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岸的火车站是在东阿镇。
这里原本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镇。
现在有了火车站之后,无数的物资和旅客会经过这里。
所以东阿镇变得很是繁华。
朱慈烺带着人四处逛了一圈,发现一切还好。
并没有发现什么糟糕的情况。
接着他们就骑着马向远处走去。
准备去附近的村子看一看。
自古皇权不下乡,最基层的权力往往都掌握在宗族势力的手中。
如果最底层的老百姓没有在各种改革之中受益。
那是朱慈烺绝不允许出现的事情。
所以他想去普通的村子里面,亲眼看一看真实的情况。
而这个事情就是那么巧。
朱慈烺他们还没到达第1个村子。
就看到有个十二三岁的小伙子正在拼命奔跑,后面有一群大人在死命追赶。
小伙子很快就被追上扑倒在地,并被人捆了起来。
那个小伙子正在拼命的挣扎和叫喊,但是距离有点远,并且他们说的是方言。
朱慈烺没有听明白是怎么回事。
就转头看向陪同在身边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刘明志。
刘明志一挥手,锦衣卫的人立刻就策马狂奔过去。
那些村民看到有骑士狂奔而至,被吓得全都乖乖站到了路边去。
那两个锦衣卫的人员,虽然没有穿锦衣卫的制服。
但是人家骑着骏马身上带着刀,有一个身上还背着弓箭。
这一看就不是他们能够惹得起的人。
面对锦衣卫人员的询问。
那个年轻小子立刻大声喊着什么,他旁边的人赶紧去捂少年的嘴。
下一瞬间,朱慈烺就看到锦衣卫的人抽出了腰刀。
面对那些家伙大声呵斥起来。
接着少年人快速的说了几句话。
锦衣卫的人立刻把两根手指伸进嘴里,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这是他们在召唤同伴的信号。
跟在朱慈烺身边的队伍当中,立刻又冲出去了10多个锦衣卫的人。
刘明智则是带着剩下的人,把天武皇帝给团团保护起来。
因为那两个锦衣卫的举动,已经说明出事情了。
但是现在刘明志他们还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那当然是要以朱慈烺的安全为主……
……
看似大家很紧张的样子。
朱慈烺摆手说道:“不用搞得这么紧张,不过是一些村民而已,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刘明志:“请陛下耐心等待,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臣等不能让陛下以身犯险。既然锦衣卫的人已经过去了,应该很快就能搞清楚真相……”
朱慈烺点了点,停在乡间土路上耐心地等待着。
这也是他刚才发现有情况,却没有第一时间带人冲过去的原因。
因为他这样做的话,会给手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遇到了事情要给手下人表现机会嘛。
而在远处的乡村土路上,锦衣卫的人冲过去之后纷纷刀剑出鞘。
直接当场把那些村民给拿下。
那些村民面对如此阵仗被吓得瑟瑟发抖,不少人都跪在地上求饶。
而锦衣卫的人却没有搭理他们,反而对那个少年仔细的询问起来。
朱慈烺通过他们的神态和动作,大概能猜出是个什么情况。
心想难道这是遇到要上访的人了?
心里有所推测的天武皇帝,并没有等太长的时间。
几分钟之后就有人回来汇报了……
……
只见那些锦衣卫的人。
直接动手把那些村民拿下。
随后有一个千户策马飞奔回来。
那家伙来到近前之后飞身下马,直接跪在地上请罪:“请陛下治罪,这都是臣等失职,没能及时发现问题……”
朱慈烺面无表情的说道:“看来事情不小啊!否则也不会让你一开口就请罪。治罪的事情稍后再说,先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启禀陛下,他们都是南台村的人,那个小伙子的父亲当了兵,并且参加了之前的西征大战,只是在西征的过程当中被毒虫给咬死了。
皇上和朝廷并没有亏待那些将士,每个人家里都给发了一笔抚恤金,并且对所有牺牲的将士的家属,老人和孩子都会得到各方面的照顾。
但是南台村的村长是个黑心肝,仗着他的小舅子在镇上工作,竟然吞了那个孩子家里应得的抚恤金,还有后续的各种福利,那个孩子实在是气不过,就想拼了命的跑出去找人告状……”
听到锦衣卫为千户说的话,所有人都变得脸色阴沉。
这种事情发生了第1次,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的话。
那么以后就会发生无数次。
而锦衣卫的所有人员按照文武两大阵营来划分的话,他们其实也算是武勋阵营的人。
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以后有可能会发生他在他们的家人身上。
所以刘明志他们都是杀气腾腾的。
要不是有天武皇帝朱慈烺在场的话。
刘明志肯定已经下令抓人了……
朱慈烺抬头看着天上的白云说道:“关于中立之事的家人和后代,朝廷不仅给出了各种优待政策,落实这些优待政策的部门也不止一个,结果就没有人能够提前发现问题,他们是怎么瞒天过海的呀?”
