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录 · 第七十三章节:
长姐临山与亲情如刃
“净土地脉守护阵”的存在,使得金光寺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
修缮工程在阵外,按部就班地进行,那些暗子,也似乎彻底偃旗息鼓,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妙善乐得清静,每日修行、劳作、与山君为伴,对净世梵光,与地脉之力的体悟愈发深刻,指尖那盏莲灯,已能随心变化,
时而化作璎珞,时而凝为宝瓶,运用越发精妙自如。
然而,这份平静在一个午后被打破。
这一次来的,并非官员或兵甲,而是一顶装饰雅致,却不失华贵的软轿,在数名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沿着石阶缓缓而上。
轿旁,一名身着鹅黄宫装、容貌与妙善有几分相似,却更多了几分雍容与娇媚的少女,正徒步而行,正是长公主妙音。
山君第一时间发出了低沉的警告。
妙善走出大殿,看到来人,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她与这位大姐关系向来不算亲近,妙音自幼受宠,性子骄纵,对于她这个“离经叛道”的妹妹,
多是讥讽与不解,此刻前来,绝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姐妹叙旧。
软轿在阵外停下,妙音独自一人,袅袅婷婷地走上前来。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与亲切的笑容,目光却在触及妙善身上,
那洗得发白的粗布僧衣时,飞快地掠过一丝鄙夷,随即又被更浓的“关怀”所取代。
“三妹!”妙音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柔婉,“你在这荒山野寺,真是受苦了!瞧你这清瘦的模样……姐姐看着,心里真是难受得紧。”
妙善神色平静,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大姐安好。妙善在此清修,
“心静身安,并无受苦之说。劳烦大姐亲自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妙音走上前,似乎想拉妙善的手,却被妙善身上那层无形的净光气场所阻,只得悻悻收回,脸上笑容不变:
“瞧三妹说的,我们是亲姐妹,姐姐来看望妹妹,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父王他……虽然前些时日因你执意不归有些动怒,但心底终究是疼你的。这不,特意让我给你带了些东西来。”
她说着,回头示意。身后的太监宫女们连忙抬上几个精致的箱笼。
“这些都是宫里最好的银丝炭,冬日山里寒冷,可千万别冻着了。
“还有这些江南进贡的软缎,做几身新衣裳也是好的……哦,还有这些,”
妙音亲自打开一个小匣子,里面是几本装帧精美的佛经,
“知道三妹潜心佛法,这是父王命人,从皇家藏书楼中找出的前朝,高僧手抄本,据说蕴含佛力,对你修行定然大有裨益。”
她一件件说着,语气充满了“为你着想”的关切:
“三妹,父王年纪大了,近来时常念叨你。太后祖母的寿诞也快到了,她老人家最是疼你,你若不在,她该多伤心啊?
“一家人,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呢?只要你肯点个头,随姐姐回宫,向父王认个错,以往种种,父王定不会追究。
“这荒山破庙,有什么好待的?跟姐姐回去,依旧做你尊贵无比的公主,岂不比在这里餐风饮露强过百倍?”
话语如春风,却带着绵里藏针的力道。先是展示王室的“关怀”与“厚赐”,试图软化妙善的心防;
再以亲情、孝道为枷锁,进行情感绑架;最后描绘回宫后的“美好”,与眼前的“清苦”形成鲜明对比。
若是一年前那个或许还对父爱、对亲情存有一丝幻想的妙善,或许真会被这番话语动摇。
但如今的妙善,早已看透了那锦绣宫闱下的冰冷与束缚,她的道心,坚如磐石。
妙善的目光扫过那些华丽的赏赐,最后落在那几本,所谓“蕴含佛力”的手抄佛经上。
她的灵觉敏锐地察觉到,那佛经的材质与墨迹中,隐隐透着一丝极其隐晦的、与玄冥真人同源的阴冷气息!
这绝非滋养,而是一种更高级的、试图潜移默化影响她心神,乃至法力的诅咒或印记!
好狠毒的心思!连赠与佛经,都藏着如此祸心!
妙善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和。
她没有去接那些东西,只是看着妙音,清澈的目光,仿佛能洞彻人心:
“大姐的心意,妙善心领了。只是妙善既入空门,便与红尘富贵无缘。这些世俗之物,于我修行无益,反而徒增挂碍,还请大姐带回。”
她顿了顿,语气转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
“至于回宫之事,请大姐转告父王,妙善心意已决,此生常伴青灯,为众生祈福,亦是为王室祈福。
“宫中繁华,非我所愿。太后祖母处,妙善自会每日于佛前诚心祷祝,愿她老人家福寿安康。但回宫,绝无可能。”
妙音脸上的笑容终于维持不住了,她柳眉倒竖,语气带上了几分恼怒:
“三妹!你怎可如此冥顽不灵!父王和姐姐我好言相劝,你竟半点不领情?你可知抗旨不遵是何等大罪?
“你可知你在此任性妄为,会让父王在朝臣面前多么难堪?你眼里还有没有君父?还有没有这个家?”
声声质问,如同利刃,试图以孝道、以家族责任切割妙善的道心。
妙善却只是微微摇头,目光悲悯地看着她:
“大姐,你被红尘迷障,不见本真。君父之命,若悖逆天道人心,亦非真命。
“家族责任,若以牺牲个人追寻真理为代价,亦是枷锁。
“我的眼中心中,有天地,有众生,有佛法真理,唯独……没有那狭隘的家族权位之见。”
“你!”妙音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妙善,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亲情攻势”,在妙善那如同深潭般平静而坚定的目光前,竟是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妙善指尖那盏净世梵光莲灯悄然浮现,灯焰跳动,
散发出一圈柔和却浩大的金光,将妙音连同她带来的那些“礼物”轻轻推拒出数步之外。
“大姐,请回吧。”妙善的声音带着送客的意味,“此地清净,不便久留世俗之人。山君,送客。”
一直冷眼旁观的山君闻言,猛地站起身,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虽未上前,但那百兽之王的威压,瞬间笼罩过去。
妙音和她的随从们吓得花容失色,连连后退,再不敢多言,慌忙收拾起东西,如同躲避瘟疫般,仓皇下山而去。
看着她们消失在石阶尽头,妙善轻轻叹了口气。亲情如刃,最是伤人。
但她知道,自己必须斩断,这最后的羁绊与幻想。
她转身,看向那几本被遗落在地上的“佛经”,指尖净光一闪,将其化为灰烬。
“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万邪不侵。”
她低声诵念,目光越发坚定清澈。
这场针对内心的风雨,她接下了。