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崎的秘书很快送了热茶进来,这让孟锦风有些受宠若惊,他前几次来见宁崎的时候,可没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宁崎这种级别的高官,公务十分繁忙,加之前段时间两国正在江西交战,他也有意冷处理与大明的关系,接见孟锦风时往往只是寒暄几句就以紧急公务为由送客了,简短的会谈甚至根本就捱不到上茶的时候。
而今天这杯热茶不仅仅是外交礼数,更是说明这次会见将不再是短短几句话就收场,应该能好好谈一点正事了。
“孟大人,新一期的时报应该已经看过了吧?”
宁崎这次省去了无谓的寒暄,直接切入了主题。
孟锦风见对方开门见山,便也坦率应道:“这正是我今日来拜访宁大人的原因,如今应该可以谈一谈停战的事了吧?”
宁崎道:“执委会很快就会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将江西全境纳入我国治下,然后就此停止针对贵国的军事行动。我希望贵国能默认这个结果,不要再作无谓的抗争,免得战火持续,生灵涂炭。”
《海汉时报》上刊登的前线战报只算是舆论吹风,真正最后一锤定音的,还得等执委会发布的正式公告。
而这一套蚕食大明的流程,当然也不是第一次执行了,在过去三十多年间甚至已经逐渐形成了标准的步骤。
当然作为被入侵的一方,大明肯定也不会那么乐于配合,停战之后再组织反攻,尝试夺回失地,也是大明惯常的做法。就算最终还是失败,但这些反击多少也能给海汉制造一些麻烦,延缓其消化新占领区的时间。
宁崎这番带有明显警告意味的说辞,自然也是针对旧例,不过能不能起到他所期望的作用,那就得看明廷的抵抗意志还有多强了——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孟锦风会如何向上头汇报在杭州的谈判情况。
搞定孟锦风,或许就能影响到明廷的态度,这便是宁崎今天抽出时间接见他的主要原因。
鉴于海汉已经搞定了孟锦风的前任岳仕宗,所以宁崎认为拿下孟锦风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难度,特别是海汉军已经在江西战场取得了全面胜利的当下,大明若想保存实力,就应该理智地选择接受失去江西这个结果,然后两国才能真正进入到停战的阶段。
孟锦风虽然已被上任以来的冷遇磨掉了不少锐气,但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听到宁崎这番说辞还是忍不住反驳道:“宁大人,贵国虽然在江西占了不少地方,但这就宣布将江西全境纳入治下,是不是过于自信了一些?”
“过于自信?”
宁崎瞥了一眼孟锦风,暗想这位新任大使的棱角还是打磨得不够,居然还敢当面驳斥自己。
宁崎清了清嗓子道:“孟大人,认清形势,是外交活动之基础,如果连基本的形势都看不清,那就只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贵国此战在江西折损了十多万明军,就是因为自不量力所致!”
“在我方愿意就停战进行谈判的时候,阁下最好是尽力配合,因为这样的会谈机会可能就只有一次,不要等到错过了才追悔莫及!”
宁崎这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孟锦风头上,让他猛然察觉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可真没多少跟对方讨价还价的余地。甚至就连这次见面的机会,也是好不容易才等来的。
孟锦风强压下心头不快,沉声说道:“宁大人,两国停战本是大势所趋,和平共处才是长久之计,我国愿与海汉商议一份长期的停战条约,而不是像当下这样停停打打,导致两国永无宁日。”
宁崎不动声色道:“那孟大人认为,多长的时间算长期呢?”
孟锦风道:“多长都不为过,以我之见,最好是能签署一份永久停战协议!”
宁崎笑了笑,话锋一转道:“孟大人参与过前几次的停战谈判吗?”
孟锦风一怔,随即摇摇头道:“三年前那次在京城外的谈判,本官当时有其他公务在身,并未参与其中。”
前任大使岳仕宗到杭州就职上任的时间,正是三年前第二次对明战争爆发前夕。那时候孟锦风还在礼部任六品主事,未能参与后来在京城外八里庄举行的停战谈判,纯粹是因为级别不够。
至于时间更早的第一次对明战争,那时候孟锦风才刚刚考取进士,都还没跨进礼部大门,就更是没有上桌的资格了。
宁崎又继续问道:“那孟大人认为,前两次停战协议后来作废的原因是什么?”
孟锦风心道,那自然是因为海汉对领土贪得无厌,野心无法抑制,所以才会再度挑起对大明的战争。
不过这种看法只能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口可就没法继续往下谈了。
孟锦风道:“想来是有各种意外原因所致,比如三年前的杭州刺杀案,而今年又有九江知府带头叛国投敌一事。以前签署的停战协议,在巨大的仇恨或者利益面前,就变成了碍事的绊脚石。”
孟锦风不敢将战火重燃的原因归结到海汉身上,而是努力寻找大明自身的原因,这本身就是一种退让了,但宁崎对此似乎并不满意。
宁崎道:“孟大人,你说的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原因,但发生这些事情的根本所在,你是一个字不敢提啊!”
孟锦风道:“还请宁大人明示。”
宁崎道:“王朝兴衰更替,改朝换代是不可逆的趋势,国力落后者终将被历史淘汰,这个道理想必贵国朝廷也很明白,只是一直不愿面对现实,接受自己的处境而已。”
“如果贵国朝廷能够认清现实,我想两国争端本不需要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更没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签署这些停战协议。你我均知,这些协议是有时效性的,而且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变成一张废纸!”
孟锦风默然不语,他其实何尝不知宁崎所说的道理,但作为大明的外交使节,他的使命就是维护大明的颜面和利益,那断然不能认可宁崎的说法,否则大明就成了对方口中因为落后而要被更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