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日本南部与菲律宾北部交界海域-菲律宾海
一艘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正悄无声息地在水下执行巡逻任务。作为美国冷战时期的主力,这艘潜艇配备着当时世界上堪称顶尖水平的鱼雷和“战斧”巡航导弹,在反潜、反舰以及侦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作战能力,宛如深海中的一头钢铁巨兽。
整个潜艇内部静谧得如同深海本身,只有声呐发出的信号在空旷的深海中回荡,那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潜艇的心跳,探测着周围未知的一切。“潜艇深度689英尺(210米),速度13节(24.1km\/h),非常稳定,没有问题。正在进入隐身模式。”观测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各种仪表数据,认真记录着潜艇的实时状态,声音平稳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艘核潜艇依赖自然循环反应堆来减少泵噪,从而达到难以被其他潜艇发现的效果。尤其是在5 - 10节的低速状态下,依靠自然循环反应堆运行时,机械噪声被降至最低,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隐身模式”,让潜艇能够在深海中悄然潜行,如同幽灵一般。
然而,平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忽然,操作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声呐屏幕上,一个清晰的目标出现在视野中。这个目标的速度并不快,只是匀速朝着他们缓缓驶来,看似平静却又透着一股莫名的诡异。观测员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向艇长通报道:“艇长?有一个身份不明的入侵者,距离十英里。”他的声音微微提高,打破了潜艇内长久的寂静。
艇长神色凝重,目光迅速扫过面前的雷达,冷静地问道:“能联系上吗?”
“不能,长官。每当我向对方发射通讯的时候设备都会失灵。”操作员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困惑和担忧。
“我来试试。”艇长表情严肃,伸手带上了耳机,深吸一口气后,对着麦克风沉声说道:“无论你是谁,你现位于美军管制海域,请表明身份并立刻掉头离开.....”艇长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话还没说完,一阵刺耳的电流声突然从耳麦中传来,那尖锐的声音仿佛要刺穿人的耳膜,紧接着整个通讯频道都陷入了死寂,再也没了声音。
“该死,搞什么?”艇长愤怒地摘下耳机,狠狠砸在操作台上,脸上满是懊恼与不解。
“长官!目标速度加快了!”操作员双眼瞪得滚圆,惊恐地惊呼起来,手指慌乱地指着声呐屏幕上不断变动的数据。
“发射mk 48重型鱼雷,目标方向2 - 5 - 0,进行拦截打击!”见对方来者不善,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艇长当机立断,火速下达反击命令。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斗志,尽管情况危急,但多年的训练和经验让他努力保持着镇定。
“长官!雷达失灵了!”操作员彻底被吓傻,声音带着哭腔,整个人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什么?”艇长话音未落,一阵剧烈的晃动如汹涌的波涛般袭来,整艘潜艇都跟着颤抖起来。艇长踉跄了一下,稳住身形后急忙问道:“鱼雷命中目标了?”
“不,鱼雷在达到目标周身五公里时失去控制,那个东西完好无损!”操作员声音颤抖,几乎是喊着回答道,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钢制耐压壳发出第一声呻吟时,声呐屏的瀑布图突然裂成蛛网状。艇长盯着mK48鱼雷的航行轨迹,那团代表致命杀器的光斑在接触目标前五公里处,如同撞上无形屏障般碎成离子尘埃。
“这是....某种强效电磁武器吗?”艇长忍不住嘶吼道,这种未知的干扰对潜艇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威胁。
虽说洛杉矶级核潜艇对Emp(电磁脉冲)具备基础防护能力,但其防护水平不及战略核潜艇或现代舰艇。更何况,在这茫茫深海之中,面对如此诡异且强大的敌人,这点防护显得微不足道。
紧接着,更剧烈的震动排山倒海般袭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深潜器外壳此刻正传来细密的刮擦声,那声音犹如无数尖锐的指甲在黑板上划过,让人毛骨悚然。仿佛有成群盲鳗在用牙齿破译消声瓦的聚合物涂层,一下又一下,侵蚀着潜艇最后的防线。
与此同时,舱内氧气含量悄然攀升至临界值,闷热和压抑的氛围愈发浓重。每个水兵后颈的汗毛都感应到了海水密度的微妙变化——某种比洛杉矶级庞大数倍的阴影,正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方向截断他们的退路。一种无形的恐惧如同潮水般,在每个人的心头蔓延开来。
“有什么东西在潜艇上!”不知谁喊了一声,让原本就紧张到极点的气氛瞬间凝固。
一个水兵鼓起勇气,颤抖着打开了望镜。当他看清外面的景象时,整个人瞬间傻眼了——一只类似早已灭绝的奇虾状巨型生物正紧紧抱住了潜艇。巨兽那布满坚硬甲壳的长尾,如同钢铁巨蟒一般,死死缠住了潜艇的核反应堆部位,并越收越紧。
“反应堆外壳温度飙升127c!“损管员的吼叫混着冷却管爆裂的蒸汽声,“b区焊缝出现中子脆化裂纹!“
了望镜液压油突然喷溅到操作员脸上,透过猩红色滤光,他看见深渊中一道猩红色的光芒拖尾——那是窗外巨兽的眼睛
“启动电磁脉冲防护三级预案!“艇长抓住剧烈晃动的潜望镜支架,“所有非必要设备下...“话音未落,主循环泵的钛合金叶轮突然发出金属疲劳的尖啸。
“它在抽取堆芯辐射!“核工程师盯着急速下降的硼浓度读数,“伽马射线计数器超量程!“
“它在吸收核能!”艇长反应过来,但是为时已晚
“砰!“
裂纹骤然炸开成蛛网,海水化作银色剃刀刺入舱室。空气在尖叫,仪表盘的玻璃碎片与文件纸屑被涡流卷成漩涡。轮机长被甩向裂缝,高压水柱将他冲的血肉模糊
