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原本属意让许平去的,毕竟这几年的历练已让他逐渐能独当一面,但转念想到许韵蓉娘家就剩这么一个外甥了,若是让他去西域,许韵蓉必定会十分担忧,思来想去,就又想到了顾长武。
“干娘,其实我今日来,是想跟您商量件事。”孟昭斟酌着开口,将目前在筹备商队的计划娓娓道来,然后继续说道:“我前几日也飞鸽传书,问了二舅舅的意思。”
顾兰英听罢问道:“那这事,长武自己是怎么说的?”
“回信来得极快,二舅舅说他愿意去。”孟昭轻叹一声,“只是我看这信回得这般快,想必是没来得及与家中商议,二舅舅一家又不在京城,所以我便想着来请干娘帮着去顾家问问。”
其实这事还真不好开口,因为顾长武目前主要负责卤煮铺子往各地供货的的事情,虽说也要经常外出,但到底危险小些,她不愿让许平远行是怕许韵蓉担忧,可如今让顾长武去西域,顾家人又岂能不牵挂?
沈青和作为晚辈,不便插话,只是默默注视着母亲。顾兰英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既然长武自己愿意去,我这个做姐姐的,自然不会阻拦。”
她拉过孟昭的手,温声道:“昭昭,我明白你的顾虑,但你也知道,当初顾家穷得吃不起肉的时候,是多亏了你帮忙,如今他们能盖新房、娶媳妇,都是托了你的福,你若是觉得长武适合这个活计,就放心让他去干,顾家这边我来安抚。”
孟昭郑重点头:“二舅舅为人活络,行事又稳重,让他负责商队的货物调度与人员管理,最适合不过了,况且这货物管理十分重要,如果不让自己人看着,我还真有些不放心。”
顾兰英闻言展颜,“那就成,你想做的事,向来都是思虑后才去做的,我也放心,西域虽远,但机会难得,我这个做姐姐的,不能因为私心就断了他的前程。”
沈青和适时上前一步,温声道:“阿姐,你若是筹备商队去西域,我倒是能帮上些忙,兵部每年都有不少退伍将士,其中不乏有些曾驻守边关的好手,他们平日里没少与西域人交往,阿姐若是需要,我便找人帮你多打探打探,看看有没有愿意去的。”
孟昭眼前一亮,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那真是太好了!当过兵的自然纪律严明,又都有实战经验,正是商队最需要的人才。”说着向沈青和投去感激的目光,“那这事就麻烦你多费心了。”
沈青和唇角微扬,眼中含着温柔的笑意:“家人之间,何须言谢。”
顾兰英也笑着说道:“就是啊,咱们一家人还用说这些见外的话?青和帮你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他要是敢忘恩负义,你就来告诉我,看我怎么收拾他!”
正说笑间,孙嬷嬷进来禀报:“夫人,晚膳已经备好了。”
孟昭连忙起身:“哎呀干娘,时候不早,我得赶紧回去了。”
顾兰英一把拉住她:“这都到饭点了,回去做什么?”不由分说地吩咐道,“孙嬷嬷,快去添副碗筷来。”转头又对孟昭笑道,“你都多久没来家里吃过饭了,正好尝尝厨房新研制的几道菜式,给点意见。”
孟昭推辞不过,只得应下,看着侍从们端着精致的饭菜在厅内穿梭,她忽然注意到沈家又多了两个生面孔。
“干娘,我看家里又添了这许多人手,住在这小院里怕是有些拥挤了吧?怎么没想着换个宽敞些的宅子?”
顾兰英笑着给她夹菜,“怎么没想过换?年前青和升迁的时候,我就提议过要再置办个院子,可这孩子死活不同意,说什么在这住惯了,后来见实在住不下,也知他什么时候,竟悄悄把隔壁的院子买下来了,打算把两个院子打通合成一处。”
孟昭正饿得慌,闻言一边大口扒饭一边含糊问道:“那岂不是要拆了院墙重新修葺?估计得费不少功夫吧?这段时间你们住哪儿?”
顾兰英接话道:“可不是嘛,少说也得一个月住不得人,不过也无妨,我已经跟你爹娘说好了,这段时日我们就暂住到孟府去。”她笑眯眯地给孟昭夹了块红烧肉,“左右离得也近,来往也方便不是?”
“啊?”孟昭筷子一顿,一块肉差点掉在桌上。
顾兰英见状,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昭昭?我们住过去,你不高兴么?”
“呵呵...”孟昭干笑两声,环视一圈桌上众人,顾兰英看着她面露疑惑,两个孩子则是满脸期待,沈青和则是低头吃着碗里的米饭,不肯看她,她连忙往嘴里塞了口饭掩饰尴尬,“高兴,自然高兴啊。”
顾兰英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这几日你没回家,就没去跟你说,估计这几天就要开始动工了。”
孟昭想着马上就要跟沈青和住在一个院子里,顿时有些食不下咽,待晚膳用完,便准备离开。
虽说离得不远,但顾兰英还是坚持让沈青和送她回去,孟昭也没办法,只能跟他一起出门。
夜色已深,长街上零星亮着几盏灯笼,可沈青和还是将手里的灯笼往她那边偏了偏,照亮她前方的路。
孟昭斜睨了一眼身旁的人,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诮:“你倒是挺有本事,我不让你进孟府,你倒好,直接带着全家搬进去了。”
想到在自己不知情的时候,沈青和背地里不知动了多少心思,她心头那股无名火便蹭地窜了上来,语气愈发尖锐:“这段时日我不在家,你没少在我爹娘面前献殷勤吧?有这闲工夫,做点什么正经事不好,偏要搞这些无用功。”她冷笑一声,“你就是搬进孟府又如何,难不成我还没长腿了?”
