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望着这孩子写字,钟鸣不时地点头。
以前他听到这个孩子名字的时候,当即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刘,不病。
这是一个秉持着朴素期望的姓名。
钟鸣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个名字的那一刻,脑中会难以避免地蹦出‘霍去病’与‘辛弃疾’两个名字。
没办法,这二位实在太优秀了。
‘去病’与‘弃疾’,同样是朴素的期望。
这里唯一不同的是,前二位的父母,大概都是有地位、文化的人,取的名字在这朴素的期望中,不免也有望子成龙的意思。
而刘不病,他的父母在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仅仅只是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至于其它展望一概没有多想。
不病不病,不要生病!
男孩写的字,还算规整,每个字的行距与大小差不了太多,看得出来是有好好练习的。
比起冯一一,也不过稍差些而已。
钟鸣通读这孩子的诗,可以从中感受到,他显然是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
爹爹的手很大,
常牵我回家。
娘亲的手很巧,
织出了朵花。
嗯?
爹爹的手怎么变小了?
咦?
娘亲织的花也是。
哦!
原来是我在长大呀!
———
这是一首很简单的诗。
就像一个孩子用他稚嫩的声音在耳边絮叨一样,雕琢的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意象。就像檐角垂落的雨珠,砸在青石板上,溅开的全是带着温度的细碎日常。
先前,男孩小小的手握着粉笔,他写字的姿势还透着稚气,指节因为用力泛着浅粉,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
这是一首认真写出来的诗。
认真写诗的孩子是可爱的,他将自己稚嫩的思想以诗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像把刚从枝头摘下的青苹果,带着晨露的甜,捧到你面前,这是你看到的不只是苹果,还有那纯真的笑脸。
刘不病落座,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
“哇,牛不病这牛脑袋,还真能写诗啊!”
“觉得他现在怎么样?”
“哈......我觉得我不要觉得。”
钟鸣听着孩子们的拌嘴,眼底笑意含着笑意,他用指尖敲了敲讲台:
“大家先安静,我们来品析这首诗!”
教室里瞬间静了下来,十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连方才打趣“牛不病”的孩子也悄悄坐直了身子。
钟鸣的目光却落在刘不病身上,那孩子正攥着衣角,耳朵红红的,脸上却有些期待。
“这首诗,好在写得很真实。”
钟鸣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力量。
“你们看,刘不病同学写父亲的手、娘亲的手,写花,写自己长大,没有一个字是凭空想出来的,全是他眼睛里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
孩子们认真地听,也默默在心里感受。
钟鸣接着引导道:
“这首诗和冯一一同学的比起来,称得上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上一首具有更梦幻的描写,这一首具有更现实的内容,两个同学写得都非常棒!”
他顿了顿,伸手轻轻点了点黑板,指尖在粉笔字的凹痕上摩挲了两下:
“在你们这个年纪,总觉得日子过得慢,都在期待着长大......而在刘不病眼里,连爹娘的手都会跟着自己长大而‘变化’,这种描写把时间给具体化,这份对成长的细腻感知,是非常珍贵的!”
“哇!”
听着先生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
刘不病的耳朵红得更厉害了,他悄悄抬眼望了钟鸣一下,又飞快地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像偷偷藏了颗糖在心里。
坐在他后排的周小胖低声说道:“好好好,你小子!白天还和我一起玩泥巴,晚上回去就阴悄悄地写了一首诗!”
刘不病笑了笑:
“嘿嘿......我也是突然想着要写的。”
钟鸣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孩子们可以再自由讨论片刻,教室里立刻又恢复了方才的热闹。
许多孩子都跑来和刘不病说话,起初他还拘谨,但被问得多了,也就慢慢变得松弛起来。
钟鸣负手而立,目光轻轻扫过教室里的每一张小脸。
周小胖正扯着刘不病的胳膊,追问他:“昨天天还没黑你就急着回家,是不是早就想好了要去写什么?”
张伟把脑袋凑了过来:“不错哩不错哩,先生把你写的诗和冯一一那丫头的一起比较,也算是为我们长脸了!”
李狗蛋从前排移下来,低声道:“其实我也在想一首,但写着发现和平常说话没什么区别,我自己读着都难受,就没展示......”
张普跃向左边转头:
“冯大哥,你就不打算写一首?”
冯三保面带笑容地摇摇头,“写诗不是我所擅长的,到时候肯定还没有孩子们写的好,我还是写写小说吧!”
然后眉头一挑,反问道:
“张老弟,你就不打算写一首?”
张普跃干笑道:“哈哈,这些白话诗我确实写不来,等以后先生要求其它,我肯定会认真写一首!”
冯三保再次轻轻摇头:
“老弟,你这就把路给走窄了,写诗这种事,你怎么能等先生布置任务再写呢?自己有灵感的时候,嘎嘎写不就完了?”
张普跃叹了一口气:
“唉!我也想写啊!可是我想要灵感,灵感不想要我......先生不布置任务,我的诗怎么写怎么尴尬......”
冯三保轻轻闭上眼睛:
“害,你这种情况可就难办了!”
张普跃兀自摇头,随后眼里又焕发出光彩:“嘿嘿,虽然我写诗不太行,也不会写小说,但是当我给先生写的小说注释的时候,也能有很大的收获呢!”
冯三保眼前一亮:
“哦?什么样的收获?”
张普跃想了想,说了一段比喻的话:“嘿嘿,先生在天上飞着,无意间掉下来一点东西,捡起来也够我受用了!”
———
pS:文中的现代诗是用户『芋莓呐』的投稿,选用时稍有改动。这位用户看到了请点我主页看企鹅群号,我欠你十块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