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宗所在的大秦山,绵延数万里,如一条长龙,横亘于大河与荒野之间,山峰如林,气象万千,乃是东胜界数一数二的洞天福地。
“张道友,我天道宗山门坐落于大秦山最高峰崇道峰上,那里灵机最盛,天象嬗变,乃是修行悟道之圣地。还请道友移步求道宫,稍作歇息,也顺便观览一下宗中景象!”怀侓指着云天之上,如笋尖般露在云层之上的数十山峰中间,笑着说道。
“奇峰竞秀,一山独出,云遮雾掩,反增其色!如此壮观之景象,如何能够错过。”张元敬由衷夸赞,但随即把话锋一转,“待取回那物,便去崇道峰一看!贵宗那地底火域何在?”
怀侓伸手往山脉最西方一指,说道:“火域就在大秦山西段的潘火峰下。那里单设封禁大阵,内外阻隔,某这就命令执事元婴撤去法阵!”
张元敬颔首:“如此要地,又封入那物,设禁阵隔绝内外乃是正理。且着人关闭法阵即可!若是耗时甚长,贫道在山下等候便是。”
怀侓应了一声,引路往那潘火峰而去。
四人从罡风之中落下,于青天中疾驰。下方山脉逶迤、翠色如玉,时见飞瀑流泉、宫阁楼台,又有修士呼朋引伴、上下纵飞。
神尊飞遁,清气压空,啸音如雷,立时引得众修士抬首观望,见识多广者知道是大人物出行,立时回避,也有不知高低的低阶修士,试图飞近了察看,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不多时,四人落于潘火峰山脚。此地有一座大殿,匾额上书饮火儿字。
“饮火殿!此名不错,寓意深长啊!”张元敬随口点评道。
怀侓笑着说道:“此殿乃是火域入口,原本一直无名。数万年前,宗中一位擅长火法的前辈,在火域中悟通神功,饮火如浆,修为大成,不禁欣喜若狂,兴之所致,遂题宫名,传承至今!”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张元敬赞道,“一个饮字,既举火法之要,又明通透之心,二者不缺,可成神功!饮火之名,非同寻常啊!”
白戌也是附和道:“张道友所言甚是,这饮火之名,初看似是随意,细想却甚意深。饮之一字,以火为水,以焚为流,极尽火法之玄妙,可谓神乎其神!”
敖鲲在一旁笑而不语。它虽然性子粗疏,但也听得出来,张元敬和白戌实则是借着饮火之名,点出怀侓功法的要害,暗含警告之意。怀侓自然听得明白,但心中作何想,便就看不出来了。
“吱呀”一声,殿门大开,十几个修士走了出来,为首一人,乃是元婴大圆满修士——正是前首执。
他领着众人躬身施礼,朗声说道:“弟子拜见四位神尊!”
怀侓说道:“白神尊、敖神尊,你们虽没见过,但都听说过。这一位,乃是玄天宗张神尊,进阶不过十多年,玄功盖世,为我等之首!你等且与张神尊见礼!”
前首执面色如常,领着众人专与张元敬行礼。
张元敬微微颔首,摆手示意:“起来吧,不要多礼。”又问道:“如今天地灵力上扬,已具备突破之基,道友为何没有闭关冲境?”
“不敢当神尊道友之称!”前首执垂手而立,从而不迫地答道,“属下虽已臻至圆满之境,但于自身之道仍有疑虑,神意未可纯一,尚无冲击化神之资格。”
张元敬赞许地说道:“此等时候还能克制欲念,守住心神,道友真是非同凡响!”
怀侓解释道:“他担当首执二百多载,为俗务所扰,修为虽未落下,但于道之求索上,却是多有不足。故此,怀某便让他在饮火殿中做执事,期望他能够循前辈故事,对流火之道有所参悟。”
张元敬此前远望崇道峰时,那里灵力云集,如一只旋涡之眼,便知那里有元婴大圆满正在冲关。由此可知,前首执并非是道不圆满,而是竞争失败,被剥夺了突破的机会。
“张道友,请!”怀侓见张元敬不再多问,便请他入殿。
张元敬毫不犹豫,抬脚便走入殿中。
白戌与敖鲲对视一眼,相互致意,跟在张元敬身后,迈步前行。
饮火殿中热浪滚滚,如蒸如炙,燥热异常。殿中立有三人合抱圆柱三十六根,其上刻印数以万计的禁制,又以圆柱为阵眼,布禁阵三十六处,阵与阵相互勾连,凡六阵为一组,三组为一中阵,六组合一大阵。
此时,禁阵已停,但其布设犹如在,随时可以启用。
“此地禁阵,如此繁复,当非无名之阵!不知阵名为何?有何奇效?”白戌见张元敬对诸多禁阵视而不见,不禁眉头微蹙,出声问道。
怀侓笑道:“此阵却非无名,乃是控扼地火三大绝阵之一的周天星辰炼火大阵。这三十六根龙柱,便等若周天星辰,一者封锁地火之力,不使之逸散,一者牵引星月辉芒,蓄积于柱中,以为玄阴之力,用于中和地火阳刚气机。此阵,既可炼火,也可炼人,炼火则为九阳真火,炼人则饮火如醉,于火系功法的修行,可谓无上大阵!”
白戌赞不绝口:“只听怀道友介绍,便令人心驰神往!可惜白某不修火法,否则一定要亲自体验一番才成。”
敖鲲也道:“此阵既可炼制九阳真火,不知都储存何处?那等火炎一旦放出,可真是毁天灭地,摧神弑仙啊!”
怀侓眼皮一跳,暗中瞥了张元敬一眼,干笑道:“敖道友说笑了!不过是寻常地火炼制出的真火,虽以九阳为名,却也只是一般,就供弟子修行和斗法之需,何能毁天灭地,更别说摧神弑仙!”
张元敬摩挲着手腕上的银符印记,毫不在意地说道:“只看布设,此阵便当得控扼地火三大绝阵之名!若是我玄天宗余天万余真人在此,怕是要寻根问底,不弄明白不罢休!贫道却是不懂阵法,只能外行看热闹了!”随即便问:“怀道友,那只大鼎封禁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