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大院里那口用来上下班报时的铁钟,被敲响时发出的声音带着冬日金属特有的僵硬和清冽。
“铛——铛——铛——” 钟声穿透寒冷的空气,宣告了一天工作的结束。
几乎是钟声响起的第一下,孙玄就已经合上了面前的文件,利落地套上了挂在椅背上的厚棉外套。
办公室里其他同事还在慢吞吞地收拾东西,互相招呼着“明儿见”,孙玄已经像一道影子般,迅速而不失沉稳地走出了办公室的门。
走廊里比室外暖和不了多少,呵出的气依然是一团白雾。
他脚步很快,皮鞋踩在水泥地面上,发出清晰而急促的回响。
来到大院,找到自己的摩托车,发动机器,在一阵轰鸣声中,他再次汇入了下班的人流。
只是这一次,他是朝着家的方向,心里还装着晚上李平家的那顿送行饭。
摩托车顶着愈发凛冽的寒风,终于停在了熟悉的胡同口。
孙玄几乎是跳下车,搓着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的双手,快步进了院子。
屋里比外面暖和太多了,炕烧得热乎乎的,带着孩子和饭菜混合的独特气息。
孙母正坐在炕边,手里纳着鞋底,看着在炕上爬来爬去的孙子明熙。
叶菁璇则抱着女儿雅宁,轻声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娘,我回来了。”孙玄招呼了一声,先凑到妻子身边,低头看了看女儿。
小雅宁看到爸爸,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眨了眨,咧开没牙的小嘴,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看得孙玄心都化了。
他自然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把女儿从妻子怀里接过来,在那柔嫩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逗得小家伙发出“咯咯”的笑声。
抱了一会儿女儿,孙玄才想起正事,对孙母说道:“娘,晚上我和菁璇不在家吃了。李平那边有点事,我们过去一趟。”
孙母抬起头,放下手里的活计,问道:“李平那孩子?啥事啊?要紧不?”
“没啥大事,”孙玄一边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女儿,一边解释道,“是他弟弟李安,明天要去当兵了。他们兄弟俩在这边也没个长辈,请我们过去吃个饭,算是给小安送行。”
孙母闻言,理解地点点头:“哦,是这事啊。那是该去。李平那孩子不容易,带着弟弟妹妹过日子。你们去吧,家里有我们呢。”
孙玄这才转向妻子,说道:“菁璇,等会儿咱们一起去李平家。小安明天一早就走,咱们去送送他。”
叶菁璇早就听到了丈夫和婆婆的对话,她对于李平家那三个不是亲兄妹、却胜似亲兄妹的孩子,一直心怀怜爱。
尤其是那个叫小雅的姑娘,年纪不大,却格外懂事勤快,让人心疼。
她立刻点头,语气带着欣然和一丝急切:“好啊,我也正想小雅那孩子了。他们兄妹三个……唉,真是不容易。咱们是得去。”
事情说定,两人便在家里等着。
孙玄抱着女儿舍不得撒手,坐在炕沿上,看着儿子明熙像个小坦克似的在炕上爬来爬去,时不时还试图去抓妹妹的脚丫,被孙玄用眼神瞪了回去。
没过多久,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是大哥孙逸和嫂子吴红梅下班回来了。
两人带着一身寒气进屋,先是跟父母打了招呼,又逗了逗炕上的两个孩子。
孙玄见哥嫂回来,便站起身,准备把怀里的女儿递给离他最近的嫂子吴红梅,然后就要拉着叶菁璇出门。
叶菁璇看着他这自然而然的动作,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她伸出手,狠狠在孙玄的胳膊上掐了一把,低声嗔怪道:
“玄哥!你倒是把儿子给爹或者大哥抱过去啊!你就光抱着你闺女,儿子是捡来的不成?”
孙玄被掐得“嘶”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目光转向炕上那个因为被父亲“忽视”而有些不高兴、正咿咿呀呀挥舞着小拳头、吱哇乱叫的儿子明熙,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
他干咳了一声,掩饰着自己的“偏心”,连忙弯腰,将胖乎乎的儿子从炕上抱了起来,塞到了旁边正笑眯眯看戏的孙父怀里。
“爹,您抱会儿明熙。”孙玄说道。
孙父乐呵呵地接过孙子,熟练地颠了颠:“哎哟,我的大胖孙子呦!”
孙玄这才感觉完成了“任务”,重新拉上叶菁璇的手,对着家人道:“爹,娘,哥,嫂子,那我们就先走了啊。”
夫妻二人这才相携着出了屋门,再次投入傍晚寒冷的空气中。
从孙玄家到李平家住的区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若是平时,孙玄肯定选择骑摩托车。
但今天这天气,太阳落山后,气温骤降,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
骑摩托车那滋味,简直是一种酷刑——风驰电掣带来的寒风,能穿透任何厚度的衣物,让人冻得透心凉。
“走着去吧,”孙玄紧了紧围巾,对叶菁璇说,“这天气骑摩托,到地方咱俩都得冻成冰棍。”
叶菁璇自然没有异议,她也怕冷。两人便并肩走在已然华灯初上的街道上。
路灯发出昏黄的光晕,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有些朦胧。路
边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少数几家还亮着灯,窗户上凝结着厚厚的冰花。
寒风依旧,但两人靠得很近,互相挽着胳膊,借着彼此的体温抵御着严寒。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天。
“时间过得真快,感觉小安那孩子前两年还是个半大小子,一转眼都要去当兵了。”叶菁璇感慨道。
“是啊,”孙玄点点头,“男孩子,出去历练历练是好事。部队是个大熔炉,能把他锤炼成真正的男子汉。”
“李平这孩子也是真不容易,爹娘走得早,他一个人又当哥又当爹,把弟弟妹妹拉扯这么大。”
叶菁璇语气里充满了同情,“小雅那丫头更是懂事得让人心疼,那么小就知道帮哥哥分担家务。”
“嗯,”孙玄应着,心里也想起了李平兄弟那时的窘迫,以及这些年他们的努力和成长,“好在他们都争气。
等小安在部队站稳脚跟,李平的工作也稳定,小雅再大点,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夫妻俩说着话,脚步不停,倒也不觉得路途漫长难熬了。
寒冷的冬夜里,彼此依偎着前行,谈论着家常里短,心中对即将见到的三个孩子充满了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