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苏晚是在一阵嘹亮的公鸡打鸣声和窗外麻雀的啾喳声中醒来的。身下的硬板床硌得她浑身酸痛,与她平时柔软的床垫天差地别。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有好几秒钟没反应过来自己身在何处。
粗糙的红砖墙,泛黄的旧灯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和泥土气息……记忆回笼,是了,他们在那个叫“闲云农家乐”的安全点。
她侧过头,发现旁边的位置已经空了。沈砚起得比她早。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清晨微凉的空气夹杂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院子里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愣。沈砚正站在院子中央,背对着她,身姿依旧挺拔,但他面前不是笔记本电脑或财务报表,而是一堆……木柴?
老陈依旧坐在他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他那把宝贝柴刀,正慢悠悠地削着一根木棍,眼皮都没抬一下。但苏晚明显感觉到,老人的注意力有一部分是放在沈砚身上的。
只见沈砚拿着一把看起来比他年纪还大的斧头,对着地上的一截粗壮树桩,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并购案。他调整了一下站姿,模仿着记忆中可能看过的影像资料,挥起斧头——
“哐!”
斧头偏了,擦着树桩边缘砍进了泥地里,溅起一小撮泥土。
沈砚:“……”
老陈削木棍的动作顿了一下,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苏晚赶紧捂住嘴,生怕自己笑出声打扰了这“严肃”的劈柴教学现场。
沈砚似乎有些不甘心,他拔出斧头,再次调整角度,深吸一口气,用力劈下——
这一次,斧头倒是砍中了树桩,但只是浅浅地嵌在了上面,没能劈开。沈砚试图把斧头拔出来,一下,两下……树桩随着他的动作晃动,斧头却卡得死死的。
看着他跟一个树桩较劲,那副与他平日运筹帷幄形象截然不同的笨拙和固执,苏晚终于没忍住,轻笑出声。
沈砚听到声音,回过头,看到站在门口的苏晚。他脸上闪过一丝窘迫,迅速松开了握着斧头的手,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试图恢复一贯的从容,但微微泛红的耳廓出卖了他。
“醒了?”他语气平静,仿佛刚才跟树桩搏斗的不是他。
“嗯,”苏晚走过去,忍着笑意,指了指卡死的斧头,“沈总,早锻炼呢?项目挺别致啊。”
沈砚清了清嗓子,面不改色:“了解基础生存技能是必要的。只是工具与目标的匹配度需要优化。” 意思是,不是他不行,是斧头不行。
老陈这时终于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扫了沈砚一眼,慢悠悠地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后生,劲儿不是这么使的。” 他站起身,拿过另一把更小更旧的斧头,走到一堆细一点的柴火前,随手一劈,“咔嚓”,木柴应声而裂,干净利落。“看准纹路,用巧劲儿。”
沈砚看得认真,若有所思。
苏晚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洋洋又觉得好笑。叱咤风云的沈氏继承人,正在一个乡下老护林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劈柴,这画面说出去谁信?
早餐是老陈用那个砖砌的柴火灶做的,简单的白粥和咸菜。粥熬得倒是很香,带着柴火特有的气息。
吃饭时,苏晚看着灶膛里跳跃的火焰,忽然想起了什么。“‘普罗米修斯之火’……”她喃喃自语,“盗取天火,赋予人类文明……沈砚,你说,我爸的研究,会不会本质上就不是一种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种……‘火种’?一种知识,或者一种方法?”
沈砚舀粥的动作一顿,看向她:“继续。”
“你看,我们一直纠结于字符本身,想着它是钥匙,能打开某个具体的锁,找到某个具体的‘东西’。”苏晚越说思路越清晰,“但‘钥匙不在锁里’……会不会意味着,这个字符指向的,根本不是锁,而是……获取‘火种’的‘方法’本身?就像普罗米修斯,他带来的不是一堆现成的火,而是‘取火’的知识和能力!”
这个想法如同闪电,划破了之前的迷雾。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激赏:“很有可能。字符可能是一种‘引信’,或者一个‘坐标’,指向某个可以获得关键知识的地点或途径。”他立刻拿出手机,再次调出那串字符“K7J3m1R9p4L0S2”,“如果它不是打开保险箱的密码,而是地图上的经纬度,或者某个特定数据库的访问指令……”
“经纬度?”苏晚眨眨眼,“K7,J3……听起来不像啊。”
“或者是某种我们还没想到的编码系统。”沈砚沉吟,“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
上午,阳光正好,但两人不敢随意出门,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屋里研究字符。乡下蚊虫多,苏晚的胳膊上很快被叮了几个包,痒得她忍不住去挠。
沈砚注意到她白皙手臂上醒目的红点,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拿出手机,开始搜索“驱蚊方法”。
“根据数据,蚊虫叮咬主要由二氧化碳、体温和特定化学物质吸引。理论上,降低体表温度和减少呼吸频率可以有效规避。”他一本正经地分析,然后看向苏晚,提出了一个让苏晚目瞪口呆的建议:“或者,我们可以尝试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中断吸引源。”
苏晚:“???”
保持距离?在这屁大点的小屋里?因为蚊子?
她气得差点笑出来:“沈砚!你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我离你远点?你这是解决蚊子还是解决我?”
沈砚似乎也意识到这个方案有点不近人情,顿了顿,试图找补:“或者,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天然的植物驱蚊剂,例如艾草或薄荷……”
就在这时,老陈手里拿着一把新鲜的、散发着奇异气味的绿色植物走了进来,默不作声地放在了窗台上和门口。
那气味很快弥漫开来,蚊虫果然少了很多。
苏晚看着老陈离开的背影,又看看一脸“原来如此受教了”表情的沈砚,忍不住吐槽:“看见没?这才是生活智慧!比你那‘保持安全距离’靠谱多了!”
沈砚摸了摸鼻子,罕见地没有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