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色渐深,丞相府青庐内,灯烛摇曳。

诸葛亮的身影被拉长,投在素白的屏风上。

他凝视案前密报,手指悬停在“吴人辱我先君”几字上方,久久不动。

一股沉郁之气在胸中翻涌,却终是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

最终,他只是轻轻合上了沉重的竹简。

侍童见他起身,取过先帝所赐的那柄蒲葵扇,在庭院中来回踱步。

步履沉缓,每一步都似踏在蜀汉的危局之上。

七遍之后,他忽地停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仿佛那千钧重担已压在喉间:

“今日初几了?”

“回丞相,八月二十。”

“备笔墨。”

侍童应声研墨。诸葛亮兀自沉思,目光落在屏风上摇曳的身影。

待墨汁渐凝,侍童才惊觉丞相竟忘了添水。

那支常年执笔、批阅无数军国文书的手悬在半空,一滴浓墨猝然落下,正落在摊开的简牍上,“东和孙权”四字瞬间被墨迹吞噬、晕开,竟似一条狰狞盘踞的乌龙,无声地嘲弄着这艰难的盟约。

恰在此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永安都督、中都护李严的奏报送达。

诸葛亮展开,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字句。这位白帝城受命的托孤重臣,再次以“东吴动向不明,需谨慎防备”为由,拒绝调动江州戍军支援南中。

“果如所料……”

诸葛亮指尖轻叩案上展开的巴蜀舆图,声音低沉几不可闻。

指尖点着永安的位置。自四月先帝龙驭上宾,五月改元建兴,至今不过三月,这已是李严第三次公然抗拒中枢的调令。

最棘手之处,便在于先帝遗命赋予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的权柄,名义上确实握于其手。

若非自己行动果决,处置迅捷,借国丧之机与新元肇始之典制约束其行止,朝中恐已生变。

思及此,诸葛亮心中微沉,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皇宫的方向。

幸得新君信赖,对自己的奏请从无驳斥,这让他略感慰藉。

想到陛下年轻却日益沉稳的面容,他紧蹙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瞬。

然而转念东吴的反复无常和李严的步步掣肘,那深刻的川字纹路又立刻刻回了他的额间,沉甸甸的忧虑如影随形。

……

翌日朝会。刘禅端坐御座,目光扫过殿下群臣。

他先是满面春风,对风尘仆仆、成功自东吴归来的邓芝大加褒奖,升官赐物,毫不吝啬。

殿下紧绷的气氛随着对邓芝的封赏似乎松弛了些许。

刘禅面上不动声色,将臣子们细微的庆幸之色尽收眼底。

及至相父诸葛亮出列,奏报李严拒调江州军之事,刘禅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他身上。

相父的面色透着不健康的蜡黄,脸颊比记忆中又清减了几分,眼下的乌青深重得像是晕开的墨迹。一股难以言喻的怜惜、心痛与一种“绝不能让历史重演”的决绝涌上刘禅心头。

诸葛亮将奏章呈上。刘禅展开,熟悉的、一丝不苟的字迹映入眼帘,条理分明,论据详实。

他的目光滑过一行行文字,最终落在末尾那句“着中都护严加防备,江州军暂不调动”上,在“暂”字上微微一顿。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他抬眼问道:

“相父,李卿近日可曾……借开府之便,其都护府署僚属可有增减异动?”

话音方落,刘禅便见相父骤然抬首,眉宇间忧色瞬间凝聚,沉重得化不开。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问到了最关键处!李严若正在扩充幕僚,广树党羽,那便是其野心膨胀的明确信号。

