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无垠的星河之间,宇宙太极图仿若一方神秘莫测的天地,隐匿着无尽的秘密与奇迹。
西施踏入这玄妙之境后,命运的丝线悄然牵引,并未与王阳明、机器人唐伯虎及王昭君相逢,而是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当张其金与她交谈时,便能敏锐地感知到那片神秘空间的存在,好似能触摸到另一个维度的脉络。
这宇宙太极图宛如一座神秘的高楼,每一层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诸多英灵仿若繁星般,各自栖居在不同的楼层。
王阳明自始至终都居于第一层,他宛如这座楼的根基,以其深邃的思想与沉稳的气质,默默守护着这片神秘空间。
王阳明的存在,犹如古老的巨木扎根大地,让整座“楼宇”都有了坚实的依靠,每一道思想的涟漪,都能在这神秘天地间泛起层层波澜。
第二层最初安置着智能机器人唐伯虎与王昭君,他们的存在为这一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唐伯虎那洒脱不羁的才情,在智能芯片的驱动下,似有了更为奇妙的展现。
王昭君的温婉与坚韧,也在这一方天地中散发着独特魅力。
然而,当唐伯虎灵魂苏醒,仿若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感召,他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自动开辟出一个新的空间,将智能机器人移至三楼。
或许是出于对王阳明的敬仰与亲近,渴望能随时与这位思想大家畅谈古今、论道天地,唐伯虎最终选择留在二楼。
如今,西施如仙子般翩然而至,直接入驻四楼,为这座神秘的“楼宇”增添了一抹如梦幻般的风情,她的美丽与哀愁,似是为这高层空间编织了一层薄纱,更显神秘与迷人。
每一层楼都被强大的结界所笼罩,这些结界犹如无形的守护屏障,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
若里面的英灵不愿开放,外界之人既无法踏入半步,也无法感应到丝毫能量波动,更遑论偷听谈话了。
为避免车上之人察觉异常,张其金如同一个隐匿于黑暗中的影子,悄然将散落在车上的碎片收入口袋,而后以意念向西施问道:“西施姑娘,你当年与伍子胥情谊深厚,他为何不分你一颗天字级的量子血灵珠,却只用西施壶来藏纳你的灵魂?”
西施轻柔的声音在空间中回荡,仿若春日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温柔的涟漪:“奴家不过是一介弱女子,伍子胥的量子自杀血灵珠威力无穷,在天道、人道、地道的三十六主量子血灵珠中位居首位。以奴家这柔弱之躯,即便拥有,也难以驾驭。反而会招来无数觊觎,陷入无尽的危险之中,因此,伍子胥才特意打造了这西施壶。”
张其金听闻,心中暗暗赞叹伍子胥思虑周全。那量子自杀血灵珠霸道至极,其蕴含的能量足以颠覆天地秩序,西施一介弱质女流,即便得到,也无法发挥其真正威力,还会因珠招祸,伍子胥此举无疑是对她最好的保护,这份深情与智慧,着实令人动容。
“咦,当年伍子胥特意将这西施壶赠予你,而这壶的作用便是容纳灵魂,莫非他早已算准你会遭遇不测?”张其金满心好奇地追问,心中的疑惑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愈发旺盛。
刹那间,西施那倾国倾城的容颜在量子纠缠血灵珠中绽放出绝世光芒,仿佛将整个空间都染上了一层梦幻色彩。
量子纠缠血灵珠第三层的空间里,红色的彼岸花如梦幻般绽放,每一朵花都似是诉说着一段悲伤的往事,一道道绚丽的红色彩霞在空中飘荡,仿若为这段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背景。
西施幽幽一叹,缓缓道来:“当年,伍子胥辅佐吴王阖庐攻打越国,阖庐不幸被越军射中手指,伤重而亡。临终之际,他满怀恨意地叮嘱儿子夫差勿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无奈之下,携妻前往吴国为质。大臣文种和范蠡设下计谋,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那伯嚭贪婪成性,在夫差面前恶意诬陷伍子胥,致使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每日睡在柴草之上,品尝苦胆之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耻辱。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成功伐吴,吴国就此覆灭。吴王夫差绝望之下,选择自杀,自杀时更是蒙着面孔,悲叹道:‘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此前数年,夫差便派人赐伍子胥属镂剑,令他自杀。