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你要换一个思路,你骈文写得再好,能看懂的无非还是那些文人才士,但眼下连复社这个江南文坛旗帜都已声名尽毁,哪还能造出声势?”

王笑说着话,目光从桌上的河南地图上移开。

他本来对这种舆论战不太感兴趣,左明静交给顾横波之后他便不太关心。

但既然顾横波跑来问了,倒可以多说几句。

说实话,不谈黄河决口,只谈郑元化对付复社的手段,着实让王笑叫绝。

这数十年,从来都是东林党、复社文人把持天下喉舌,想说谁是奸臣阉党,一顶大帽子扣上去就把政敌钉在青史的耻辱柱上。

郑元化这次在他们最擅长的方面一举把人家打趴,倒有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你们天天骂老夫是奸党吗?现在证明确凿,原来你们才是祸国殃民的小人。

这种阴险手段,估计陈惟中都快被气死了,一怒之下才跑来投奔自己……

“国公的意思是?”顾横波一双眼睛望向王笑,一副很认真听讲的样子。

王笑道:“我们没有证据,那便写些传奇话本流传民间,比如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故事,写写他们如何被郑元化迫害,借波折于儿女情事,让世人痛恨郑党之阴险。再加上些唱词,把这故事排成戏剧流传,先侯方域的名声洗清了。”

顾横波眼睛一亮,异彩连连,满是惊赞与崇拜的目光落向王笑。

以她之聪慧,本该一点就通,却偏偏又道:“国公这真是好主意,只是下官还没有头绪,不知如何落笔,敢叫国公教我。”

语态谦柔,身子往前探了一小步。

“有什么不知的?你先写他们‘秦淮河边,朝对花夕对月常并香肩’,再写‘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榻了’……你给我放老实点,退回去。”

“是。”顾横波微微咬唇,又道:“国公这两句真是既有诗意又有深意……只是,国公也听说了南边的传闻?”

“什么传闻?”王笑微微皱眉。

把小柴禾和裴民遣派走之后,消息就没那么灵通了些。

顾横波放低了些声音,道:“南边传闻说,国公你霸占了我、李香君和董小宛,这才让侯方域与冒襄怒发冲冠,表面上折服于国公,实则怀恨在心,故献计给沈保水淹山东。又说我等是红颜祸水、复社公子是卑鄙小人,至于国公……则被说着是好色昏庸的权奸呢?下官被怎么说都不要紧,却好为国公冤枉啊……”

她那眼神却好像在说——你好冤枉啊,什么都没做就被这样说,不如真做点什么吧?

王笑倒没想到南边散布流言的动作这么快,比自己还先想到要编排这些故事,唔,想必是早有布置。

打仗不行,一天到晚的尽会嚼舌根子……

这种小打小闹的事随他们去吧,把河南打下来要紧。

“办报纸也好,写话本也好,该怎么做你心里明白,这件交给你办就是。”

王笑挥了挥手,不愿让顾横波继续赖在自己跟前没话找话。

“那……下官唤李先生来给国公治伤?”

“不治,你去让左大人来见我。”王笑想了想,补充了一句:“告诉她,我要把两淮可用官吏调到山东,准备接下来替换山东各县官吏到河南任职,需她帮我整理一份名单……”

顾横波应了,心想这样的事国公为何要与自己说?

似乎像是担心左大人不肯来见他……

~~

左明静听顾横波说王笑不愿让李士材治伤,她心中又担忧起来。

另外,她确实不太愿意去见王笑。

但既然是正经公务,她想了想也不好再避着,只是去时把董小宛也带上。

两人步入厅堂时王笑正在地图上摆弄着兵棋,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

“坐吧,膝上伤可好了?”

