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商议了一阵,赵武觉得这个会开得非常顺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二天,列国卿大夫们又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决定最后几个事项。
突然,莒国派人来报告,说鲁国突然发兵讨伐莒国,攻占了莒国不少城池!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下子把参加虢邑会盟的诸侯国卿大夫们惊呆了!
鲁国人在搞什么飞机?一边在参加世界和平大会,一边居然出兵攻打弭兵盟约国?
突发事件下,会议立即暂停,楚国令尹熊围顿时来了兴趣。
熊围迅速作出了两个反应:第一,立即拘捕参会的鲁国执政上卿叔孙豹!
熊围的理由非常充分:违反弭兵会盟精神,必须严惩,按律当斩!
第二,因突发事件,这次盟会就不再搞歃血为盟那一套了,大家就把上次会议的盟约拿出来照念一遍,然后置于牺牲上即可。
楚国令尹熊围这一出又是几个意思?
原来,上次歃血时,是由楚国主盟的。根据上次谈判规定,这一次轮到由晋国主持歃血事宜。
现在,楚国令尹熊围居然提出一切从简,也就是说,这一次你晋国就没必要主持歃血这个程序了!
鲁国讨伐莒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参会的列国卿大夫们议论纷纷,但又都没有得到确切情报,根本就不知道鲁国在搞什么飞机。
这真的难怪大家,连参会的鲁国执政上卿叔孙豹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这个事,我们要从鲁国说起。
原来,鲁国内部权力斗争相当激烈,鲁国公室大权旁落,国君如同傀儡傀,国政基本上被三桓把控。
鲁国三桓,即前鲁国国君鲁桓公三个儿子鲁庆父、鲁牙、鲁友为宗主的三个大家族,孟氏家族、叔氏家族和季氏家族。
此时的叔氏家族宗主为叔孙豹,鲁国执政卿大夫,正代表鲁国参加虢地会盟。季氏家族宗主季孙宿也是执政卿大夫,他与叔孙豹有点过节,他趁叔孙豹不在国内,居然使了个阴谋,搞了一出借刀杀人之计,故意出兵讨伐莒国,目的就是希望晋楚两个盟主在虢邑会盟中追究鲁国责任,最好是叔孙豹被逮捕下狱,最后被宣判死刑,或无限期被拘押起来!
楚国代表团团长、令尹熊围很想耍耍兵威,杀一个大周王朝宗邦诸侯国的执政卿大夫,显然是很有成就感、很威风的一件事。
于是,来自楚国方的高层意见来了:鲁国违反弭兵会盟精神,粗暴践踏国际和平共处若干原则,必须得到严惩!具体就是先逮捕参会的鲁国执政卿大夫叔孙豹,组织国际联军讨伐鲁国时,拿叔孙豹祭旗。
顿时,一股杀气笼罩在虢邑。尤其是鲁国代表团,人人自危,有个别人甚至劝叔孙豹干脆逃会,却被叔孙豹喝止了。
晋国代表团有一个人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到了,这个人,就是那个在栾氏之乱中曾敲诈勒索羊舌肹的晋国大夫乐王鲋。
乐王鲋派人去见叔孙豹,对叔孙豹道:“如果肯把您那根华丽的腰带送给我的话,那我便为您去向赵元帅求情,凭我的面子,赵元帅一定会放了您。”
谁知,叔孙豹当场便表示了拒绝:“这太麻烦您了,还是算了吧。”
鲁国代表团中一位叫梁其跁的鲁国大夫急了,他对叔孙豹道:“夫子啊夫子,都到这个时候了,您怎么还吝啬一根腰带啊。财物是用来保卫身体的,现在身体快没了,你还要财物作甚?快把财物给那个乐王鲋吧,由他出面向赵武求情,您就可以保住一条命。”
叔孙豹微微摇头微,叹了口气道:“感谢您的关心,但您可能不知道,那个乐王鲋是一个真小人!他是怎么一个人,我太了解了。想当年,乐王鲋就是趁人之危向叔向索要财物。
我不是不惜命,而是不能满足小人的贪欲。你以为他真的是只要一根腰带吗?他真正要的是财物!如果我给了腰带,那很快他会索要其他财货。
我奉国君之命来这里参加诸侯会盟,本就是为了保卫国家。现在国家有罪,如果我用财货来保护自己,那鲁国就必然受到诸侯联军的讨伐!
如果鲁国受到惩罚,而我虽可免一死,但今后怎么再为国家服务呢?
行贿免死,行事不正,鲁国的官吏们都学我的话,那我们鲁国就危险了。虽然这一切都是季孙氏搞的鬼,我本无罪。但为了国家,我就是受死又有何憾呢?”
说罢,叔孙豹撕下一片衣服上的帛布,递给乐王鲋派来的人,冷冷道:“腰带太窄了,还是这片帛布有点用。拿去吧。”
乐王鲋拿着叔孙豹送的这片帛布,气不打一处来,他立即求见赵武,要求赵武立即追究鲁国责任,与楚国达成共识,先杀了叔孙豹。
赵武冷冷看了看乐王鲋,道:“叔孙豹作为鲁国执政上卿,面临祸患而不忘记国家,谓忠。虽有危难而不放弃职守,是信。为国家利益而不惜一死,是贞。言语能以忠信贞为体,是义!
一个忠信贞义的人,难道可以被诛杀吗?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亦不祥!你不要再说了,叔孙豹非但不能杀,老夫还一定要救他!”
赵武理也不理乐王鲋,专程会见了楚国令尹熊围,苦口婆心对熊围道:
“令尹,鲁国虽然有罪,但代表鲁国参会的叔孙豹不避祸难,既不逃亡,又不求情,甘愿一死以殉盟约。
您拘捕了他,他敬畏楚国的威严,选择从容赴死,这是高义。令尹何不赦免叔孙豹,以此来勉励您的属下呢?
如果贵国的官吏们在国内不避困难,在国外不逃避祸难,这就是贤者。有贤者为官,贵国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忧虑之所以产生,就是有困难而不能治理、祸难来了而不顶住。如果我们不让贤者安心,那就没人会追随我们。
叔孙豹正是这样的贤者,因此我请求令尹赦免他,以此安定其他的贤者。
如果令尹不因鲁国有罪而讨伐,并且赞扬鲁国的贤者,我相信天下诸侯都会心悦诚服归顺贵国。
再说,鲁国为什么会讨伐莒国,这事现在还说不清楚。两国是邻国,邻国之间难免会有纠纷。
边境城邑,在此乱世中,疆域哪有定主?就算是在以前,国与国之间划定疆界,设置官员,树立界碑,制作法令,邻国之间的纠纷也一直存在。
作为盟主,我们不能过问国与国之间的具体纠纷。虽说弭兵盟约,各国不得相互讨伐,但边境摩擦的情况时有发生,盟主管得过来吗?
就如同吴国、百濮这些国家,贵国难道会不去讨伐吗?
所以,鲁国与莒国发生边境纠纷,还是让他们自行解决吧,我们不要去过问了,这也省了不少心,令尹意下如何?于己省烦恼,于人赦贤者,善也。希望令尹好好考虑吧。”
不管如何,赵武可是代表晋国的,也是世界共同的盟主,赵武的意见,楚国令尹熊围当然要重视并尊重之。
就这样,在赵武的努力下,最终叔孙豹免于获罪。但是,精明的熊围借机提出了一个要求,即不再另行歃血。
赵武叹了口气,答应了熊围的要求。是的,为了救叔孙豹,晋国就退让一步吧,那就不主持歃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