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风雨来时路
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阳染成琥珀色,细碎的光影透过百叶窗,在李渊面前的文件上投下斑驳的纹路。办公桌上的电子日历显示着十月十五日,距离他从特勤局退役回归滨海市,已经整整八个年头。
“李总,这是城东智慧社区项目的最终报价单,对方要求今天下班前给出答复。”助理小陈将一份厚重的文件夹轻轻放在桌角,目光不自觉地扫过老板左手腕上那道淡粉色的疤痕——那是八年前在边境反恐行动中留下的印记,如今成了这位“兵王总裁”身上最隐秘的勋章。
李渊指尖在文件封面上顿了顿,没有立刻翻开。他习惯性地转动着钢笔,目光落在办公桌右侧的相框上。照片里,苏瑶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站在开满格桑花的田野里,身边依偎着十岁的李阳和八岁的李悦。两个孩子笑得露出小虎牙,苏瑶的发梢被风吹起,温柔地拂过李阳的脸颊。这张照片是去年夏天在城郊的希望小学拍的,那所由他们夫妇出资重建的学校,如今已经有了两百多名学生。
“对方的底线价格,我们核实过了吗?”李渊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尽管离开军营多年,他身上那股雷厉风行的劲儿,却丝毫没有减退。
“核实过了,”小陈点头,“他们的工程成本核算比我们预期的低8%,但材料标准卡得很严,要求全部使用国家一级环保建材。”
李渊翻开报价单,目光快速扫过密密麻麻的数据。他的手指在“绿化工程”那一项上停住,眉头微蹙:“这里的植被选择有问题,城东属于季风气候区,冬季风力较大,这些落叶乔木的抗风性不足,后期维护成本会很高。”
小陈愣了一下,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我马上联系设计院调整方案,换成耐寒抗风的常绿树。”
“不用,”李渊抬手制止,“你把设计院的王工叫来,我亲自跟他说。另外,通知财务部,把项目的备用金提高5%,专款专用在社区的无障碍设施上。”
“无障碍设施?”小陈有些疑惑,“合同里没有这项要求啊。”
李渊放下钢笔,站起身走到窗前。楼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正牵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过马路。阳光洒在老人的银丝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合同里没有,但人心有。”李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我们建的不是冷冰冰的房子,是能让人安心生活的家。社区里有不少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无障碍设施必须做到位,哪怕多花点钱。”
小陈恍然大悟,连忙应道:“我明白了李总,这就去安排。”
办公室的门轻轻关上,李渊重新坐回椅子上。他拿起相框,用指腹轻轻擦拭着玻璃表面。八年前,他拖着一身伤病回到滨海市,面对的是苏瑶红肿的眼睛和两个怯生生不敢靠近的孩子。那时的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平静的生活。是苏瑶,用她的温柔和耐心,一点点抚平他内心的创伤;是孩子们,用他们的笑声和依赖,让他重新找到了奋斗的意义。
“叮铃铃——”办公桌上的私人电话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苏瑶”两个字。李渊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按下了接听键。
“喂,老婆。”
“李渊,你今天晚上能早点回来吗?”苏瑶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轻快,“阳阳和悦悦说想你了,而且……我炖了你最爱喝的排骨汤。”
李渊的心像是被温水泡过一样,暖暖的。他看了一眼桌上的文件,轻声说:“我尽理,城东的项目有点急事需要处理。对了,昨天跟你说的那个帮扶计划,进展怎么样了?”
“已经落实得差不多了,”苏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骄傲,“我们联系了市残联,确定了二十个需要帮扶的残障家庭,明天就可以开始上门走访。另外,阳阳和悦悦还主动提出,要给那些家庭的小朋友辅导功课呢。”
李渊的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昨天晚上,李阳拉着他的手说:“爸爸,老师说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情。我想把我的玩具和书,都分享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李悦则在一旁补充道:“妈妈说,我们现在有能力帮助别人,就应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爸爸当年保护国家一样,我们也要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人。”
孩子们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他的心房。他知道,自己和苏瑶多年来的言传身教,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善良和责任的种子。
“好,做得好。”李渊的声音有些哽咽,“明天我陪你们一起去。”
“真的吗?”苏瑶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那太好了,孩子们肯定会很高兴的。”
挂了电话,李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重新拿起那份报价单,却发现原本复杂的数据变得清晰起来。他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更是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傍晚时分,李渊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提前离开了公司。他没有让司机送他,而是选择步行回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街道上,给这座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他路过一家文具店,想起李阳和李悦明天要去给小朋友辅导功课,便走了进去,买了两盒崭新的彩笔和几本精美的笔记本。
走到小区门口时,他远远地就看到了苏瑶和两个孩子的身影。苏瑶穿着一件浅蓝色的风衣,站在花坛边,李阳和李悦则在一旁追逐打闹。看到李渊,两个孩子立刻像小鸟一样扑了过来。
“爸爸!”