“谢国公关心,已大好了。”

左明静伤好没好的王笑其实也知道,他还特意让秦小竺把特制的不留疤的伤药送去,昨夜也问过秦小竺了。

“我与左大人谈谈各地官员调任,旁人退下去吧。”

左明静应道:“国公放心,小宛可以信任,何况此事繁重,下官也需小宛帮忙。”

如今她已把董小宛的母亲接来,又让名医为其治病,既得董小宛忠心效力,倒也信任有加。

此时左明静应了,王笑倒也没说什么,开口道:“我打算把先调一批徐淮官员到山东帮忙赈灾。等拿下河南诸地,这些徐淮官员也熟悉了山东政务,便可以委任山东官员到河南诸地任职。另外,齐王也该登基了,正好给有功之臣官升一等。眼下的思路是把宋信、宋礼调来徐州操办殿下登基一事。以吴培主政河南,吴培手中的政务则交给傅先生……”

董小宛听着这种“行废立之事”的言论有些心惊,左明静却是道:“河南土地荒芜,拿下之后急需劝农兴田,此事傅大人比吴大人更有经验,何不让傅大人主政河南?”

王笑道:“是因黄河之事……吴培久在山东,难免有人要跑去求他来劝我,我想把他调开。”

“下官明白了。”左明静道:“那下官先统计这次赈灾的有功官员,论功升迁,调到河南任职。”

“你懂我。”

堂中静了片刻,董小宛微微低下头。

左明静想了想,道:“河南荒凉,恐诸位大人不愿去。下官请调河南为地方官,一则可为表率;二则可表明国公兴用女官的决心……”

“不许。”王笑迅速打断她的话,语气不容置喙。

他想了想,放缓语气,又道:“如今女子为官,大多也只是为后勤、参谋、辅官。即便如此,反对之声尚且层出不穷,何谈牧守一方?”

“是。”左明静抬眼看了王笑一会,忽然道:“国公上次受伤至今未能痊愈,公主殿下十分牵挂,屡次传书问询……今日下官听说有名医到徐州来游历,不如请来为国公诊治?”

“哦,好。”

董小宛头埋得更低了些。

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是普通对奏,但她却听出了些别的意味。

似乎有些别的话语藏在当中啊……

“你受了伤,我替你找来名医,为何不肯去治治?”

“不治,除非你来看我。”

“你再不治我就离开这里。”

“好吧,我听你的,你别走……”

董小宛心想着这些,目光向堂前偷瞄了一眼,那个平时看起来杀伐绝断的国公被左明静一看,仿佛成了个乖巧的少年郎。

——他竟也有这般听话的时候,长得还真是好好看……

许是自己多想了吧?左大人待自己恩情如山,万不敢再拿她与国公作这般风月故事的猜想了。

过了一会,董小宛听得王笑与左明静把话题又说回公务上,都是一板一眼。她又在心中提醒自己道:“需记住,此间风气与江南不同,不可再以往日的目光揣度他人,切记切记。”

……

“下官明白了,一定办好此事。”

那边左明静与王笑谈过,对接下来要办的事了然于心,起身告退。

她才转身,目光无意间瞥见王笑从怀中拿出了什么东西,愣了一愣。

“小宛,你先回去,我还有别的事禀奏国公。”

“是。”

左明静吩咐过董小宛,再转过头,脸上已有了些恼意。

她捏着手快步走到王笑跟前,低声道:“还我。”

“嗯?”

“你还不快还我?这成何体统……”

“唔,这个啊……”

王笑把手上那只罗袜递在左明静面前,道:“这件天没来得及换衣服,这个原来一直留在我这里。”

左明静红着脸,低着头飞快接过,转身就要走。

“明静,不能陪我说说话吗?”

左明静停下脚步,也不转头看王笑,低声道:“你不守承诺。”

“我明明什么没做……”

“你心里清楚。”

左明静听身后没了动静,打算要走,脚步却没能一下迈开。

她转头看了一眼,见王笑正看着自己。

那目光左明静有些承受不住,又迅速偏回头。

她其实也有话想对王笑说。

——“你何必要这样呢?那天跑到城外淋了一夜雨,明明已经病了却又不说,身上的伤也没好,为何就不肯好好顾惜自己?”