深度计指针疯转——800米、1000米、1200米……铆钉像霰弹般迸射。中控台的屏幕逐一熄灭,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声呐图:潜艇的轮廓正被锯齿状裂痕蚕食,如同一具沉入沥青的骷髅。
操作员摸索到逃生舱手册,纸页已泡成模糊的尸斑色。他想起新兵训练时教官的咆哮:“记住,沉没时别直视同伴的眼睛,你会看到自己的死相倒映在他们瞳孔里。“此刻他却死死盯着艇长——他正在向潜艇中队发着最后的电报。
当压力达到临界点,整个舱室像被上帝攥紧的易拉罐。在意识湮灭前的刹那,操作员听见了超越人类听觉的声响:十万吨海水亲吻钢铁的轰鸣,以及自己头骨绽裂时发出的、杏仁大小的脆响。
美国,华盛顿特区-五角大楼
这座象征着美国军事权力核心的建筑,此刻笼罩在一片严肃而紧张的氛围之中。一架直升机缓缓降落,螺旋桨带起的气流吹得周围的旗帜猎猎作响。一个精神健硕的老人迈着沉稳的步伐从直升机上走下,他身姿挺拔,眼神犀利,透着久经沙场的威严。
前来迎接的陆军参谋长见状,立刻迎过去将手里的文件递给了他。老人接过报告,一边走着一边快速浏览,左拐右拐穿梭在长长的走廊里。看着报告上的内容,他的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脸色愈发凝重。紧接着,他将报告塞给旁边的助手,然后毫不犹豫地推开会议室的大门。
“女士们,先生们。国防部部长。”领头的陆军参谋长向众人高声介绍道。
会议室里的工作人员和各种执行专员们听到声音,立刻整齐划一地站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敬畏和专注。
“请坐。”国防部长约翰·凯勒利落而干脆地走向会议中心,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站定之后,他目光扫视全场,缓缓说道:“我叫约翰·凯勒。你们应该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在昨日当地21时,在日本与菲律宾交界处的菲律宾海,一艘美军核潜艇被袭击了。”
此言一出,台下的人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纷纷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短暂的沉默之后,小声的窃窃私语在人群中蔓延开来,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据目前所了解的资料,没有幸存者。”国防部长的声音依旧沉稳,但却带着一丝沉痛,“攻击的目的是为了侵入潜艇的核反应堆。”他再次环顾四周,目光与在场的每一个人对视,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哪怕一丝灵感。
“我们并不知道攻击者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他们要找什么,但我知道,他们还会有第二次袭击。”国防部长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目前无人为攻击事件负责,我们现在唯一的线索是一封未写完的电报。”
言毕,国防部长抬起手轻轻一挥。刹那间,印着五角大楼图标的待机显示屏立刻亮起,上面清晰地显示出电报的内容。
电报写得非常潦草,很多词语都是缩写形式,标点符号也越写越少,到最后甚至完全省略了标点。从这凌乱的字迹中,可以大致看出电报报告了核潜艇遇袭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最终的悲惨结果。而在结尾处,写信人明显还想写出凶手的信息,但似乎时间紧迫,只匆匆写下了一个单词:“monster”
这个词孤零零地出现在屏幕上,仿佛带着无尽的神秘和恐怖,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愈发沉重压抑。
国防部长打破了死一般的沉静,语气凝重且急促地说道:“国家安全局也正在全力进行着潜艇残骸的定位工作,以便后续进行残骸打捞,而我们需要各位找出谁是幕后主使。现在情况紧急,总统已经派出航母战斗群前往波斯湾和日本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没有比这还严重的了。”
国防部长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你们会由负责的官员领导,领队会把你们分成小组开始工作,祝我们好运。”说完,他微微叹了口气,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目光紧紧盯着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众人立刻四散而开,整个会议室瞬间变得嘈杂起来。各个领导神色匆匆,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着自己的队员,现场一片忙乱的景象。
而在后排的座位上,一个一脸风骚样的老男人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饶有兴致地向旁边的研究员搭话道:“1954年我们在比基尼环礁扔下‘喝彩城堡’,现在海底有东西扔回了它的倒影。”他说话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深意。
一旁的研究员原本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话语打断,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旁边的男人,眼中带着一丝被打断思绪的愤怒,有些烦躁的问道:“您是?”
“勒兰德·拉法耶·肖尔三世,叫我李肖就行。”老男人大大咧咧地笑笑,顺势看了一眼研究员胸前的名牌,念出了上面的名字,“斯坦顿先生?”
“里克·斯坦顿,卡内基梅陇大学博士,音频与通信工程专业。”斯坦顿博士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随后面无表情的和李肖握了握手。但眼神中仍藏着一丝对这个陌生搭讪者的好奇。
此时,周围的脚步声、交谈声此起彼伏,而这两人的对话,就像在这场风暴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却又似乎预示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作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