刘禅沉默下来,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余下他自己的心跳声。

退朝后,刘禅独坐寝宫,案上堆着关于李严近月动向的密报。

他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简牍,苦笑摇头。

公允地说,李严有他的才干,否则先帝临终时也不会将他与相父一同托付,赋予统领内外军事的重任。

只是……刘禅脑海中闪过历史上李严的结局:催粮不利,假传圣旨,最终废为庶人。此人才不为国用,私心太重,注定是肘腋之患。

先帝啊先帝,您留下的这位托孤之臣,真是一步暗棋,也不知是福是祸。刘禅摇摇头,不再去想。

当务之急,是相父正在全力推进的另一件大事。那件能改变蜀汉国力的神器。

不出数日,诸葛亮便将一件改良后的曲辕犁亲自呈进了宫。

机要议事,多在刘禅特意辟出的那间密殿中进行。

“陛下,” 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雀跃的兴致,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由衷的笑意,指着那件刘禅凭着模糊记忆反复勾勒、又经工匠多次试错才打出粗胚的农具,“此物……确乃天赐神器。”

他详细禀报:“臣亲自下田试用,功效惊人。原本需三人二牛合力,如今一人一牛足矣!非但大大减轻了对耕牛的损耗,原本一日仅能耕作两三亩地,如今深耕五亩乃至八亩亦不在话下!”

刘禅闻言大喜:果然如此!与预期分毫不差!

“相父定是又作了精妙改进,” 他由衷赞叹,看着眼前明显更精巧实用的农具,“朕先前命人造出的粗胚,可远未达到这般神效。”

诸葛亮闻言,面上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眼中却闪烁着沉浸于机巧之思的纯粹光芒:“陛下过誉了,臣不过略作调整。此实乃陛下慧眼独具,识此重器。”

两人互相谦让了几句。看着相父难得流露出的这种专注和欣喜,刘禅忽然觉得,眼前这位不仅是高踞神坛的千古名相,更是一个醉心于钻研、渴望造福黎庶的智者。他多么希望,这份欣喜能冲淡相父眉宇间那积年不散的疲惫。

“相父,此物功效卓绝,当如何稳妥推行?” 刘禅问道,深知保密的重要性。

诸葛亮闻言,面上喜色稍敛,显露出惯有的谨慎与深思:“陛下明鉴。新元初立,国中尚未完全安稳,各方耳目交错……”

“此等国之重器,若被敌国或心怀叵测者提前获知,仿制而去,于我大为不利。”

刘禅心念电转,凑近诸葛亮耳边,低声将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设立“皇家神农院”,专司新农具的试验、改良与核心保密。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深以为然:“陛下此策甚妥!此事关乎国本,保密为首要。”

“当由绝对忠诚可靠、且地位足以震慑宵小的重将,负责神农院护卫及人才背景核查,务必万无一失。”

人选很快拟定:赵云、陈到、关兴、张苞、王平。

其他环节,相父都安排得滴水不漏。

但很快,通过侍卫统领陈到之口,刘禅得知:被选中的将领们得到的指令是。去看管农田、照看农具……隶属于一个闻所未闻的“皇家神农院”。

据说,当场就炸了锅!

这些沙场骁将,哪个不是在刀光剑影中搏杀出来的?让他们去管农具?纵然是赵云、陈到,也感到大惑不解,而关兴、张苞、王平更是心生怨望,深感不被重用,屈才于此等琐事。

是遭贬黜还是被穿小鞋?众将愤懑难平,当即就要找丞相讨个说法。

诸葛亮却摆出一副为难又无奈的样子,叹息道:“此事……”

“本相亦难做主,实乃陛下钦定之意。圣心独运,必有深意。”

三言两语,便将众人挡了回去。

末了,还神色肃然地递上一份军令状:“此差事关乎社稷安危,若有半分泄露。”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众人,“军法无情,立斩不赦。”

众将闻言,虽不敢再争辩,却个个憋得面红耳赤,心中那股郁结之气难以平息。

大丈夫生于乱世,正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马革裹尸亦无憾,岂能在此虚度光阴?

消息传来,刘禅心头也是一紧。这事处理不好,极易生变!

