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新的一堂课。
在细致讲解完两首诗之后,钟鸣决定开启诗词韵律的深入探讨。
然而对于这些,钟鸣以前是不清楚的。
现在,大抵还是能说一说的。
昨天他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进行了完整性的学习。
现在的他,东西又要多一些了!
下面,便是他学到的一部分:
在古代诗词的璀璨星空中,押韵是一项极为重要且严谨的规则,它为诗词赋予了优美的音乐性和独特的节奏感。
古代有专门的韵书来规范押韵,不同时期的韵书有所差异,但都起着统一标准的关键作用。
例如,隋朝陆法言编纂的《切韵》,它综合了南北朝时期多个地区的语音系统,成为后世韵书的重要基础。
后来,《唐韵》、《广韵》等韵书在《切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在这些韵书中,将汉字按照韵部进行分类。
所谓韵部,就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归为一类。
以《平水韵》为例,它将汉字分为一百零六个韵部,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
平声韵部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并非是声调的上下之分,只是为了便于编排。
比如‘东’‘冬’‘江’‘支’等,每个韵部包含了许多字,诗人在创作诗词时,押韵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
在格律诗创作中,押韵规则十分严格。
一般来说,偶数句的末尾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首句押韵,称为“首句入韵”。
例如杜甫的《登高》:
此诗中,首句‘哀’字押韵,‘回’、‘来’、‘台’、‘杯’ 也都在同一韵部(《平水韵》中的‘灰’韵)。
而且,押韵的字必须严格遵循韵书规定,即使在读音上有些许差异,也不能随意通押。
只有在一些古风诗中,押韵相对宽松一些,但也多遵循大致的韵部范围。
虽然古代诗词押韵要求严格,但也存在一些灵活情况。
邻韵通押便是其中之一。
邻韵是指韵部相近的韵。
例如,在《平水韵》中,‘东’韵和‘冬’韵,‘支’韵、‘微’韵和‘齐’韵等。
这些韵部的发音较为接近,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押。
不过,邻韵通押多在古风诗或词的创作中较为常见,格律诗中使用相对较少,且需遵循一定的传统和习惯。
...
这些严格遵循起来,还是很复杂的。
古人喜欢钻研这些,但现代人则是宽松许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的演变,现代诗词的押韵规则在继承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和贴近现代汉语的实际发音。
咱们,以普通话为基础呐!
现代押韵不再依赖古代韵书,而是以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为基础。
在普通话中,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就可以押韵。
例如:
‘花’(huā)、‘家’(jiā)、‘霞’(xiá),它们的韵母都是 ‘a’,自然押韵。
又如 :
‘阳’(yáng)、‘乡’(xiāng)、‘光’(guāng),韵母都是 ‘ang’,也属于押韵。
与古代相比,现代押韵的范围更为宽泛。
只要读音相近,即使在古代韵书中不属于同一韵部的字,在现代诗词中也可视为押韵。
比如 ‘波’(bo)和‘歌’(gē),在古代韵书中分属不同韵部,但在现代汉语中,韵母发音相近,可用于押韵。
...
总的来说,押韵被越来越地简化了。
如今的人写诗,当然更加的随心所欲。
大部分人不再依靠写诗作词吃饭,也不依靠它们扬名,只是把其当做一种兴趣而已,有时发朋友圈,有时写在作文里......
所以,何必太在意呢?
钟鸣也是不想在意的,只是没办法的事而已。
他不但自己要学,而且得教给学生们。
虽然他有太多已经写好的、非常优秀的诗词,这些诗词文章已经足够助他得到几乎想要的一切,但是他的学生们不一样。
他确实不需要怎么苦思,但其他人却不一样。
...
“好了,同学们请先安静。”
钟鸣清了清嗓子,看着台下的孩子们。
“好了,同学们请先安静!昨天咱们学了两首诗,所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诗词里的押韵。”
“嗯。”
孩子们都好奇地坐直了身子,眼睛亮晶晶的。
“之前已经和同学们介绍过了,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押韵。”
钟鸣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
【押韵】
“就像咱们学的《送元二使安西》,‘尘’‘新’‘人’,这些字的韵母相近,放在句末,读起来是不是特别顺口,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是!”孩子们齐声回答。
钟鸣笑着点头:
“押韵确实能让诗词有像唱歌一样的韵律感。那大家再想想,咱们之前学过的诗里,还有哪些押韵的例子呢?”
.......
之后,钟鸣介绍了一些押韵的句子规则。
他着重讲解的,就是格律诗。
这是平常我们最常用到的类型。
而在格律诗里,押韵规则是很严格的。
一般偶数句的末尾必须押韵,首句可以押也可以不押。
要是首句押韵,就叫‘首句入韵’。
像杜甫的诗,很多都是严格遵循这个规则的。
随后有人问:
“先生,那要是不按韵部来押韵,会怎么样呀?”
钟鸣笑着说:
“写格律诗的时候,不按韵部押韵,会被认为不合规范。”
闻言,孩子们皱起了眉头。
他们此时觉得这一切都好难哦!
他们写诗,想到了就写,写的顺口就行。
听了先生讲了这些,以后再写可就有其它的负担咯!
钟鸣笑道:
“同学们先不要急,听先生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