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府原为汉阳军,于淳佑年间改军为府,兼并鄂州城,坐比江陵府。通达水路之便,商贸繁荣。
河口靠岸,船队采买补给。
杨彦全也去了一趟府衙,上递了马都头一众遇难的呈文。
汉阳府这个节点很妥当,一方面州府无力召回杨彦全问话,另一方面给有心人一个警告。
杨彦全从府衙出来后感觉有人尾随,不是小心翼翼的跟踪,而是正大光明的盯着杨彦全去向。
杨彦全是第一次来汉阳府,没有亲朋,也无仇家,且观随行者身着华服,佩剑横行,全然不怕巡甲,应是有官方身份背书。
杨彦全不动声色在城中逛了半日,随行者没有撤退的意思,就这么一直跟着。
奇哉怪也,这伙人到底要干什么?
杨彦全终是累了,坐车回了码头,命令苏荣严加警戒来往之人。
不多时,一队人马来了码头,领头者是个锦衣儿郎,单凤眼,别玉簪,手持折扇意气风发。
儿郎径直走向押木大船,苏荣上前阻拦:“小官人止步,此乃官货船,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锦衣儿郎轻咳了一声:“我等乃是北地的行商,欲搭乘贵船一段路程,价格方面好说。”
趾高气扬,语色类似施舍,好一个不知深浅的小子。
“此非钱财之事,速速离去。”苏荣沉声道。
“这事你说了不算,把你们管事的人叫来。”锦衣儿郎也不想和苏荣多费口舌,左右不过是个狐假虎威的家伙罢了。
“来人!将这几人逐之!”
苏荣一声令下,四五位砦兵持棍上前。
锦衣儿郎身后的黑衣客也同时出手,三两下便将砦兵打倒在地,武力值堪称彪悍。
黑衣客领头的也是位儿郎,身形高大,步履极快,眨眼功夫已经到了苏荣面前,死死摁住苏荣想要抽刀的右手。
不出刀只属于斗殴,见了白刃性质可就不一样了,黑衣儿郎抬手示意众黑衣止步,不愿闹出人命。
苏荣只作心惊,哪来的这伙人?身手如此了得,且纪律严明,绝非江湖绿林。
“去将你们官长唤来,莫扰了公子兴致。”黑衣儿郎云淡风轻的说道。
苏荣老脸一红,自己已经出了全力,但黑衣儿郎仍有余力,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物。
“诸位好雅性,南来北往的船只这么多,小官人何故倾心杨某的船只?”
杨彦全适时出现,立于甲板之上,意味深长的望向锦衣儿郎,看来之前尾随自己的也是这一伙人。
锦衣儿郎一时间愣在原地,百闻不如一见,真见到了后锦衣儿郎第一反应就是有点怕。
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赵孟启这几个月可谓是玩疯了,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享受到权柄带来的好处,居高位者个个与他阿谀奉承,有求必应。
所谓的游历江山已然变了味,赵孟启真怕再见到自家父亲,打骂不算什么,失望才让赵孟启无地自容。
但没办法啊!赵孟启控制不了自己,间歇性的发愤图强后便是持续性的贪图享乐,这种生活太爽了。
杨彦全何等精明之人,从赵孟启与张弘范的眼神中便可确认这群人认识全平章,这种又怕又感叹的表情杨彦全见的多了,少年郎的养气的功夫不行,更流于表面。
“哪有什么钟意,只是这码头上属你的船最大,我们人多,正好同乘,要多少钱直说,我绝不还价。”赵孟启对杨彦全的态度就很温和,罕见的拱手行礼,笑意朗朗。
长的这么像,又入了父亲法眼,不是亲生的才怪。
赵孟启心中给杨彦全打上自家人的标签,且在雍王府又无人提及,肯定是父亲早年犯的错,妥妥的私生子。
一个私生子,一个妾生子,如此更有话聊。
“相逢即是有缘,何以谈钱,诸位要到何地?若是顺路,搭诸位一程也无妨。”杨彦全不知道这群人接触自己有什么意图,不过对杨彦全来说也是个机会,多认识一些世家子弟也是有益的,了解朝廷内部的势力派系,各家的执政理念等等。
“痛快,就喜欢老兄这脾气,小弟却之不恭了。”
赵孟启大步上船,张弘范紧随其后,一众黑衣客各搬行李,大大小小十数箱,这一路上赵孟启越走钱越花不完,且还有几位乔装打扮,胭脂气息浓郁的黑衣客。
二人上船,与杨彦全同行入舱。
赵孟启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杨彦全的瘸腿:“老兄,你这腿是何故?”
“陈年旧疾,不值一提。”杨彦全摆手一笑,邀二人同坐。
“临安府素有名医,我可介绍老兄去医治。”赵孟启心中所想是有辱门第,雍王府要是出个瘸子,朝堂上指不定如何笑话全家。
“多谢小官人关心,吃茶吃茶。”
杨彦全已非当初穷困潦倒之时,襄樊名家也替杨彦全诊断过,杨彦全也就死了心。
“敢问老兄年龄?”
“杨彦全,二十有三。绍定四年生人。”
“赵四,一十五,嘉熙四年生人。”
赵孟启将杨彦全排进了全家子嗣,杨彦全比全肃小两岁,比全执小六岁,自己这个三郎是保不住了,只能屈居老四。
“张九,一十七。”张弘范见杨彦全看向自己,便率先起身抱拳,可谓敬意十足。
张弘范一路随行,也习惯了赵孟启的荒唐行为,从名妓倌人到高官小妾,赵孟启是来者不拒,颇有赵官家之风,假以时日必更胜之。
不过赵孟启也不算太愚笨,以年幼无知不干政挡出去了不少麻烦事,典型的只拿好处不办事。
即便是这样,围在赵孟启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他随口提了一句杨彦全,便有人将杨彦全的行踪报来,赵孟启在汉阳多等了两天,才有了今日相会。
总而言之,从张弘范的角度来看赵孟启,无论从才学、性情、心智、人品等方面来说赵孟启只占了个投了好胎。
“张兄弟不必客气,快请坐。”
杨彦全一听就知道是化名,但也不多问。
摆上酒席,与君同饮。
双方只谈了一些襄汉之地的景色风情,赵孟启喝到兴起执意要让美人坐陪,张弘范多次提醒,赵孟启才意犹未尽的作罢,让杨彦全看了一出笑话。
年纪轻轻便渔色中人,以后还了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