实际上,伍子胥早已预见自己的结局,这才提前做了准备。他坚信世间存在轮回,所以将这西施壶交予奴家,盼着有朝一日,我们的灵魂能够相聚,一同投胎转世,如此,下辈子还能长相厮守。”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伍子胥自杀时,大笑道:“必取我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吴王夫差恼羞成怒,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鸱夷(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压上石头,投入江中,企图以此报复伍子胥的临终遗愿。
然而,世事难料,伍子胥的预言竟成真,夫差最终被勾践生擒,因无法忍受屈辱,蒙面自尽。
这段历史,仿若一首悲壮的史诗,在岁月的长河中回响,诉说着忠诚与背叛、复仇与命运的纠葛。
张其金心中暗自思忖,倘若世间真有轮回,过奈何桥时喝下孟婆汤,一切记忆都将消散,谁还能记得彼此?即便两人同时投胎,也不知会相隔多远,万一投胎成了龙凤兄妹,又该如何是好?但这些想法,他并未说出口。伍子胥与西施之间那份深情,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黑暗角落,令人动容,作为旁观者,实在不愿破坏这份美好。
“西施姑娘请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帮你找到伍子胥。只是《史记》记载,当年伍子胥被吴王杀害后,曾让下人将自己的眼珠挖出,置于吴国都城之下,他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吴王夫差得知后勃然大怒,命人将他的尸体丢入钱塘江喂鱼。不过,因伍子胥在民众心中是忠臣形象,执行任务的士兵并未真的将他抛入江中,而是将尸体交给了他的同乡。伍子胥的同乡偷偷将他的尸体运回故乡,当时他的家乡尚在楚国统治之下,乡民们为防止坟墓被盗,一共修建了100座坟墓,其中99座为假坟,出殡时100口棺材同时出发,无人知晓哪座才是真坟。传说虽如此,但真实性存疑,倘若楚平王的后代得知伍子胥的坟墓在境内,定会全力挖掘,即便有99座假坟,又怎能阻挡?所以,伍子胥被同乡偷偷安葬,墓碑为后世所立的可能性极大。只是,要在这一百座坟中找到伍子胥的真坟,西施姑娘可有良策?”张其金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并非如此,伍子胥的墓葬位于江苏吴县的胥口镇,那里也是吴王抛尸之处。”西施坚定地说道。
相传,五月初五,伍子胥的尸体被吴王夫差抛入钱塘江,百姓们为防止尸体被鱼吃掉,纷纷向江中投食,因此,后世有不少人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而非屈原。
后来,百姓将他的尸体打捞上岸,就近安葬在旁边的山中,如今,那座坟墓的墓碑、坟茔依然保存完好。
也有人说,这两个墓或许有一个是衣冠冢,甚至两个都是,伍子胥的尸体早已被钱塘江吞噬。
这段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为伍子胥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反映了百姓对这位忠臣的敬重与怀念。
张其金思索片刻,选择相信西施的话。
当年,伍子胥苦谏吴王夫差无果,又被派去出使齐国。预感到吴国即将覆灭,他将独生子托付给齐国好友鲍牧。
然而,他的后人却从未有人佩戴过量子自杀血灵珠,这份传承的缺失,也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迷雾。
关于伍子胥后人的姓氏,存在三种说法:一说姓伍,一说姓王孙,一说姓员。
“伍”姓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黄帝身边的大臣伍胥,伍胥的后人便以“伍”为姓,楚国贵族伍氏也尊伍胥为祖先;另一种说法是“伍”姓来源于楚国大夫伍参,伍参是伍子胥的祖父,伍家的楚国贵族身份在伍参时得以确立,此后,后人便以伍为姓并流传下来。
如今,许多姓伍的家族族谱中都有伍子胥的名字,不少伍姓后人也以伍子胥的后人自居。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姓伍未必就是伍子胥的后人,当时身为楚国贵族的伍家,旁支众多,不乏为了荣华富贵而改姓伍之人。
相传,伍子胥将独子托付给鲍牧后,让儿子伍封拜鲍牧的儿子鲍息为兄长,并嘱咐他以后以王孙封为名,不得再用伍封。因此,后世有人将王孙氏视为伍子胥的后代。
这段姓氏传承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蜿蜒曲折,犹如一幅复杂的家族图谱,展现了岁月变迁中的种种可能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