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鳌拜这个心头大患,另一个心头大患又上场了。他们就是清初的四大藩王。自古以来叛乱的、想要夺取天下的,简而言之就是想要搞事情的,无疑不是有钱有人有土地有权势的“大牛”】
【因此各朝对于这些“大牛”那是限制了又限制,想出不知道多少办法去限制他们的权力。但是还是抵挡不住,比如:汉初的七国之乱,唐朝的藩镇之乱,明朝的藩王等等诸如此类的】
【感觉再怎么去限制,到后来那还是该乱的乱,毕竟有钱有权有地位有土地,想要获得更大的地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也是相当正常的】
【毕竟谁不想当皇帝呢】
秦锦的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到各朝的“大牛”心中了,在他们心中自己的地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那为什么不能直接将踩在他头上的那个人给杀掉,这样就再也没有人踩在他的头上了。
“还是不习惯头上有人啊”
对于此秦始皇心中也是有一番感受,没有登上皇帝之位之前,所有人都认为皇帝之位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东西,权势、美人、财富……尽在吾手,但是,登上皇位之后,如果还这么认为,那只能说明他是一位不合格的皇帝。
当皇帝的不仅仅是要看到皇位之上的诱惑,更要看到诱惑底下的责任,皇帝作为天下的主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引发出难以想象的事情,一个错误的决策,受苦的是不知多少的百姓。
一举一动皆与整个天下百姓息息相关。
在这种责任之下,如果只是看到皇位的诱惑,那也说明你这个皇帝之位坐不了太久。
秦始皇在看了这么久的直播,特别是后世的那种军与民之间的深厚的情感,后世的百姓是那么的相信军人,相信他们不会伤害自己,并且会主动帮助自己。
秦始皇想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非常难以做到的,这种深厚的感情建立在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艰难的时刻,后世军人无论何时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想起后世军人的身影,秦始皇觉得他的大秦也可以到达这种程度,他大秦的军民也可以彼此信任。
【而清朝初年,因为自家的根基不稳,再者这四位都是投降比较快的,对他们攻入大明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封他们为藩王,四大藩王分别是定南王孔有德、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这四大藩王对于清朝的建立和巩固都立下汗马功劳】
【辛弃疾:这就是有钱有权有地位还有功劳的“大牛们”】
【朱元璋:气死我了,没想到我大明有如此没有骨气之人】
朱由检皱着眉头,这上面的名字他可以说都听过,真的没想到这些人会投降,要知道这可是他们大明的将领,手下也有不少人。
“看来这些人是不能用了”
在各位老祖宗的指导下,朱由检所在的大明现在状态还是有所好转的,大明还没到最后那种地步。再者就是清朝的“剃发”、“屠城”……晚清的跪舔,都让大明的君臣民对清朝没有一丝好感,他们自然是不想大明被大清所取代。
再者就是秦锦对朱由检的帮助,送了不少高产农作物,百姓对大明的信任又重新回来了,毕竟只要是有一点吃的,谁都不想去参加起义。
朱由检双目中犹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这四个人,我记住了”
与此同时明朝的皇帝也是同朱由检一样的气愤,虽说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但是还是不希望他们大明出现这种情况,向敌人投降,并且为敌人打下大明立下功劳,仅仅是这两句话就可以知晓他们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靖南王耿仲明死去,他的爵位由他的儿子耿继茂继承,定南王孔有德无子,故而在其死后,爵位被撤销。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东,耿继茂镇守福建,在耿继茂死后,其子耿精忠继承爵位。由此,三藩正式确立】
【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三人由于当时清朝初立不稳定,再者这几人属于是帮助大清打大明,因此可以算上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三人异常的嚣张,仗着是自己镇守的地盘就什么都敢做。什么开矿山,贩卖海盐等等,从中获取巨大的财富,再比如公然圈地,每年还公然的像康熙表示自己囊中羞涩,急需朝廷的补助。这其中最为嚣张的就是吴三桂了】
康熙暗骂一声:“简直是不要脸了”
【在那个时候清朝的国家财政大部分用于“三藩”上,可想而知这三人是多么的有钱】
李隆基听的相当认真,毕竟唐朝的“藩镇割据”归根来说是源于他的“节度使”,他听着这三位“伸手党”的表现,感觉是相当的熟悉,这怎么这么像其中有几个地方的“节度使”呢,不会是也想要搞事情吧。
【不仅仅是如此,在“三藩”镇守的地区,官员的任命之类的,就是连朝堂派过来的人员,他们也要掌控在手中。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不满意,因为没有朝廷的正式授命】
【吴三桂上书康熙,大概的意思就是想要让他镇守的地区的官员也要听他的安排,要听从他的指令。简而言之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了,他以后就是这地方的土皇帝了,还要让朝廷给他出一个官方的文件,表示他确确实实是土皇帝】
【康熙当时还没有办法对付“三藩”,只能是同意他们的要求,眼见着“三藩”的势力扩展的越来越大,逐渐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康熙决定采取政策】
【李世民:知道你很嚣张,但你先别这么嚣张,知道上一个这么嚣张的人是谁吗?】
【李治:鳌拜】
【李隆基:知道鳌拜是谁吗?】
【刘邦:上一个敢这么对康熙嚣张的人】
【刘秀: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吗?】
【刘启:狗命还在,被囚禁终生】
【朱棣:所以说,吴三桂,你知道你们的下场吗?】
【赵匡胤:敢这么威胁康熙,看来时候狗命不想要了】
【康熙:……】
偶尔皮一下还是挺高兴的,特别是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说,这几个狗东西敢背叛我们大明!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秦锦觉得越是和各位老祖宗了解的越深,越是觉得不是她以前想象中的老祖宗那样的形象,在她的想象中,各位老祖宗应该是相当严肃的,不苟言笑的。
却也没想到各位老祖宗都有年少的时候,谁还没有一颗少年心了。
皮皮的老祖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