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现在最关心的事,已经解决掉了,历法成功制定了出来,以后无论耕种还是对于一切事物的安排,都有了一个基本固定的时间。
并且通过节气,也可以大致的对于一年的工作进行指导,比如,在立冬之后,一切需要远行的事,就需要结束了,特别是战争,冬天打仗,向来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以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冬天,全是依靠着对于周围气温变化的感受进行判断的,完全无法有一个确切的时间指导,现在有了历法,就没有那么多的考虑了。
轩辕在部族已经没有什么事可干了,于是他决定尽快就出发,前往神农氏,时间已经耽搁好几天了,没必要再继续停留了。
而白风,准备继续在轩辕部等待,等着华夏的战士都来了之后,再前往神农氏,他的坐骑也在路上了,虽然骑牛是要舒服一点,但是还是没有骑马帅气。
就在第二天,轩辕离开的时候,白风看到了一件让自己极为震惊的事,那就是轩辕有了一个自己的坐骑,就是这个坐骑,实在是有点,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因为轩辕的坐骑,居然是一头大象,不过看起来,就是完全没有成年的那种,距离成年还很远,可能是他们在领地上打猎的时候,遇到的,落单的小象,也可能就是专门抓的一头小象。
也好在它的年龄足够小,力气也不是太大,所以轩辕部的人,是能够控制住的,未来也许也能够训练好,现在看起来,还不是很听话,先象周围围着好几个人,准备随时控制这头小象。
不过一头小象再小,它也比牛大了,所以托起轩辕的身体,完全不是问题,这就是轩辕向白风展示的,属于自己的坐骑。
而轩辕心中想的,骑兵的最终形态,就是骑大象,他以为的骑兵,是要以力量和冲击力为主的,而华夏要的骑兵,是速度,是灵活性,这就是在认知上的差异了。
没有足够的速度,再庞大的身体,再厚的甲胄,也要被溜风筝给溜死,支援速度不够,骚扰速度也不够,所以大象并不适合作为骑兵。
在一些特大的军团作战的时候,大象或许是可以冲阵的,进行破坏阵型这些任务,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王朝来说,用象作为战争使用,是非常不明智,并且不划算的,大象就是无法当成战争工具的,更不要说到了以后,因为武器的进步,亚洲象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灭绝了,中原这个曾经拥有大量象的地方,大象都绝迹了,最后大象的生存地,就退缩到了最西南的原始森林中了。
亚洲犀也是,国内最后一次见到亚洲犀的身影,应该建国初,或者更早一点,但是也见到的,都已经是被猎杀后的尸体了。
白风虽然极为震惊于轩辕的坐骑,但是也没有怀疑其合理性,就现在的轩辕来说,正处于一种万物都想要尝试去驯化的过程,哪怕说他在驯化蛇自己都不会感到奇怪的。
历史上,在轩辕之后,到了虞舜时期,史书记载说,舜驯象耕于历山,把大象训练出来耕地,无论它好不好用,但确实也说明,对于大象的训练,还是很早就进行了。
再有一个,就是象棋,一说是虞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所发明的,所以就叫象棋,从名字,以及各方各面,也能说明人和大象的交流是很早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的。
轩辕还问白风:“白风,我的这坐骑怎么样,你说华夏这一次带来了真正的骑兵,可是训练的大象?”
白风自然是否定的:“肯定不是大象,我还真没有想过训练大象,当然,我们华夏的领地上,大象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的骑兵,用的是另一种动物,我无法给你形容,等你见到了就知道了,我也有一匹坐骑,到时候,我会骑着他追上你的。”
轩辕还是有自信,天下没有什么坐骑,能够超越自己的大象的,要是有,那就是龙这样的神兽了,可是龙是白风编造出来的,天下最强大的野兽,就是大象,就是犀牛,熊,也比不过大象的。
给族人们安排好任务之后,轩辕就迅速离开了轩辕部,前往神农氏,他带上了六千多战士前行,还带了几千劳工和奴隶,用来转运粮食物资。
而轩辕在谈判的时候,只说了了劳力,并没有说奴隶,还是和他的思维有关,他认为奴隶是不重要的,带再多也难以体现自己的重视,还是说劳力更好,但是白风是不会在乎那些的,只要有人能够把粮草给转运了就行了。
今年依旧是鹿带着队伍过来,然后就是浑带领的骑兵队伍,他们这一次分为两部分,大部族走水路,骑兵走陆路,因为马儿不愿意上船,并且上了船,它们也难以习惯船上的颠簸摇晃,可能还会让它们受伤,所以就只能够走陆路了。
陆路也是沿着河岸走的,河岸边的树木什么的,并不多,马跑起来没什么阻碍,只有一小部分,不那么好走,大多数地方是很宽敞的,特别是到了轩辕部的领地之后,因为轩辕部大量的砍伐树木,像河岸上这种,很容易一下就把木头拖进河里的地方,树肯定是要优先砍的,所以树更是光秃秃的,更加容易行走。
骑兵的速度和船的速度,几乎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也不需要携带食物,只需要携带中午的一点,晚上的时候,和船队汇合之后,船队就会把食物交给他们,还有马匹的精饲料。
这些战马,真的每一匹的用餐标准比人高的多,且不说它们肚子大,吃的多,就是因为他们那么珍贵,也得给它们吃好的喝好的。
只有吃好了喝好了,它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力气,每天能够奔跑那么远的距离,到了晚上,骑兵还要给马儿洗刷一下,至少也得刷毛,让它们保持最佳的状态才行,极为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