这些将领心气极高,若不能解开这个结,难保不生怨怼,甚至误了大事。

思虑再三。

刘禅在成都郊外一处他暗中置办的私家庄园设宴。

受邀将领陆续到齐:赵云、陈到、关兴、张苞、王平。

众将依礼入座,目光扫过眼前陈设。破旧的案几,几张磨边的草席。除了赵云、陈到尚能维持面色平静,关兴、张苞已是面沉如水,紧抿着嘴唇,王平则低垂着眼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佩剑剑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困惑与失落感。

刘禅望着眼前这几位蜀汉的股肱之臣,心中感慨万千:赵云赵叔,长坂坡单骑救主,自己的性命是他拼死保下的;关兴、张苞,是二叔关羽、三叔张飞的血脉,情同手足;陈到陈叔,是先帝最信任的贴身近卫,白毦兵的统帅,忠诚毋庸置疑;王平虽是降将出身,但行事沉稳,亦堪大用。相父选人的眼光,确实老辣精准。

他环视众将,心知今日必须解开这个结。

“诸位将军,” 刘禅端起面前粗糙的陶碗,碗中是寻常浊酒,声音沉稳,“今日朕在此设宴。有何疑虑,但讲无妨。”

“臣等不敢。” 众将齐声应道,声音恭敬,但那压抑的气氛却丝毫未减。

刘禅放下酒碗,目光扫过一张张或隐忍或愤懑的脸。他知道,是时候拿出真本事,向这些国之柱石证明自己并非儿戏了。

他站起身,走到一幅早已备好的蜀汉舆图前,声音陡然提高:

“诸位是否觉得,让你们去看守农具,是朕贬谪贤能,大材小用?”

关兴、张苞嘴唇动了动,虽未说话,但眼神已说明一切。

“那朕问你们,国丧新毕,改元未久,内忧外患,丞相与朕为何夙夜忧叹?”

他不等回答,自问自答:“根子就在于国贫民乏!巴蜀之地,田地出产的粮食,养不活足以北伐中兴的兵!”

他指向那件被布覆盖的曲辕犁,令侍从揭开:“此物,名曰曲辕犁。一人一牛,一日可深耕八亩!比旧犁快了三倍不止!若在我大汉全力推行,一年能多产多少粮食?能多养多少精兵?能少损耗多少耕牛?”

他报出一连串自己测算过的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将心上。

“让你们守卫的,不是区区铁器木具!”刘禅的声音斩钉截铁,“你们守卫的,是我大汉未来十年粮草之基!是北伐中原、克复中原的希望所在!其重要性,不亚于守卫汉中、镇守永安!此物若被魏吴细作窥去,敌国亦强,则我军优势尽丧,复兴大业难上加难!”

他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将领震惊的脸:“此役,不在沙场,而在田间。无声,却关乎国运。朕将此国运之根基托付于尔等,正是因你们是国之干城,忠诚与能力,无人可及!此间功成,他日大军出祁山,今日之功,当记首功!”

殿内一片死寂。方才的委屈、不解、怨愤,此刻全化为了巨大的震撼和前所未有的沉重责任感。

赵云率先出列,单膝跪地,声音铿锵:“臣!赵云!谨遵陛下圣命!必竭尽所能,万死不辞!”

陈到、关兴、张苞、王平紧随赵云之后,齐刷刷跪下,声音洪亮,姿态无可指摘:“臣等谨奉诏!必不负陛下重托!”

刘禅看着眼前跪倒的众将,他们口中的话语坚定无比,但他锐利的目光却捕捉到了那一闪而过的细节:

关兴紧握的拳头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张苞低垂的眼睑下,嘴角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紧绷;

就连最为沉稳的王平,呼吸也较平日粗重了半分。

那洪亮的应答声在殿堂中回荡,听起来无比忠诚,却透着一股被强行压下的劲风。

刘禅心中雪亮:成了,但也未成。

他一番慷慨陈词,足以点燃他们的忠君之心与责任感,暂时压下了不满。

但这些血战沙场的猛将,让他们真心实意地去守几架犁头,岂是几句话就能彻底扭转观念的?

口已服,心未定。

此刻的顺从,更多是出于对君权的敬畏,而非发自内心的认同。

这一步棋,只走完了一半。若不能让他们真正归心,今日强压下去的怨气,来日必成隐患……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白马银枪今犹在,又见常山赵子龙我穿越到大明成为打工人大夏人皇:开局攻略冰山皇后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