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糖当然知道来的这些人,如果长期不维护,再有其他人家的业务员勤快一点,嘴甜一点,说不得就把生意抢走了。
但是她就是要借这样的机会,把自己的身后人都实力展现出来。
她可是姜糖啊!
她可是考了全国最好大学的人!
她可是要去北京上大学!
她不但开得起家具厂和家具厂,她还有比大多数人更强的学习能力。
她还有个正着上军校的对象,有对有钱的父母,有个在城里做地产生意的姐姐姐夫。
她有在城里有权有势的三爸徐三爷,在乡下称霸一方的二爸徐二爷。
看看今天来到现场的客户,生意做的一个比一个大。
在城里做大生意的人都从她姜糖的家具厂批发家具,其他小地方的小客户比他们还聪明有脑子会拿货?
她也得让城里那些大客户知道,除了他们这些大客户,她还有遍布多地的中小客户,不是离了一家大客户生意就做不下去的人。
她得让大家知道,她不是单单是开家具厂和木材厂的是生意人,她背后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堆积起来的各种资源。
他们没有的人脉,她有,她没有,家里或许有。
他们没有的资源,她有,她没有,她家里或许有。
那么多有本事有钱有权有势的人,都愿意跟她有业务往来,说明什么?
说明她的生意做的够大、够稳、够广、够牢固。
人嘛,都有慕强的心理。
她都要去北京上大学了,她上的还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她以后只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
他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她这样有口皆碑的大家具厂子,选择其他不知名的厂子呢?
徐二爷和徐三爷看到姜糖端着酒杯,特地过来给他们敬酒的时候,满眼都是欣慰。
他们的眼中有着一种自傲,那就是“他们没看走眼,就知道这姑娘以后会不同凡响”的欣赏。
不但做生意脑子灵光,就连学习都是一等一的好,这全国最好的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他们省一年能考出几个大学生?
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当然,最最最激动的一桌人,还是姜糖二中学校的领导老师那一桌。
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激动的抹了好几茬眼泪,逢人就说姜糖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就是胸有成竹,自豪那么多志愿里,姜糖就认准了京都大学。
最终不负众望,果真考上了。
这时候班主任坚决不提当初坚决反对姜糖那么填志愿的事儿,而是对姜糖大加赞赏,说她低调内敛,每到关键时候都发挥稳定,心理素质特别好!
姜糖学校的其他领导很激动,“姜糖同学在学校期间表现就十分优异,可以说是所有学生里的表率,她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跟学校对她的栽培有密切的关系!”
大家众口一词,对姜糖赞不绝口。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捞一捞,实在是捞不到自己身上的,就往集体上扯。
姜糖敬酒之后到这一桌的时候,当众说了一堆漂亮话,总之就是感谢二中领导和老师对她的照顾,让她能安心在学校投入学习之类的场面话。
姜糖是二中这么多年以来,少有的一个考上京都大学的。
哪怕是最好的高中一中,这些考上京都大学的学生也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