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行宫御书房内,辽东急报摊在案上,墨迹仿佛还带着边关的血味。陈默指尖划过 “连破三堡,兵锋直指辽阳” 的字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张居正站在一旁,语气凝重:“陛下,辽东乃京师门户,若失陷,北虏铁骑可直逼山海关,后果不堪设想!当速调京营、蓟镇兵马驰援,再命戚继光率戚家军北上!”?
“调兵易,筹粮难!” 陈默猛地转身,将一本账册扔在案上,“今年国库大半款项投入海军与江南新政,北疆粮饷缺口达三百万两,军械储备仅够支撑三月!若强行抽调兵力,只会顾此失彼!”?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 作为 “穿越者”,他深知两线作战的致命性,必须在混乱中找到破局关键。片刻后,他眼中闪过决断:“传朕旨意!其一,命戚继光为辽东督师,准其便宜行事,无需浪战,只需依托城寨坚守,拖垮北虏;其二,命户部发行‘北伐国债’,以海关未来五年税收为抵押,向官民募集粮饷;其三,格物院火器坊暂停海军火炮生产,全力赶制火铳、佛郎机炮,优先供应北疆!”?
一道道指令发出,帝国的资源开始向北方倾斜。但陈默的目光,却悄悄移向了南方的舆图 —— 他知道,北疆烽火燃起的那一刻,江南的暗流,必然会再次汹涌。?
皇帝的诏令传到江南时,苏州沈府的偏院内,正上演着一场隐秘的谋划。沈季礼捻着佛珠,看着眼前几位江南丝商巨头,嘴角勾起冷笑:“朝廷把心思、银子都砸去了北疆,徐光启没了靠山,看他还怎么蹦跶!”?
“沈爷,咱们接下来怎么做?” 一名丝商急切地问,眼中满是贪婪。?
“很简单。” 沈季礼放下佛珠,眼中闪过狠厉,“明日起,咱们控制的所有丝行,生丝价格再涨三成!另外,派人去湖州、嘉兴的蚕农家,告诉他们,要么把丝卖给我们,要么就等着烂在手里 —— 谁敢卖给徐光启的工坊,就砸了他们的桑园!”?
一夜之间,江南丝市再次陷入混乱。生丝价格飙升,有价无市,依附新式工坊的中小商户纷纷停工,工匠们流离失所。流言也随之而起:“皇帝只顾打北虏,不管江南百姓死活!”“新式工坊要倒闭了,大家快逃命吧!”?
织造总局内,徐光启看着各地送来的告急文书,眉头拧成了疙瘩。宋应星冲进堂内,声音发颤:“老师,松江的工坊库存生丝只够三天了!蚕农们被沈家人威胁,没人敢卖丝给我们!”?
徐光启走到窗前,望着院外抗议的工匠,心中却异常平静。他转过身,眼中闪过决绝:“陆路被堵,咱们就自己造‘路’!格物院农科培育的高产桑苗、耐寒蚕种,不是早就试验成功了吗?传我命令,立刻征用苏州城外的官田,开辟皇家桑蚕场,招募失业工匠和流民,由总局提供桑苗、蚕种和技术,让他们为我们养蚕产丝!”?
“可这需要时间,而且会彻底得罪江南世家!” 宋应星担忧道。?
“现在不是怕得罪人的时候。” 徐光启坚定地说,“只要能打破垄断,为陛下稳住江南,就算与整个江南世家为敌,我也认了!”?
南京国子监的书房里,郑森正对着一封密信出神。老舟刚刚送来消息:沈季礼等人操控生丝价格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几家广州、澳门的小钱庄,而这些钱庄的背后,似乎与山西晋商有关。?
“晋商?” 郑森皱紧眉头,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 晋商常年与蒙古、女真部落贸易,若他们暗中资助沈季礼,会不会也在资助北疆的北虏??
他不敢耽搁,立刻提笔写下密信,详细说明自己的发现,然后交给老舟:“务必尽快将这封信送到定海,亲手交给陛下!另外,再去查一查那些晋商与沈季礼的往来账目,越详细越好!”?
老舟离去后,郑森走到窗前,望着北方的天空。他知道,这封信若查实,牵扯出的绝不仅仅是江南丝市的垄断 —— 那将是一场涉及内外勾结的惊天阴谋。而他的父亲郑芝龙,此刻正驻守在东南海疆,若朝廷能稳住江南,父亲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定海的郑芝龙也接到了皇帝的密旨:“北疆战事起,东南海疆需严防荷兰人、萨摩藩趁虚而入,命你与俞咨皋加紧整训舰队,巡弋沿海,不得有误!”?
郑芝龙跪在甲板上,双手接过密旨,心中百感交集。皇帝在北疆危急之际,依然将东南海疆托付给他,这份信任,让他既感激又惶恐。他站起身,对副将下令:“传我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每日巡弋沿海,任何不明船只靠近,一律拦截检查!”?
北疆的炮火声与江南的丝市乱局,同时传到了定海行宫。陈默看着徐光启的奏报和郑森的密信,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江南世家的反扑、沈季礼的阴谋、晋商的可疑往来,像一张大网,将整个帝国的危机串联了起来。?
“陛下,徐光启请求开辟皇家桑蚕场,需要朝廷拨付十万两白银。” 张居正躬身道。?
“准!” 陈默毫不犹豫,“从内帑中拨款,再派一队锦衣卫去江南,保护桑蚕场的安全,谁敢捣乱,就地拿问!”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骆养性,“骆养性,你带五十名精干人手,立刻前往山西,查一查那些与江南丝商有往来的晋商,看看他们是不是在暗中资助北虏!若查实,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惩!”?
“臣遵旨!” 骆养性躬身领命,眼中闪过厉色。?
夜色渐深,定海行宫的烛火依旧明亮。陈默站在舆图前,望着北疆的烽火、江南的乱局、山西的隐忧,心中清楚 —— 这场危机,早已不是简单的两线作战,而是一场关乎帝国生死存亡的全面考验。他必须步步为营,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徐光启的皇家桑蚕场能否顺利建成,打破沈季礼的垄断?骆养性前往山西查案,会遭遇怎样的阻力?郑森发现的晋商线索,是否能牵出资助北虏的惊天阴谋?北疆的戚继光,又能否顶住北虏的攻势?帝国的命运,悬在了这一个个未知的答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