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微微颔首,蒋琬那番务实之语,如同重锤敲击在心头最清醒之处,让他胸中的蓝图更添一份沉甸甸的分量:
“公琰虑得周全。阻力与成本,皆在意料之中。”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然长痛不如短痛!今日若放任自流,不立规矩,他日国力增强、工坊林立之时,混乱将成附骨之疽,损耗何止万千?”
“陛下将此策视为强固国体之筋骨,正是高瞻远瞩,为后世立万世不易之基!”
费祎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语气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断:
“丞相高见!既如此,当务之急便是‘立标’与‘试点’并行,刻不容缓!祎以为,必当分三步,步步为营,以点带面,务求一举奠定基础!”
“请丞相主持,由相府授予重权,彻底激活神农院核心职能!”
他声音透着不容迟缓的急迫,“神农院本就负有格物致知、督造百工之责。此正其时!”
“当以此为契机,由丞相亲领,以神农院为中枢,火速召集本院精通格物之学士、神兵司、造纸司主官及顶尖大匠,组成专项议事堂!”
费祎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其首要任务,便是由神农院昼夜不息,依据陛下核心构想,结合各司实际,雷厉风行地选定最迫切、最易见效的几个关键领域——如神兵司之‘核心通用零件尺寸’(弩机齿轮、轴销关乎生死!)、造纸司之‘官文用纸基本规格’(尺寸厚度帘纹,国之威仪所系!)、神农院本部主导之‘主要农具关键尺寸’(犁铧镰刀弧度,百姓衣食根本!)——制定出第一版‘大汉工造基础标准’!”
“此标准不求全,但求精准、稳固、立即可行!由神农院以律令之名,正式颁行!”
蒋琬深吸一口气,仿佛已感受到那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暴,沉声道:
“标准制定后,切不可贪功冒进,遽然全面铺开。当在神农院体系内,精挑细选一基础扎实、配合得力之司署或作坊,先行试点!”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譬如神兵司内专司元戎连弩部件制造的‘精工坊’,或造纸司内专供尚书台的‘御纸坊’。”
“届时需倾注全力,按新标准改造模具、严格培训匠人、彻底调整流程!”
他转向诸葛亮,语气凝重如山:“丞相,试点成败,关乎全局!故需派心腹干员(可由神农院委派专员)坐镇督导,遇山开山,遇水搭桥,将问题与修正实时呈报!”
诸葛亮羽扇轻摇的动作似乎凝滞了一瞬,目光如电,扫过二人坚毅的面庞:
“此步最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溃!”
他斩钉截铁,“需相府与神农院联署严令,强制大汉境内所有相关官营作坊及接受官署订单之私营大坊,一体遵循新标准!”
“凡按新标准生产、经神农院或指定司署严苛检验合格之物料、部件,优先采购,价可上浮,此为‘千金市骨’之奖!”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凡仍抱残守缺、尺寸不符者,一律拒收!冥顽不灵、屡教不改者,严惩坊主,褫夺供官资格,此为‘以儆效尤’之惩!”
“同时,”他锐利的目光锁定费祎,“文伟,你心思缜密,协调之责,重如千钧!”
“需协助神农院制定周密详实的物料流转、验收流程,务必确保标准从源头到终端,如环相扣,绝无疏漏!”
“各司接口处,尺寸规格必须严丝合缝,若有一毫之差,便是千里之谬!神农院须担起总责,全程监督!”
“善!”诸葛亮眼中爆发出炽烈的赞许与期许,“二位之见,深得吾心,更与陛下宏图血脉相连!”他霍然起身,决断之声响彻书房:
“即日起,由本相亲自坐镇,赋予神农院重权,使其成为我大汉工造标准制定、推行与监督之中枢!公琰,”他看向蒋琬,目光饱含期许与重托,“你长于实务调度,本相将此国本重担,托付于你!即授‘神农院令’之职(位同九卿),总揽全院,专司此‘标准化’大计之推进!”
“首要任务,即刻组建专项议事堂,号令神兵、造纸等司及将作大匠,星夜聚首!制定首批标准草案、选定并督导试点——十日!本相只给你十日之期!”
“由蒋院令主持,神农院专项议事堂必须拿出首批标准草案,涵盖神兵核心零件、官文用纸、常用农具三项!草案需附毫厘不爽的尺寸图谱、严格限定的工差范围及清晰明确的检验方法!由本相与陛下御览钦定,以神农院名义颁行!”
“神兵司‘精工坊’、造纸司‘御纸坊’,即定为首批试点!”
“蒋院令亲赴神兵司,坐镇督导!造纸司试点,由费祎全力协助神农院专员督办!试点期三个月,按月呈报进展及问题,直达本相及神农院!只许成功!”
“试点期间,蒋院令须同步领导神农院,拟定全面推行之细则、奖惩条例及验收流程,务必思虑周全!”
“费祎,你责无旁贷,协助神农院,与转运司、仓曹、工曹等关联部门协调沟通,确保新标准物料流转畅通无阻!”
“凡在试点或推行中,技艺精湛、率先掌握标准、提出切实有效改进之大匠及匠人,由神农院详录其功,奏请厚赏,可授‘国工’称号!技术乃立国命脉,岂容轻忽?此亦由神农院主理,视为国策!”
诸葛亮大步走到悬挂的蜀汉舆图前,手指坚定地划过成都、南中、关中,仿佛在丈量这复兴之路。
“公琰、文伟!”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在书房内回荡,“此‘标准化’之策,看似细务琐节,实则是铸造未来横扫天下之利器的根本!是陛下洞穿千古的高瞻远瞩,将此定鼎乾坤之重任,托付于吾辈肩头!”
“推行之中,荆棘遍地,阻力如山,不解、怨言乃至刀兵暗藏,皆在预料!”
诸葛亮的背影在烛光下挺拔如松,又如烛火般坚定炽热,“然!为汉室重光,为不负陛下之托与先帝未竟之志,吾辈当如这炉中之炭,燃尽己身,亦要照亮前路,夯实地基!神农院,便是这万钧基石的砥柱!”
蒋琬(此刻已是蒋院令)与费祎肃然起身,胸膛起伏,一股激荡的热流直冲胸臆,他们深深躬下腰去,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却字字铿锵:
“谨遵丞相钧令!琬(祎)必竭尽肱骨之力,以神农院为枢机,推行陛下新政,万死不辞,不负丞相重托!”
他们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案头那摞关于“标准化”的纸张,其分量之重,已与旁边那催命的名单和南中的密报等量齐观!
这同样是一场不见硝烟却决定国运的战争!一场由神农院主导、为蜀汉未来锻造钢铁根基的奠基之战!
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三人坚毅的面容。他们围绕着案头的卷宗、文稿、舆图,语速急促,目光灼灼,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重量,每一个决策都似在雕琢基石,讨论声低沉而热烈,直至东方天际透出第一缕微熹。
风雪依旧在窗外呼啸,但丞相府内的灯火,以及三位重臣心中那被年轻陛下点燃的、足以照亮前路的信念之火,却愈发炽热、明亮。
将来,涪城张氏的覆灭是为除旧布新,南中的平定是为开疆拓土,而这由神农院肩负的“标准化”推行,则是在千锤百炼地锻造一个强大、高效、足以支撑‘汉室重光’宏图伟业的新蜀汉之魂!
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风雪交加、暗流汹涌的夜晚,如同精密的机括般紧密咬合,带着一股破釜沉舟、开创新局的决绝意志,向着那既定的煌煌目标,悄然又无比坚定地向前推进。
“神农院”,这个承载着古老智慧的名称,此刻被赋予了全新的、关乎国运兴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