——“这次黄河水患以来,山东反应之迅速,赈灾之得力,自古未有……你既已尽到了全力,别在耿耿于怀了好不好?我知道的,你最近分明就是心中郁结……”

但这些话她藏在心里,几番想要开口,到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那天我在黄河边想了一夜,想通了一些事。”还是王笑先开口道:“说来还是因为你给我的束水攻沙之策,我得到启发。等天下平定,我要在黄河上游小浪底建一个……很大很大的水利工程……”

左明静正因刚才的罗袜而紧张,听到王笑这句话大松一口气,心想好在他没有趁机又轻薄自己。

她于是稍稍放松了些。

“这次黄河水患我没拦住,但我也许可以拦住后世更多次、且更可怕的水患。”王笑又道:“我又想到要在当世建小浪底自是千难万难,如此我尚且决定去做,又何惧世间别的挫折?相比起来,我想要与你……”

左明静才放松的心神瞬间又紧张起来。

“别说了。”

王笑停下话语,目光定定看向左明静,眼神中的坚定目光看她又是心神一恍。

他虽然没在说,但那份意志却明明白白传递给左明静。

——我想与你共相白首,还有什么能拦住我?

然而左明静依然只是摇了摇头。

“你若还是这样,我只好远远离开此地。”

王笑竟有些怕这句话,抬了抬手,用更温和的话语道:“你别紧张,我是说……我有些疑惑想要问问你……”

说着,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再耐心些,再耐心些……别吓到她……

“国公想问什么?”左明静问道。

王笑微微沉吟,低下目光。

但他眼中依旧还很坚决……

——若是封建礼教在阻挠你我,但就把它们通通打碎又何妨?

“近日陈惟中前来投奔我,我观他有大才,但就是这样的人材,为他父亲丁忧三年,又为他母亲丁忧三年……如此家国大难之际,本应济世救民之人,却蹉跎六年光阴,岂不可惜?”

左明静再次放松了些,道:“这是孝道,国公断不敢非议。往后若有什么人材要丁忧,夺情留任即可,万不可再改国法祖制。”

王笑道:“但民间也是,多有适龄子女因父母过世,持丧不婚。你也知道,这些年战乱下来,民生凋敝,尤其是我们治下冀豫鲁之地人烟最稀少。倘若不改此制,难免阻碍我们的发展……”

左明静隐隐感到他最后一句话似乎是双关之句。

我们的发展?

但目光看去,王笑眼神坦荡,似乎真有疑惑。

“此事……下官回去想想,若得解决之法再禀奏国公如何?”

“也好。”

见左明静又有告退之意,王笑又道:“我还有一点疑惑。”

他本想说“我打算取消了贞节牌坊这个东西,你怎么看?”

话到嘴边终还是咽了回去。

“国公请说。”

“唔……方才我见顾横波一双小脚,如此难免影响女子劳作。”王笑道:“我们早已下禁令,严禁山东女子缠足。前阵子战事频发,此事都是眉儿在做,我不甚关注,却不知具体情况……”

左明静微微疑惑,隐约感觉到王笑两个问题似在针对着什么东西。

但王笑语气分明在谈正事,她只好道:“殿下三令五申,如今山东百姓人家多已不缠足,只是高门女眷早已养成风尚,难象有偷偷缠足的……”

“嗯?”王笑有些诧异,问道:“为何我很少见到?”

左明静也有些错愕,低声道:“国公岂会少见到?京中多有缠足,或缠足又放足的女子。”

“有吗?”

王笑虽然没怎么盯着别人姑娘的脚看,却觉得顾横波那样的步态以往虽有见到,但按比例却也不算多。

左明静先反应过来,带着些赧然低声道:“国公若是指顾横波那种小弓弯,确实是也不多……”

“嗯?这有什么区别吗?”

左明静也不知自己跟王笑说这些好不好,但看似乎他只是好奇风俗,也就仔细解释起来。

“缠足本就是高门大户女子之惯例,北方尤为普遍。但多是依前代的缠法,缠出六寸、八寸细足,谓曰‘束脚纤直’,讲究的步态端庄。嗯……因穿的是轻云履,鞋形如小船,脚板宽大穿起来就有些碍目,故把脚缠得纤细些,有‘钿尺裁量减四分’,或‘六寸肤围光致致’之说。”

王笑“哦”了一声。

他心中换算了一下,六寸大概是十八厘米,古代女子身材娇小,这个足长也就是比正常的略小一些,难怪自己看不出来。

左明静又道:“至于顾横波的弓足……弓弯起于胡旋舞,所谓‘掌上香罗六寸弓,拥容胡旋一盘中’,缠出六寸弓弯都是难得。她竟能四寸弓弯不损骨,赤足晶莹,故得江南夸耀。这种事极考验技艺,她是教坊司出身,由最有经验的嬷嬷从小缠足,但也是几十人才出一个,至于缠不出来的,也就落得断骨残废。”