“爸爸你回来啦!”
李渊蹲下身,一把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李阳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李悦则紧紧地搂着他的脖子,撒娇道:“爸爸,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啊?是不是想我们了?”
李渊笑着刮了刮李悦的小鼻子,说:“当然想你们了,我的小公主。还有,爸爸给你们买了礼物。”他从包里拿出彩笔和笔记本,递给两个孩子。
“哇!好漂亮的彩笔啊!”李阳兴奋地叫了起来,“谢谢爸爸!”
李悦则小心翼翼地捧着笔记本,像宝贝一样抱在怀里。苏瑶走到李渊身边,温柔地看着他,说:“累了吧?快回家吧,汤都快凉了。”
李渊站起身,握住苏瑶的手。她的手很温暖,像一股暖流,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他看着身边的妻子和孩子,看着夕阳下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心中充满了感慨。
八年前,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创伤;八年后,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新的方向,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身边的人,践行着对社会的责任。他知道,岁月如歌,时光荏苒,但他心中的那份初心,那份对老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永远不会改变。
回到家,苏瑶把炖好的排骨汤端上桌。香气四溢的排骨汤,配上几样简单的家常菜,构成了一顿温馨的晚餐。饭桌上,李阳和李悦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苏瑶则时不时地给李渊夹菜,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爸爸,明天我们去帮扶家庭的时候,我可以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吗?”李悦抬起头,眨着大大的眼睛问。
李渊点点头,说:“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先把故事准备好哦。”
“嗯!”李悦用力地点点头,“我今天晚上就把我最喜欢的故事书看完,明天讲给他们听。”
李阳也不甘示弱地说:“爸爸,我可以教小朋友们画画。我画的奥特曼可好看了!”
苏瑶笑着说:“阳阳,不能只画奥特曼哦,还要画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太阳、花朵、小鸟,让小朋友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我知道了妈妈!”李阳懂事地说。
晚餐过后,李渊陪着两个孩子写作业,苏瑶则在一旁收拾家务。灯光下,一家人的身影温馨而和睦。李渊看着认真写作业的孩子们,看着忙碌的苏瑶,心中充满了幸福感。他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他也知道,只要心中的那份初心不变,他的故事就会继续下去,他的精神就会永远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让爱和温暖永远延续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夜深了,孩子们已经睡熟。李渊和苏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景。城市的灯光璀璨,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点缀着漆黑的夜空。
“李渊,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能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吗?”苏瑶靠在李渊的肩膀上,轻声问。
李渊握住苏瑶的手,坚定地说:“当然能。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就像当年我在部队里一样,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苏瑶点点头,说:“我相信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努力。”
李渊紧紧地抱着苏瑶,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他知道,有苏瑶在身边,有孩子们的陪伴,他就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也知道,岁月如歌,初心不改,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接下来的几天,李渊和苏瑶带着李阳和李悦,走访了二十个需要帮扶的残障家庭。每到一个家庭,他们都会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会和家庭成员亲切地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李阳和李悦则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小朋友们辅导功课、讲故事、画画,给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在走访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失明的老人,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但他却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精美的竹制品,靠卖竹制品维持生计;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虽然不善于与人交流,但他却有着惊人的绘画天赋,画出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女孩,虽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但她却有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用自己的歌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些故事,让李渊和苏瑶深受感动。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决定,将帮扶计划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们,还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回到公司后,李渊立刻召开了高层会议,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他决定,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一个专项帮扶基金,用于帮助残障人士、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同时,他还鼓励公司的员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会议上,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做会增加公司的成本,影响公司的发展。但李渊却坚定地说:“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多少财富,更在于它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社会该予我们的。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就应该回报社会。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李渊的话,得到了大多数员工的支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渊和苏瑶带领着公司的员工,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他们为贫困山区的学校捐赠了图书和教学设备,为留守儿童举办了夏令营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培训和岗位……他们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李阳和李悦也在父母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懂事。他们经常主动帮助身边的人,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贫困家庭的小朋友买礼物,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的行为,也感染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
岁月流转,又是一个八年过去。李阳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希望将来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李悦也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她继承了苏瑶的善良和温柔,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唱歌、讲故事。
李渊的公司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了滨海市的龙头企业。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依然坚持着公益事业。他和苏瑶一起,成立了“初心公益基金会”,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李渊和苏瑶带着李阳和李悦,再次来到了城郊的希望小学。学校里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耍,看到他们,立刻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叫着“李叔叔”“苏阿姨”“阳阳哥哥”“悦悦姐姐”。
李渊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和苏瑶多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和责任,什么是初心和坚守。
苏瑶走到李渊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爱意和默契。他们知道,只要心中的那份对老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不变,他们的故事就会继续下去,他们的精神就会永远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让爱和温暖永远延续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洒在李渊和苏瑶以及孩子们的身上。这一刻,岁月静好,温暖如初。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