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后的泥泞尚未干透,高坡营地便重新迎来了久违的喧嚣。中断的建设热情,如同解冻的溪流,更加汹涌地奔涌而出。首次烧窑的成功和雪季的沉淀,让四人团队对大规模生产充满了信心。
首要任务是全力烧制砖块。三座砖窑同时点火,场面壮观。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分工更加精细高效。阿伦和林远负责最繁重的体力活:挖掘黏土、担水和泥、码放砖坯、以及向窑内添柴加炭。凯拉坐镇指挥,凭借对火候的精准把握,穿梭于三座窑之间,通过观察孔判断窑内温度,下达添火、压火或封窑的指令。她甚至总结出一套更高效的操作规程:错开三座窑的点火时间,形成流水作业,保证每天都有砖坯入窑、有砖窑在烧、有成品出窑,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人力。小敏则心细手巧,负责砖坯的质量把关,检查每一块脱模的砖坯是否有裂纹或气泡,确保入窑砖坯的合格率。
窑火日夜不熄,浓烟在山坳间袅袅升起,如同工业文明的原始号角。出窑的砖块被小心地运至高坡,整齐码放,很快便堆积如山。青灰色的砖块在阳光下泛着坚实的光泽,数量迅速突破一千、两千……庞大的基数,为宏伟的围墙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围墙的砌筑工作也随之大规模展开。雪水的浸润让地基土壤更加夯实。林远再次校验了基准线和水平,砌筑工程从东南角楼向两侧稳步推进。
砌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工作。凯拉制定的标准极为严格:灰浆(草泥)必须饱满均匀,砖缝必须横平竖直,上下层砖必须错缝搭接,每砌五层便要用皮绳吊线校验一次垂直度。阿伦起初有些不耐烦这繁琐的工序,在一次砌筑中因求快导致一小段墙体略有倾斜,被凯拉发现后,林远毫不犹豫地责令其拆掉重砌。
“墙是保命的,歪一分,险十分。”林远的话不容置疑。阿伦讪讪地拆掉砖块,重新抹浆砌筑,此后操作愈发仔细。
技术的熟练度在重复劳动中飞速提升。林远砌筑的墙面平整如镜,砖缝细密均匀。阿伦负责的区段虽然速度稍慢,但牢固度极高,他力量大,每块砖都被他用力压实,灰浆挤出饱满。小敏除了供应灰浆和砖块,也开始在凯拉的指导下尝试砌筑一些非承重的内层墙体,她手稳心细,进步很快。
为应对不断增高的墙体,他们用粗木和藤索搭设了简易的脚手架。随着墙体一天天增高,站在脚手架上,视野越发开阔。蔚蓝的大海在东南方向展开,蜿蜒的河流如同银带,广袤的林地尽收眼底。这视角不仅带来了心旷神怡,更带来了战略上的安全感,任何靠近的威胁都将一览无余。
围墙首先沿着坡顶边缘最危险、视野最佳的方向延伸,计划建成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将整个平台的核心区域包围起来。大门的位置被确定在东南侧,正对通往溪流的下坡路,方便运输。门洞预留出来,两侧的门柱用最规整的大砖精心砌筑,格外坚固。
工作的节奏紧张而充实。清晨开工,日落收工。洞内摇曳的火光下,常常还能看到凯拉在油灯下计算着砖块用量和工程进度,林远则对着简易地图规划着下一步的施工顺序,阿伦打磨着工具,小敏缝补着衣物。疲惫是真实的,但看着每日都在增长的砖墙,那份亲手创造家园的成就感,足以驱散一切辛劳。
一个月后,围墙的地上部分已砌筑至齐胸高,连绵的砖石结构初具规模,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家园的轮廓。坚固的墙体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屏障,更在心理上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站在墙内,望向墙外广袤而未知的世界,四人心中涌起的,不再仅仅是生存的紧迫,更有一份日益增长的、扎根于此的底气。
砖石垒起的,不仅是墙,更是秩序与文明的基石。下一步,将是向上构筑更高的壁垒,以及开始营建墙内的安居之所。希望,随着每一块砖的垒砌,正在这片荒芜之地上,扎实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