“数十年间缠足之风愈演愈烈,士人渐爱小脚,尤其在江南,三寸弓弯盛行,穿弓弯金莲鞋,那鞋细小跟高,鞋形如马蹄。国事每况凋零,这种风气反而愈加滋长,许多女子为追求脚小而断骨翻趾,称为‘断骨金莲’,因脚形难看,不敢放足,只好终生裹着布。偏又有个把文人觉得这样也别有风味,写诗大力吹捧,故而这些年江南每多些断骨金莲……祖父常说‘国之将乱,必出妖孽’。”

王笑对这种事不太了解,只在前世看过一些老照片,觉得十分吓人,当时还奇怪古人为何是这样的审美,此时大抵才明白了一些。

当然也没必要去说‘缠足有很多缠法,不全是难看的’之类的。

嗯,这种陋习不用去细究,管它三七二十一,一棒子全打倒比较好。

倒怕是‘束脚纤直’也是削足适履,该一律禁掉。

也就是自己这样的特例,既然穿越过来了,才可以适当的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

“原来如此,那种断骨金莲确是难看。”

“国公见过?”

“那倒没有。”王笑又问:“你说贵户多缠足,为何你与眉儿都没缠足?”

左明静又有些羞恼,转过身去。

王笑道:“我只是好奇风俗。”

左明静低声道:“国公没看出殿下与朵朵也是缠过的吗?”

“嗯?”

王笑平时只觉得她们的脚比芊芊、缨儿、小竺略小一些,倒没想到是缠过的。

“左家是理学人家,本就不喜缠足,但我以前也是缠的……后来祖父对于民间缠足使女子不能劳务之事深恶痛绝,屡次上书,故让京中高门女子先为表率,俱皆放足,我们便不再缠了。”左明静声音更低。

“嗯?不是程朱理学让女子缠足吗?”

左明静讶道:“哪有此事?儒家讲‘仁’、讲‘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有提倡缠足之理?程家妇女俱不缠足,朱门子弟称其‘痛得小来,不知何用?’理学正统向来是反对缠足之风,只是不乏有理学中人自喜好小脚,写文夸赞。”

王笑“哦”了一声,他素来不喜欢理学,没想到自己倒还冤枉了它一次。

他又想到如今断骨金莲也只在江南有一些,但为何到了清末却到处都是?

“建奴可是提倡女子缠足?”

左明静又摇了摇头,轻声道:“建奴那边,似乎向来严禁辽东女子缠足……”

这辈子最不喜欢的‘理学’与‘清朝’竟都不是提倡缠足的,王笑于是有些疑惑起来……

~~

京城。

礼部主事高孝贞家中,有个同僚来拜年,两人坐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听说了吗?祠祭清吏司的梁郎中家中之事。”

高孝贞问道:“此话怎讲?”

说话的官员指了指头上的小辫子,低声道:“朝廷下令剃发易服也有几天了吧?男剃头,女放足。偏偏梁郎中的女儿心向大楚,誓不易服。反而把自己一双脚缠得断了骨,据说成了废人了……听来便让人感概,八岁女儿竟有如此气节,惭煞我等啊。”

“要不是为了家小百姓,谁愿意委身事清?”高孝贞长叹一声,又带着忧虑问道:“只怕梁郎中这次惹上大麻烦了吧?”

“没有,京中不少人赞她有气节,许多女子纷纷效仿,上面那几位主子似乎也有些松口,考虑是不是要‘男服女不服’……”

“竟有此事?”

“说来,梁郎中本就有风骨,能教出如此女儿也不奇怪,当时他也是为了保我楚室太庙,不得已才委屈求全……”

高孝贞送走同僚,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又是一声长叹,转身向后院走去……

半刻之后,后院传来妇女的啼哭声。

“老爷呐……这是为什么呐?”

“为什么?月儿既是汉家女儿,岂有效胡风胡俗之礼?!梁家女儿有气节,我高家女儿便没气节不成?”

高夫人抬着头,泪眼盯着高孝贞头上的金钱辫,一时愣住。

“缠!往小了缠!男服女不服,如此义举,岂可少得了我高孝贞的女儿……”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