供应做不到,大热天谁家烧那么多开水?围子里没那么多柴草不说,人家那些汉奸不是摆设。再说你咋运出围子来,在围子外面烧水,想啥呢!烟火咋控制,大锅去哪弄去。这两千多人得烧多少,不用想了!连吃的都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每样就是各家各户一点一点筹集的,好多窝头都是凉的,硬的,总算是没馊,没发毛。这种杂合面做的东西都不是好不好吃的问题了,有就不错了。就这都是地方同志尽了最大努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筹集的。不过没有水,倒有西瓜,这可是好东西。
西瓜,又是西瓜,王九的老兵们吃过好几回了,一般老百姓是不种这东西的,费心巴力肯定连嚼谷都挣不出来,日伪汉奸们会连瓜秧都不给你剩下,还想卖钱?想啥呢?
这是大地主,杨老财家的,人家儿子是警察局长,女婿是日本人翻译,这瓜是给日本人拍马屁用的,属专供!现在便宜王九他们了,吃日伪汉奸的东西没压力。这时刚刚开始上甜度,还没大量成熟,可部队要求低,解渴就好。大热的天,有西瓜吃,这可是难得的享受,好多山里的兵还是这辈子第一次吃,美滋滋弄个水饱,虽然不太甜,但绝对新鲜干净卫生。
部队需要隐在这里等待战机,在重兵窝里要待上不知几天,这么多人可不是小事。这时严苛的训练显出好处来了,不就是潜伏吗?有窝头饼子加咸菜,虽然是杂合面,可这是全杂合面的,没掺野菜的那种。还能吃上西瓜,这日子,美!
这几天敌工部的消息不断,可能用的消息还是不多,符合王九预期的消息一个没有。刘子良周辰小栓子他们的侦察已经展开,铁路线上适合伏击的地方实在不多。这里是平原,日常火车通过是高速的,并阻防守铁跟我的全是正规鬼子,连绥靖军都没有,适合伏击险要地形都找不到。公路离铁路又不远,野战师团的兵随时可以对铁路守备部队支援,人家还是汽车装甲车摩托车,快速机动。
一旦开打,留给王九的时间很少,必须快速撤离,时间一旦拖延,别说多了,半小时就能聚集几百日伪,一小时上千人就会到位,两小时几千人的合围就能形成,这不是玩笑。如此高密度的日伪驻扎,不是说笑!要说华夏敌后战场的困难,冀东是首位的,比冀中都要严酷的多。
敌工部的消息用不上,可刘全在奉天都传来一条让王九心中一动的消息,刘全的修车铺子名声在外,打开了局面,好多日本人的会社都成了他的主顾,刘全的小组现在人家走的还是高端路线。接触的都是商社,工厂,刘全的技术让日本人都佩服。工匠精神在刘全身上完美体现出来,好多大老板的车都在刘全这里维修保养。只言片语的,刘全这里经常有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