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三观正,懂感恩。
一个人的心态如何?直接决定了生活的高度与深度,真正成熟的人,懂得驾驭自己的情绪,而非让情绪支配自己的生活。
生活之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各种琐碎与矛盾难以避免,但用愤怒对抗,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一个人若被负面情绪拖累,不仅会伤害自己的健康,也会疏远爱自己的人,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最终刺伤的是自己。
与其被情绪控制,不如学会管理情绪,当你能够平静地面对困境,你的内心将变得强大,人生也会更加从容,掌控情绪便是掌控了人生的方向盘。
三观正确走得稳。有人曾说过,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不尽相同,但那些三观正的人总能走得更加长,更加从容。
懂得感恩,便会走得更远。增广贤文中有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往往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走得从容且长远。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一个人内在觉醒最大的外在表现,就是再也不会过分的执着,只要你放弃,不要了,这道题就解了,无情可破全局。
这样的人对待任何关系,唯一的标尺就是我以真心待你,但我不执着于你,真正能做到活在缘分中,你对她好,唯一的原因只是你想对她好,跟她对你好不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同理,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对她好了,你就不该有任何纠缠,转身离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做这样的选择,跟他和你是什么关系无关,跟他对你好不好也无关。
不要等到耗尽所有的期待,还是不肯说再见;不要在冷风中站得瑟瑟发抖,还是不肯回头。
成年人世界里那些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离开,往往只是试探而已,真正的离开都是悄无声息。
所以如何才能真正的释怀,你要做的不是努力地逼着自己忘记,更不是强迫自己放下,而是把双手打开,接纳你不被爱的事实,接纳你曾经的贪婪和愚蠢,大大方方的面对自己的嫉妒心,傲慢心,虚荣心,承认你自己就是不够完美,那又怎样,完美的人都被挂在墙上,刻在碑上,而你我活在这烟火人间,平凡且淡然。
真正的释怀是当下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莫言先生曾经说过一杯水,你渴的时候,他贵如黄金,你不渴的时候,他就寡然无味;一束阳光,你冷的时候,它温暖无比,你热的时候,它却燥热可恶,所以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坏。
对错都只是在你的一念之间,一念起风声鹤唳,烦恼丛生一念落繁花似锦,心境豁然。
你回头看看过往所有的关系,使劲往前翻,那些你童年时、少年时要好的伙伴,你还记得他的名字吗?你还记得他的样子吗?他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但他现在还在你的生活里吗?
我们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列单车,车停了,有人上车到站了,有人下车,每个人都攥着手里的那张车票下了车呢,那张车票除了记录他曾经来过,就毫无意义。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告别仪式,只有渐远的忘记和默契的疏离。当我们的年龄越来越人到中年之后,你会慢慢的发现一个本质人终究是孤独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偌大的群居世界里,车水马龙,熙熙嚷嚷,但我们的内心终究属于且只属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修炼的这颗无情心不是冷漠,更不是刻薄,而是放下对一切的期待,不再期待眼前人,不再期待明天。
当你不再把人生的选择交给算命的先生和问世的道士,而是把这个决定权收回到自己手里,坦率地接受拼尽全力以后的事与愿违,轻快地迎接周而复始的晨起暮落,来者要惜去者,要放下,静而不争,万般随缘。
既然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如果心无所待,那就随遇而安,用这样的一颗心去待世界,看似无情,实则温暖,这种温暖就像一根蜡烛,夜夜烛,火暖不了这天地。
但足够照亮和温暖你自己,人这一辈子啊,你来时一个人走时又何惧,只有你一人生命,书要慢慢翻细细品,认真但别较真,风吹哪页读哪页,哪一页难读撕哪页。
马上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这条路会带你离开那个懵懂迷茫贫马上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这条路会带你离开那个懵懂迷茫贫瘠的自己,踏上这场心灵的,远征,你会发现自己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心若被困,皆为枷锁,心若安知,犹可享人间极乐。
平和喜悦的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只有你当你的身心是喜悦的,放松的,打开的,包容的,其他的可能性才能在你的生命中出现,每一天都是一个新开始。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同样的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的纯洁无暇,内在喜悦是生命创造的源泉,当你内心自然喜悦时,你当下进行的活动会提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层面,进而展现不一样的结果。
当你自身处于平和喜悦高频能量状态上,你能够吸引来的就会是高频的事物,反之,当你处于糟糕混乱,低频能,各种不顺利,一念天地阔,一念万事情,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心态。
聪明积极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人生,反之,凡事都朝坏处想,终成烦恼人生,你不只是一个肉身的存在,更是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灵性的存在。
当你唤醒内在喜悦时,你的能量最饱满,最丰盛,人只有放宽心态,才能在平衡舒适状态下感受生命,更多喜悦才能在身心放松,打开包容的状态下,让更多美好的事物出现在生活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喜悦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你身心归位,回到原处的成林状态,一切自然而然呈现出光明的状态,转心向内,舍弃相对与狭隘,欢喜地接纳自己的一切,就可以快速进入爱的统一轨道。
如果能让你内在的喜悦苏醒,就如同打开了泉眼,源源不断的慈悲和智慧,便会喷涌而出,滋润着你的身心,让整个生命变得生机勃勃,灵明通透,内在的快乐就是成功的燃料。任何让你感觉良好的东西,总是会为你引来更多的美好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