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完光头强后,舒天赐在仓库等了一会…
等姜深三人的亲人把粮食搬完,他又去拉了一车。
看着面不改色的三人,舒天赐有些意外…
搬完了几万斤粮食,这三人居然跟没事人一样?
一时好奇,他便询问道:“你们三个,以前都是干嘛的?”
姜深立刻替他们解释道:“舒董,他们以前是在码头扛包的。”
刘博也点了点头。说:“他们确实没啥本事。但有一把子力气。”
“搬粮食这种力气活,他们肯定能够胜任的!”
舒天赐扫了她们一眼,对他们的接话有点不喜。
不过他也没有过多计较,扛包工确实也能担任粮仓这份工作。
要是换做普通人来,还真扛不动这么多粮食。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这几人的为人怎么样?
接着,舒天赐盯着他们家人问道:“你们几个谁会开车?”
“我会!”
高强的亲人站了出来,说:“我以前是在码头拉货的,所以会开车。”
“行。”
舒天赐拿出三份文件,递给他们说:“来吧,把这个签了。”
三人一愣,好奇的接过文件看了一眼…
入职合同?
三人心里一喜,姜深他们看见后也是满脸狂喜。
舒董终于答应,让他们的亲人入职了…
家里多一个人有工作,日子也能好过一点了…
只不过这文件上的内容,似乎是有点不对劲?
看出他们的愣神,舒天赐淡淡的说道:“我对你们并不熟悉,所以有些条件;
只要你们好好工作,这些条件就不是什么问题。”
“也对…”
姜深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他的家人道:“签吧。”
刘博和高强也信任自己的家人,于是让他们签下合同。
毕竟是自己的家人,人品如何他们能不知道吗?
都是老实巴交的扛包人,能做出什么对不起老板的事?
在姜深三人的保证下,他们的亲人签下了入职合同。
舒天赐接过合同看了一眼,点头道:“姜深,你们带他们几天。”
“好。”
交代好后,舒天赐又陆续拉了几十车粮食过来。
出门前就和唐佳怡打过招呼,说送完堂哥再来填满粮仓。
所以中午他也没回家,和姜深他们一起吃的盒饭…
直到把仓库填满,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
他丢给小灰灰一根带肉的骨头,这才转身离去。
“回来了,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上班?”
刚把车开进车库,江丽就满脸期待的凑了过来。
舒天赐瞥了她一眼,轻笑道:“你还真是勤快,第一次见上班还这么勤快的。”
“那也比待在这好…”
江丽轻哼一声,带着一丝酸味说道:“天天看着你老婆孩子热炕头,可羡慕死我了。”
“可怜我三十多岁,连个孩子都没有,呜呜…”
“我觉得你不应该学医,而是应该去学表演。”看着对方擦眼泪的模样,舒天赐觉得好气又好笑。
说完他又摆摆手,不耐道:“行了行了,你明天就去店里吧。”
“不过有件事我得提醒你,姜深他们让亲人接班了;
我今天刚把粮仓填满,顺便让姜深他们亲人入职。”
之前是过年,加上跟洋人和东瀛人结了仇…
所以到目前为止,粮油铺还没有开店营业。
明天就是初五了,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开始开工。
东瀛人跟洋人的恩怨暂时解除,江丽确实也没必要在家待着了。
“他们干的好好的,干嘛要把工作让给家人?”
江姐皱了皱柳眉,担忧道:“再说这突然换了人,能靠谱吗?”
“所以啊,要你回去盯着点。”
舒天赐微微一笑,把今天粮仓的入库单递了过去。
江丽脸色一黑,没好气的说道:“好啊,合着你早就规划好了?”
她还以为舒天赐能多留她住几天,没想到人家早就打算让她走了。
心好痛,好难受…
舒天赐翻了翻白眼,说:“什么玩意,顺了你的意还不开心了?”
“哪有,我开心的很…”江丽把单子收了起来,傲娇道。
舒天赐真是拿这女人没办法,还是去看自己妻女吧。
回到客厅,就见唐佳怡在和舒尚玥一起看书识字。
才一岁多一点,舒尚玥这丫头就能看书识字了!
这进度,可比普通孩子快了一年多…
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神童之姿,以后还得了?
舒天赐连忙上前,伸手抱起了孩子:“玥玥,想爸爸了没?”
舒尚玥嘿嘿一笑,稚声道:“想,爸爸你累吗?”
“爸爸不累…”
舒天赐微微一笑,用力闻了一下女儿的头发说:“玥玥真乖,爸爸最喜欢玥玥了。”
闻言,舒尚玥笑的更开心了…
晚饭过后,夫妻俩先一起把闺女给哄睡了…
随后才躺回床上,并打开了电视机…
唐佳怡把头靠在舒天赐肩膀上,开口说道:“天赐…”
“你今天把粮仓填满了粮食,都是营养米吗?”
舒天赐点头嗯了一声,询问道:“怎么了?”
唐佳怡摇摇头,询问道:“我只是好奇,其他粮食你打算怎么处理?”
“这些日子下来,存储量怕是已经超过了一亿斤吧?”
听到这话的舒天赐沉吟,随即点了点头道:“差不多。”
空间里的粮食太杂太多,每个月的销量也不少。
粮仓里的那点空间根本不够用,舒天赐也没办法三天两头的去填充。
毕竟普通粮油的价格不高,远不如营养米和水果来的实在。
所以普通粮食早就断供,专卖营养米和营养罐头了。
而这段时间吃的大多数也是营养米,再搭配一点面粉。
堆积在仓库里的粮食,已经超过了一亿斤…
吃肯定是吃不完的,卖又浪费时间和精力。
毕竟这也不能全拿出来放在一处,让姜深他们定期去运。
俩人沉默了一会,唐佳怡再次说道:“要不捐了吧?”
舒天赐一愣,疑惑道:“捐给谁?”
“内地啊!”
唐佳怡脱口而出,并解释道:“内地天灾刚过,正是缺粮的时候。”
“之前在内地不方便捐,现在可以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