沈青和脚步蓦地一顿,手中的灯笼微微晃动,他低垂着眼睫,声音里透着几分落寞:“你就这般厌烦我?”
夜风拂过,吹动孟昭的衣袖,带着几分凉意,她别过脸去,硬着心肠道:“是你总做让我厌烦的事,我跟你说过,我讨厌被胁迫,更讨厌被算计,你做的这些事,除了让我更厌烦之外,不会有什么效果。”
长街寂静,只余两人的脚步声,孟昭察觉到沈青和有些欲言又止,但最终却没说出口,有一瞬间,孟昭似乎能切实感受到身旁之人的伤感,那沉重的气息几乎要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一想到要被他算计着同处一个屋檐下,那股烦闷又涌上心头。
两家之间本就相隔不远,转眼就到了孟府门前,沈青和上前轻轻叩门,小川很快便来开门,见到孟昭顿时眉开眼笑:“孟姐姐回来了!”连忙将人迎了进去。
沈青和将手中的灯笼往前递了递,孟昭却不肯伸手去接,他也不恼,转而将灯笼塞到小川手里,温声叮嘱道:“夜色昏暗,好好掌灯,别叫你孟姐姐碰着东西。”
说罢,他转身深深看了孟昭一眼,轻声道:“早些歇息。”话音未落,便已迈入深深的夜色之中,仿佛多停留一刻便会惹她厌烦似的。
月光如水,将他离去的背影拉得很长,莫名透着几分孤寂,孟昭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一旁的灯笼明明灭灭,就像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孟姐姐?你怎么了?”小川见她出神,轻声问道。
孟昭这才回过神,摇了摇头:“没事,爹娘呢,睡下了么?”
“还没呢!”小川眉开眼笑,“老爷夫人知道你今日回来,特意等着您呢。”
孟昭点点头,跟着小川穿过庭院,许韵蓉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前:“看你过了饭点还没回来,我就猜到定是在沈家用了晚膳,这几日酒楼的生意这么好,有没有累着?”
孟昭摇了摇头,勉强扯出一抹笑,“没有的娘,我就是负责盯着他们做事,一点都不累。”说罢,她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问道:“爹、娘,你们知道吧?沈家人过两天要搬过来住的事。”
孟大山闻言立刻来了精神:“知道啊!这事还是我答应的呢!”他兴致勃勃地凑近自己闺女,“昭昭你可知道,青和又升官了!他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是从五品的官职!”
他拍着大腿感叹道:“我去打听过了,就算是现在朝中那些什么什么尚书啊,阁老啊,年轻时也没这么高的官位呢!咱们真是运气好,捡到这么个香饽饽,所以沈家人说要借住一个月,我就立马答应下来了。”
孟大山说得眉飞色舞,孟昭脸上却不见喜色,许韵蓉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的心思,温声补充道:“昭昭你放心,这次就沈家其他人搬过来,青和不住咱们家。”
“啊?”孟昭一愣,手中的茶盏差点脱手。
孟大山有些惊讶:“昭昭你不知道么?”
“知道什么?”
“陛下下旨,让他去个什么地方去巡查来着,这一去,估计得两三个月回不来,听说就这几日便要启程了。”
孟昭呆愣着摇了摇头,她不知道啊!!!
转念想起方才沈青和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难不成要说的就是这事?
许韵蓉继续说道:“自打年后你特意嘱咐门房不让他进府,我们就猜到,你估计是跟他闹别扭了,我们自然不会让他住进来的。”
孟大山也连忙附和:“对啊,昭昭,爹娘怎么会勉强你,”说罢他又有些好奇,“不过你跟青和到底闹什么别扭了?这都大半年了,连府门都不让他进?”
孟昭呆坐在椅子上,一时语塞,说实话,听到孟大山跟许韵蓉答应让沈家人搬进来,她是有些不开心的,谁曾想,事情竟是这般,仔细想想,方才顾兰英确实没有说过沈青和要搬过来住,是自己误会了。
想到刚才自己对沈青和说的那些刻薄话,孟昭懊恼地抬手敲了敲脑袋,怎么就不知道多问两句啊。
许韵蓉与孟大山见女儿这般模样,不由得面面相觑,孟昭只得勉强扯出个笑容,含糊其辞地搪塞了几句。
夜深人静时,孟昭躺在床榻上辗转难眠,清冷的月光透过纱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方才沈青和离去时那道落寞的背影,此刻竟化作万千思绪,在她心头反复浮现,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自心底漫上来,硌得她喉头发紧。
她翻了个身,锦被窸窣作响,在接连叹了几口气后,用力挠了挠脑袋,一把扯过被子蒙住脑袋,强迫自己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