“启禀皇上,根据那个孩子手术吗?他家里的爷爷生病卧床不起,家里就只剩下了他和弟弟妹妹,还有他母亲。至于他的那些叔叔,只想着怎么通了他们家的房屋和田地,所以根本没人帮他们。
而那个村长根本不让他们出村长,整天都被人盯着他们。那个孩子这一次也是借着上山找野菜的机会,这才有机会跑出南台村,结果又被人追了上来抓住了……”
朱慈烺问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陛下圣明,微臣已经让人去联系车站码头的锦衣卫了,他们对本地情况应该更加了解。同时请求皇上允许臣等,立刻去核查相关的事情……”
这个事情确实需要好好的核查。
甚至朱慈烺心里都希望这是一个误会,希望这是一个乌龙事件。
否则那必将杀得人头滚滚……
……
朱慈烺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却还是看见旁边的刘明志。
对刘明志问道:“此事该如何处理?”
刘明志作为孤儿营的成员,那可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并且能在孤儿营当中脱颖而出,现在就已经成了锦衣卫的指挥同知。
他自然明白天武皇帝这么问的用意。
刘明志赶紧恭敬的说道:“回禀陛下,此事背后只怕牵涉的人不少,臣建议立刻查明事情真相,并对所有违法乱纪之人严惩……”
朱慈烺点点头:“你好,那就照你说的一办。”
刘明志:“微臣遵旨。”
接着他就对身边的人吩咐道:“你可联系车站那边的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这一次厂卫要通力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查明所有相关人员。
最后把事情汇报过来,一切由陛下定夺。听明白了吗?”
锦衣卫的千户大声说道:“是不是要明白,请陛下和大人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锦衣卫的那个千户立刻带着人行动起来。
刘明志则是向空中发射了一支响箭。
随着传递信号用的响件升空炸响,四面八方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的人影。
跟在天武皇帝身边的人并不多,加起来还不到100人而已。
但是在四周隐藏着的人却不少。
要知道天武皇帝朱慈烺,在皇宫大内都曾遭受过刺杀。
所以在天武皇帝出巡的时候,都隐藏在周围的力量肯定不会少。
看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上千人。
刘明志对朱慈烺问道:“陛下,需要一步是否需要进村?”
朱慈烺:“那就进群去看一看,看看这个南台村有何特别之处,经常敢跟朝廷对着干?”
刘明志:“微臣遵旨……”
说完之后他大手一挥。
总共1000多人的锦衣卫精锐,立刻以百户为单位组成队伍,并向在南台村方向快速前进。
同时对朱慈烺的保护更加严密了。
这1000多人的队伍直接杀向了南台村。
南台村不过只有两三百户人家人口加起来也就不到2000人而已。
除了老弱病残之外,南台村的青壮不到1000人。
面对1000多人的锦衣卫精锐,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锦衣卫的精锐冲进村里面去之后,立刻控制了进出村子的所有道路。
并把村子里面的村长控制起来。
南台村最大的家族是赵家,赵家有点话语权的人也立刻受到了重点关注。
先是对村长进行了审讯。
得知那个少年所说的话基本属实。
相关人员立刻被控制起来。
接着又对所有人分开审讯。
面对锦衣卫的审讯手段,那些家伙根本就扛不住,很快就纷纷交代了。
而事情的真相也很快浮出了水面。
原来那个少年姓刘。
在这个南台村就只有他们一家姓刘的。
属于最少的外姓人之一。
刘家老爷子乃是入赘到南台村来的,前后生了几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但是最终只有一人长大成人,另外两个儿子都夭折了。
在村子里面人丁不旺,并且这里是以赵氏宗族为主,80%的人家都姓赵。
所以刘家一直备受欺凌,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那个名叫刘维国的少年,他父亲才会选择毅然去当兵。
其一是考虑到朝廷大军的待遇很不错,其二是想要立下功勋改变刘家的处境。
但是刘维国的父亲显然不是气运之子,虽然也曾立下了一些小功劳,但是在参加西征的时候,却被食金蚁给咬死了。
而兰台村的村长接到消息之后,本身就已经起了贪念。
赵家的族长赵金德,又刚好有个儿子在镇上工作。
并且那家伙小时候欺负刘维国的父亲,被刘维国的父亲狠狠地揍过N多次。
这不就怀恨在心了吗?
