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春潮带雨来
滨海市的初春总带着几分料峭寒意,可启航集团总部大楼前的广场上,却涌动着比暖阳更炽热的人气。红色的拱门立在入口处,“启航公益十年成果展”的横幅在微风中舒展,广场两侧的展板上,密密麻麻的照片串起了十年光阴——有李渊和苏瑶在希望小学给孩子发书包的场景,有李阳李悦陪敬老院老人包饺子的画面,还有残障人士在启航帮扶车间里专注工作的模样。
“李总,苏姐,这边请。”工作人员笑着引路,将两人带到展厅中央。那里陈列着一个玻璃展柜,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皮上用钢笔写着“初心”二字。这是十年前李渊刚成立公益小组时用的本子,第一页记录着他和苏瑶的约定:“每月拿出收入的10%做公益,每年至少走访20个贫困家庭。”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十年。”苏瑶轻轻抚摸着玻璃展柜,目光落在一张老照片上。照片里的她扎着马尾辫,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正蹲在田埂上给留守儿童系鞋带,身边的李渊穿着迷彩服,手里提着沉甸甸的米面油,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李渊握住苏瑶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是啊,还记得第一次去山区走访,车开到半路就陷进泥里,我们扛着物资走了三个小时山路。晚上住在村民家,被子潮得能拧出水,你却笑着说,至少比你在部队拉练时住的山洞强。”
“那时候你还总说我娇气,结果晚上你把唯一的干毯子让给我,自己冻得一夜没睡。”苏瑶笑着打趣,眼眶却微微泛红。她转头看向不远处的李阳和李悦,两个孩子正带着一群小学生参观展板,李阳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李悦则拿着画笔,教孩子们在留言板上画爱心。
“爸,妈,你们快来看!”李阳突然朝他们挥手,“这里有好多叔叔阿姨留下的祝福!”
两人走过去,只见留言板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谢谢启航让我重新站起来”“是李叔叔和苏阿姨给了我上学的机会”“祝阳阳哥哥和悦悦姐姐永远开心”……每一张便签都承载着一份温暖的回忆。
“李总,苏姐,这位是市残联的张理事长。”周明带着一位中年男人走过来介绍道。
张理事长紧紧握住李渊的手,激动地说:“李总,苏姐,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十年,你们帮助了我市上千名残障人士就业,还为他们建立了康复中心。现在,他们不仅能自食其力,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把你们的爱心传递下去了。”
李渊笑着说:“张理事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汇聚成无穷的力量。”
正说着,一阵欢呼声传来。只见广场上驶来几辆大巴车,车身上贴着“启航帮扶家庭感恩行”的标语。车门打开,几十位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走下来,他们手里拿着锦旗和感谢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总,苏姐,我们来看你们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率先走上前,紧紧握住李渊的手,“还记得吗?三年前我老伴重病,是你们帮我们垫付了医药费,还安排我在社区的帮扶车间工作。现在我老伴的病好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王大爷,您身体还好吗?”苏瑶关切地问,“上次您说膝盖疼,我让阳阳给您送的膏药,用着还习惯吗?”
“习惯习惯,太管用了!”王大爷笑着说,“现在我每天都能绕着社区走两圈呢!”
人群中,一个穿着粉色连衣裙的小姑娘跑过来,抱住李悦的腿:“悦悦姐姐!我好想你!”
李悦蹲下身,温柔地抚摸着小姑娘的头发:“萌萌,你又长高了!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我考了双百!”萌萌骄傲地扬起头,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奖状,“老师说,我以后也要像姐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看着眼前这温馨的场景,李渊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想起十年前,自己刚从部队退役,面对陌生的商界,一度感到迷茫。是苏瑶的鼓励,让他重新找到了方向;是孩子们的笑容,让他坚定了做公益的决心。这十年,他经历过资金短缺的困境,遭遇过质疑和误解,但每当看到这些受助者脸上的笑容,他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李渊,你看。”苏瑶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指向广场的另一侧。那里,一群穿着启航集团工作服的员工正在给大家分发爱心物资,有米、面、油,还有孩子们喜欢的文具和书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像春天里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这十年,不仅我们在成长,公司的员工也在成长。”李渊感慨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公益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启航的企业文化。”
苏瑶点点头:“是啊,爱和温暖是可以传递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温暖。”
傍晚时分,成果展渐渐落下帷幕。李渊和苏瑶带着李阳和李悦,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广场上,给每一个角落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爸,妈,今天真开心!”李阳拉着李渊的手,兴奋地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李悦也点点头:“我也是!我要把我的画卖给更多人,用赚来的钱帮助小朋友们上学。”
李渊和苏瑶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爱意和期待。他们知道,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爱和责任的种子。而这颗种子,终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的人遮风挡雨。
回到家,苏瑶把今天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小心翼翼地收好。李渊则坐在沙发上,翻看着手头的文件。那是一份关于“启航公益未来十年规划”的草案,上面写着:建立更多的希望小学、扩大残障人士帮扶范围、开展青少年公益教育项目……每一项规划,都承载着他和苏瑶对未来的期许。
“在想什么呢?”苏瑶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
李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我在想,未来的十年,我们还要做更多的事。我们要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让爱和温暖永远传递下去。”
苏瑶点点头:“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面对。”
李渊看着苏瑶温柔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是苏瑶的陪伴和支持,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是孩子们的理解和参与,让他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前行的动力,让他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夜深了,城市渐渐陷入沉睡。李渊和苏瑶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声。春雨淅淅沥沥,滋润着大地,也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他们知道,这场春雨过后,必将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而他们的公益之路,也将像这春天里的嫩芽,在爱和温暖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岁月如歌,初心不改。李渊和苏瑶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责任。他们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坚守初心,让爱和温暖永远传递下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渊和苏瑶按照规划,一步步推进公益项目。他们在偏远山区新建了五所希望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扩大了残障人士帮扶车间的规模,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实现了就业梦想;他们还开展了青少年公益教育夏令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李阳和李悦也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李阳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希望小学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知识和技能;李悦则举办了个人画展,将卖画所得的款项全部捐给了公益基金。他们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
随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启航集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公益力量。李渊和苏瑶深知,公益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他们积极搭建公益平台,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李渊和苏瑶受邀参加了“全国公益事业表彰大会”。在大会上,他们获得了“全国公益模范夫妻”的荣誉称号。当主持人念出他们的名字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站在领奖台上,李渊看着台下的苏瑶和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接过荣誉证书,激动地说:“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我的家人,属于启航集团的每一位员工,更属于所有关心和支持公益事业的人。公益之路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用爱和温暖点亮更多人的生活。”
苏瑶走到他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还将继续携手前行,在公益的道路上书写更多感人的故事。
回到滨海市后,李渊和苏瑶并没有因为获得荣誉而停下脚步。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谛。他们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
岁月流转,又是一个十年过去。李阳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他继承了父母的公益事业,在全国各地开展公益项目;李悦则成为了一名着名的画家,她的作品充满了爱和温暖,感染着每一个欣赏过她画作的人。
李渊和苏瑶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公益事业。他们经常带着孙辈去希望小学看望孩子们,去敬老院陪伴老人,用自己的行动,将爱和温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李渊和苏瑶带着孙辈来到了城郊的希望小学。学校里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冉冉升起。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听着他们嘹亮的歌声,李渊和苏瑶的眼中充满了泪水。
他们知道,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他们用自己的爱和责任,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也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份爱和责任,将像春天里的种子,在岁月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永远传递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洒在李渊和苏瑶以及孙辈的身上。这一刻,岁月静好,温暖如初。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