于是就联合村长和赵家的族长,直接吞了刘维国父亲的抚恤金。
并且还在村子里面宣扬刘维国的父亲乃是逃兵,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待,反而对刘家进行各种压迫和压榨。
年纪小小的刘维国,按照朝廷的规矩进入村子里面的学堂读书学习。
怎么说也是读过书识点字的人,加上对他父亲的了解。
刘维国坚决不相信他父亲当了逃兵。
但是他人微言轻,并且还只是一个少年。
自然没法跟在南台村称王称霸的赵家抗衡。
加上平时又有人盯着他们,所以他只能想尽办法的找机会出去打听情况。
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跑出南台村,结果又被赵家的人给抓住了。
幸好遇到了天武皇帝微服出巡,否则等待他的下场将会相当的凄惨……
朱慈烺听完所有汇报之后。
冷笑着说道:“呵呵,这些家伙真是胆大包天,该死至极,立刻把所有相关人员控制起来,查明所有犯罪事实之后,斩立决……”
刘明志听出了朱慈烺话语中的杀气。
赶紧恭敬地回应道:“陛下,您别气坏了身体,微臣立刻处理此事,保证绝不放过一个恶人……”
朱慈烺:“那就赶紧行动吧,正等着你们的结果。”
刘明志:“微臣遵命……”
接着锦衣卫的人立刻行动,在南台村里面四处抓人。
把赵家的族长赵金德也给抓了起来。
同时派人联络了当地的守备营,立刻分头赶往镇上和县上。
把所有相关的人员都控制起来……
……
自从唐朝末年出了一个黄巢。
同时也出现了军阀割据,各自为战武人,也就是度朝末期的那些节度使。
所以当乱世结束,大统一王朝到来的时候。
所有些大族全部都隐居幕后,并利用士绅集团不断打压武将和勋贵。
这是那些传承久远的古老世家,在科举制兴起的大环境之下,打压武将并继续掌控化以前的手段。
所以才有了送钱送女人送皇帝的大送。
而朱慈烺在登基为帝之后。
就一直在想办法提高武将和勋贵,乃至普通士兵的社会地位。
并且对所有的世家大族进行的清洗。
目的就是要改变以文御武的局面。
没想到世家大族都被清理了。
而普通乡村里面的宗族势力,竟然敢当然跟朝廷的政策对着干?
还真是山高皇帝,真当自己是土皇帝了啊?
这种事情朱慈烺当然没法忍住。
所以抓捕行动从南台村开始,很快就波及到了镇上和县城。
这他爷爷的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除了天武皇帝他们遇到了南台村之外,竟然还有另外几个村子,也用同样的办法吞本了中立之事,该得的抚恤金。
并且让人冒名侵占了忠烈之士家人和后代应得的优待。
最后是那些冒名顶替他人高考成绩,冒名顶替他人人生的恶毒分子有得一拼。
朱慈烺想起后世发生的事情。
再看一看眼前发生的恶性事件,他真的是怒火中烧啊!
用后世网络上的话来说,当你看到了一只蟑螂的时候,暗处肯定隐藏着成千上万的蟑螂。
所以朱慈烺立刻下令让东厂和锦衣卫,全面排查类似的事情。
这个事情查起来倒也不难,只需照顾着所有牺牲的将士的名单查下去。
有没有问题一查就知道了……
……
至于南台村这边的事情。
是出身于宗族势力的基层官吏。
与其出身的宗族势力相互勾结,从而胡作非为,鱼肉乡里。
对所有被抓的人员审讯了一番。
第2天就已经搞清楚了真相。
朱慈烺让人通知了县城和府城的官吏,全部赶到兰台村来开现场的审判大会。
南台村的村长,还有赵家的族长赵金德和他儿子,全部都被当场判了斩立决。
其他的人最轻也是流放3000里。
明朝廷现在的地盘够大,那真的是流放3000里,绝对不打一丝的折扣。
而那个勇敢的少年刘维国,及其家人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刘维国更是被破格送入中级学堂学习。
只要他能够顺利毕业,那至少也是一个基层官吏。
刘维国感激的对朱慈烺磕头感谢:“谢谢大人为我们家主持公道,将来我一定会做个好官的……”
朱慈烺并没有暴露他是当今皇上的身份,这是为了避免引起其他人的警觉。
所以刘维国称他为大人。
并不知道他就是天武皇帝朱慈烺。
朱慈烺和蔼的对刘维国说道:“你不用感谢我,这都是当今皇上的旨意,这也是你们应得的优待。
去了学堂要好好的读书,希望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你不要让朝廷和陛下失望。”
刘维国:“草民叩谢大人。不知大人能不能告知大高姓大名,小子希望将来能够报答大人的恩德……”
朱慈烺微笑道:“如果将来能有再见的机会,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我的姓名,所以你就努力吧,我很看好你,记住、少年强则国强。”
刘维国:“多谢大人的勉励,草民一定会倍加努力的……”
此时的刘维国并不知道。
多年以后双方再次见面的时候。
他才知道眼前的人竟然是当今皇帝……
……
南台村的事情处理完了。
但是其他地方的事情还在继续。
因为类似的事情不止是一起两起。
所有类似的事情被查出来之后,那直接是杀的人头滚滚。
同时各大兵团的将领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那也是大为震怒。
特别是曹变蛟。
当时他亲眼看着手下的将士,被那恐怖的食金蚁吞噬。
很多人为了不连累战友,直接跳进了熊熊燃烧的大火里面去。
这就已经让曹变蛟非常心痛了。
没想到后续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曹变蛟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上书请求严惩所有相关人员。
并且愿意捐出十万两银子,想多给那些将士们的家族们一起补偿。
朱慈烺没有接受超变蛟捐的银子。
因为这根本不是曹变蛟造成的,所以不应该由他来承担后果。
再说朝廷也不缺那点钱……
……
类似的事情全都被查出来。
所有相关的人员全都从重处罚。
该杀头的就杀头,该流放的就流放,该干苦力的就去干苦力。
总之朱慈烺绝不会心慈手软。
不过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朱慈烺通过情报部门注意到了另一个事情。
——那就是有超过七成的文官,对这个事情保持了沉默。
看来还做着以文御武美梦的人,那可不是一个两个啊!
几百年来形成的思维惯性,果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甚至还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锦衣卫宙斯太残暴。
那些家伙却不知道这个事情真正的主导者,乃是天武皇帝朱慈烺。
只是天武皇帝在此过程之中,一直都没有公开他的身份而已。
其目的只为看到真相。
否则有人知道了天武皇帝朱慈烺微服私访,并且已经处理了一大批人。
说不定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有人会铤而走险,直接杀人灭口。
那可就与朱慈烺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
朱慈烺把事情处理完了之后。
他就带着人继续南下。
因为他本来的目的地就是应天府,当然不会因此而半途而废。
只是在进行拦下的过程当中。
半路上他又停留了几次,并对周边的情况进行了实际考察。
顺便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接下来从黄河南岸到长江北岸。
朱慈烺多次去进行实地考察,尽可能的了解农村的真实状况。
还好整体的情况不是太差。
继续南下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别的事情,也没有脑残的二货上赶着求打脸。
只是在到了应天府之后。
朱慈烺发现城里面的气氛有点不太一样。
这里是江南的文人汇聚之地。
时常有不同的文人团体,因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相互争论。
正所谓是非不辩而不明。
那些读书人之间相互辩论倒也正常。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
不过朱慈烺让人打听了一下情况,发现这一次他们争论的事情不太一样。
这个事情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随后就赶紧让人去调查详情。
只有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和详情之后。
朱慈烺才能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下达更加正确的旨意。
否则天武皇帝的任何一个决定,那都会影响到很多的人。
搞不好是会害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